更多“肉鸡与蛋鸡饲养温度的不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我国肉禽饲养业中,根据羽毛颜色不同,新型肉鸡品种主要有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2题:

    商品蛋鸡的饲养方式有()、()。


    正确答案:平养;笼养

  • 第3题:

    肉鸡限制饲养的方法。


    正确答案: 鸡群达到2-4周龄时开始实施限饲程序。
    限饲方法有:每天限饲;隔日饲喂。即将鸡两天的饲料一天喂给,每隔一天喂一次料,适合于3-8周龄的鸡群;
    喂四限三(3/4),即鸡7天的饲料分喂4天,适合于3-12周龄鸡群;喂五限二(5/2),即鸡7天的饲料分喂5天,适合于8-16周龄鸡群;
    喂六限一(6/1),即7天的了、饲料分喂6天,适合于14-18周龄鸡群;
    喂二限一(2/1),即鸡3天的饲料分喂2天,可在6周龄以后作为隔日饲喂的一种过渡方法。

  • 第4题:

    蛋鸡和肉鸡的饲养方式各有哪些?鸡群周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蛋鸡生产(包括种鸡)一般采用二段或三段工艺模式,实行地面饲养或半网上饲养或不同形式的笼养。雏鸡饲养可采用笼养育雏、地面平养育雏和网上平养育雏三种方式,选择哪种育雏方式,根据该场的情况而定,不同的育雏方式、鸡只所占空间大小及位置,其管理方法与技术不同。
    由于肉仔鸡的生物学特性与蛋鸡比较有较大的差异,如飞跳能力差,性情温顺,生长快,容易发生骨骼外伤和胸、脚病,因此,在选择饲养方式时对这些特性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主要有:厚垫料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笼养与散养相结合。
    鸡群周转时应注意:按时转群,在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三天,饲料内增加各种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转群的当天应连续24小时光照,以便鸡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时,尽量减少两舍间的温差。根据体重达标情况进行入舍和饲料的更换,更换时应逐渐过渡。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清理和选择,淘汰不合标准的次劣鸡,如体重过轻、有病、残鸡和异性鸡,并彻底清点鸡数。转群时不要同时断喙、做预防注射等,以免增加更多的应激。做好转群的组织工作。仔细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等行为,了解鸡的活动状态。

  • 第5题:

    工厂化蛋鸡生产中,怎样做好产蛋鸡的调整饲养?


    正确答案: 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鸡对各种因素变化的生理需要,这种饲养方式称调整饲养。
    分:(1)按产蛋规律调整饲养;
    (2)按季节气温变化调整饲养。冬季,蛋鸡采食量大,可适当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夏季,蛋鸡采食量减小,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
    (3)鸡群采取特殊管理才措施时的调整饲养。在断喙当天或前后1天,在饲料中添加5毫克维生素K/公斤;断喙一周内或接种疫苗后7—10天内,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增加1%;出现啄癖时,在消除引起原因的同时,饲料中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在蛋鸡开产初期、脱羽、脱肛严重时,可加喂1%的食盐;在鸡群发病时,可提高蛋白质1—2%,多种维生素0.02%等。

  • 第6题:

    防止蛋鸡过早开产的措施().

    • A、限制饲养;
    • B、阶段饲养;
    • C、控制光照.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雏鸡的饲养密度包括()。笼养()周每平米白壳蛋鸡60只,褐壳蛋鸡55只;7-20周每平米白壳蛋鸡30只,褐壳蛋鸡34只。


    正确答案:占地面积和占有食槽、水槽的长度;0-6

  • 第8题:

    简述蛋鸡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产蛋高峰后期产蛋率降到80%以下,蛋重变大,蛋壳变薄,颜色变浅,破损率明显上升。
    (1)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能量水平不变或适当提高,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2%,钙由原来的3.5%提高到4%,有效磷水平下降到0.35%,B族维生素水平提高10%~20%,维生素E提高一倍。
    (2)加强管理。及时挑出低产、停产和病鸡。最好能在55~60周龄对鸡群逐只挑选,挑出过肥、过瘦及其他有缺陷的鸡。挑出后全部淘汰,以保证鸡群的产蛋水平。
    (3)加强防疫工作。在55~60周龄对鸡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对抗体水平较低的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 第9题:

    单选题
    不同品种的鸡对鸡蛔虫病易感性有差异,()抵抗力强
    A

    肉鸡比蛋鸡

    B

    蛋鸡比肉鸡

    C

    肉鸡比土种鸡

    D

    土种鸡比肉鸡

    E

    土种鸡比蛋鸡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家禽中()对粗纤维的消化力较强。
    A

    肉鸡

    B

    蛋鸡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饲养业产品的有(  )。
    A

    生猪

    B

    肉鸡

    C

    蛋鸡

    D

    牧区群养的牛

    E

    蚕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饲养业产品包括生猪肉鸡蛋鸡、肉牛、奶牛、肉羊等产品。D项,牧区群养的牛属于畜牧业产品。E项,蚕茧属于种植业产品。

  • 第12题:

    单选题
    禽病毒性关节炎()易感
    A

    肉鸡比蛋鸡

    B

    蛋鸡比肉鸡

    C

    母鸡比公鸡

    D

    公鸡比母鸡

    E

    良种鸡比土杂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家禽中()对粗纤维的消化力较强。

    • A、肉鸡
    • B、蛋鸡
    • C、鸭
    • D、鹅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蛋鸡育成期限制饲养的作用与方法?


    正确答案: ①适当延迟性成熟期(5-10天),有利于提高产蛋量。
    ②节省饲料(5-10%)。
    ③防止脂肪沉积较多,以免降低产蛋量、蛋重。
    ④有利于降低产蛋期死亡率。
    方法:
    ①限量程度:喂自由采食量的95%-90%。
    ②限量方式:每日限量,隔日限量,周停1-2天。

  • 第15题:

    肉鸡和蛋鸡的光照制度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肉鸡的光照制度:长时间的弱光照或间歇光照。蛋鸡光照制度:生长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减少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延长;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延长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减少。

  • 第16题:

    禽病毒性关节炎()易感

    • A、肉鸡比蛋鸡
    • B、蛋鸡比肉鸡
    • C、母鸡比公鸡
    • D、公鸡比母鸡
    • E、良种鸡比土杂鸡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蛋鸡饲养方式中以()养为好。


    正确答案:

  • 第18题:

    不同品种的鸡对鸡蛔虫病易感性有差异,()抵抗力强

    • A、肉鸡比蛋鸡
    • B、蛋鸡比肉鸡
    • C、肉鸡比土种鸡
    • D、土种鸡比肉鸡
    • E、土种鸡比蛋鸡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1996年我国饲养祖代蛋鸡()万套,祖代肉鸡近()万套,形成了生产()万套蛋鸡父母代和()万套肉鸡父母代的能力,这些父母代能够生产出()亿只商品代产蛋鸡和()亿只商品代肉鸡。


    正确答案:45;66;2700;500;22;42

  • 第20题:

    简述肉鸡实行公母分群饲养


    正确答案:由于公雏和母雏的生理基础及激素类型与水平不完全相同,因而对环境、营养等条件的要求和反应有差异。一般而言,公雏的生长速度快于母雏,大约比母雏快17%~36%。若公母鸡混群饲养则整齐度差,个体差异大;若用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母鸡沉积脂肪能力强,表现为增重慢,料肉比高于公鸡;公鸡的羽毛生长速度慢于母鸡,所以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公鸡脚囊肿的发病率高于母鸡,残次品较多。

  • 第21题:

    填空题
    1996年我国饲养祖代蛋鸡()万套,祖代肉鸡近()万套,形成了生产()万套蛋鸡父母代和()万套肉鸡父母代的能力,这些父母代能够生产出()亿只商品代产蛋鸡和()亿只商品代肉鸡。

    正确答案: 45,66,2700,500,22,4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肉鸡和蛋鸡的光照制度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肉鸡的光照制度:长时间的弱光照或间歇光照。蛋鸡光照制度:生长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减少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延长;产蛋阶段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延长或维持恒定,绝对不能减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蛋鸡和肉鸡的饲养方式各有哪些?鸡群周转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蛋鸡生产(包括种鸡)一般采用二段或三段工艺模式,实行地面饲养或半网上饲养或不同形式的笼养。雏鸡饲养可采用笼养育雏、地面平养育雏和网上平养育雏三种方式,选择哪种育雏方式,根据该场的情况而定,不同的育雏方式、鸡只所占空间大小及位置,其管理方法与技术不同。
    由于肉仔鸡的生物学特性与蛋鸡比较有较大的差异,如飞跳能力差,性情温顺,生长快,容易发生骨骼外伤和胸、脚病,因此,在选择饲养方式时对这些特性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主要有:厚垫料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笼养与散养相结合。
    鸡群周转时应注意:按时转群,在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2~3天和入舍后三天,饲料内增加各种维生素1~2倍和饮电解质溶液。转群的当天应连续24小时光照,以便鸡有足够时间采食和饮水。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时,尽量减少两舍间的温差。根据体重达标情况进行入舍和饲料的更换,更换时应逐渐过渡。结合转群对鸡群进行清理和选择,淘汰不合标准的次劣鸡,如体重过轻、有病、残鸡和异性鸡,并彻底清点鸡数。转群时不要同时断喙、做预防注射等,以免增加更多的应激。做好转群的组织工作。仔细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等行为,了解鸡的活动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