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蜱的发育方式及防治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蜱传疾病防控存在的挑战不包括()。

    A、缺乏有效的蜱及蜱传病的疫苗

    B、蜱传病病原体种类多样,极易漏诊和误诊

    C、城市化

    D、群众防治知识水平的提高


    答案:D

  • 第2题:

    试述烟草花叶病毒传染方式、寄主范围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烟草花叶病毒通过汁液摩擦传播;寄主范围很大,主要有烟草.番茄等;主要通过利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及避免造成伤口等预防措施及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 第3题:

    全沟硬蜱的发育过程没有下列哪个阶段()

    • A、卵
    • B、幼蜱
    • C、若蜱
    • D、蛹
    • E、成蜱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蜱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硬蜱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于寄生于家畜体表的硬蜱可以用手工或机械清除,或用药物进行驱杀,如用有机磷类药物、菊酯类药物和有机氯类药物进行喷雾、涂搽、药浴,或注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在圈舍周围活动的蜱可以采用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洞、在圈舍内喷洒杀虫剂等防治措施。对于自然环境中活动的硬蜱,可以采用轮牧、喷洒杀虫剂、消灭啮齿类动物、开展生物防治(如培育蜱的天敌,用鸡或蜥蜴吃蜱)等措施。

  • 第5题:

    试述起苗方法及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起苗有人工起苗和机械起苗两种方法。
    1、人工起苗:分为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两种。
    ⑴裸根起苗:大多数落叶树种和容易成活的针叶树小苗均可采用裸根起苗。起苗时沿苗行方向,在距苗木约为地径的6-10倍(或视根系大小而定)以外的适当之处,先挖一条沟,在沟壁下侧挖出斜槽,根据根系要求的深度切断苗根,再切断侧根,即可取出苗木。起苗时切不要用硬拔,以免损伤苗木根系,苗木起出后,不要用力除去根上的的土,以保护根系免受干害。
    ⑵带土球起苗:一般针叶树和多数常绿阔叶树以及少数落叶阔叶树,它们根系不发达,或发须根的能力弱,而蒸腾量却较大,故移植较难成活,应带土球起苗。5-6年生以上的珍贵大苗,起苗时也应带土以保证成活。土球的大小,因苗木大小,树种成活难易、根第分布情况、土壤质地以及运输条件而异。成活较难的,根系分布广的,土球应当大些,但土壤砂性或运输条件差时,土球不宜过大,否则容易松散,也不便于运输。一般土球直径约为根颈直径的8-10倍左右,高度约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2、机械起苗:随着生产的发展,用由拖拉机牵引的床式(或垄式)起苗犁起苗的苗圃日益增多,用机械起苗,每天可起苗2-3h平方米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起苗的质量也较好。适用于大、中型苗圃的起苗工作。

  • 第6题:

    简述列当危害特点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根寄生、全寄生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区扩大.
    (2)与甜菜,大豆,葱蒜等非寄主植物轮作
    (3)在严重发病地区,在列当尚未开花结实前进行铲除,深埋.
    (4)除草剂防治:200倍的2.4-D喷洒.

  • 第7题:

    蜱发育过程中的吸血阶段是()

    • A、雌蜱
    • B、雄蜱
    • C、幼虫
    • D、若虫
    • E、以上各期均可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问答题
    有几种涂层成膜方式及涂膜干燥方法?试述其要点?

    正确答案: ①自然干燥 是在室温条件下湿膜随时间推移逐渐形成干膜。
    ②加热干燥(或称烘干)是将涂布了涂料的物件加热,使湿膜转变为干膜 。
    ③特种方式干燥  湿膜受外加能量或其它条件(如光辐射,电子辐射,以及特殊气体等)才能形成干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蜱发育过程中的吸血阶段是()
    A

    雌蜱

    B

    雄蜱

    C

    幼虫

    D

    若虫

    E

    以上各期均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全沟硬蜱的发育过程没有下列哪个阶段()
    A

    B

    幼蜱

    C

    若蜱

    D

    E

    成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假性近视眼的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1)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要有正确阅读姿势,不应在躺着、乘车或走路时看书。读书时,眼与阅读物的距离应保持在30~35cm;读书时应有良好的照明,勿在暗处或强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或看电视,最好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2)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做视力及眼部检查。(3)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能正常发育。对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眼镜应经常戴,才有可能保持良好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假性近视多由睫状肌痉挛所致,故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或托吡卡胺(TropicamidE.眼药水滴眼,也可用针灸或雾视疗法(戴1.5D的凸透镜)等使睫状肌松弛以提高视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假性近视眼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1)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要有正确阅读姿势,不应.在躺着、乘车或走路时看书。读书时,眼与阅读物的距离应保持在30~35cm;读书时应有良好的照明,勿在暗处或强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或看电视,最好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2)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做视力及眼部检查。
    (3)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能正常发育。对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眼镜应经常戴,才有可能保持良好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假性近视多由睫状肌痉挛所致,故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或托吡卡胺(Tropicamide)眼水滴眼,也可用针灸或雾视疗法(戴1.5D的凸透镜)等使睫状肌松弛以提高视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几种涂层成膜方式及涂膜干燥方法?试述其要点?


    正确答案: (1)成膜方式:①溶剂挥发成膜:用足够的溶剂将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使T-Tg的数值大到足够使溶液可以流动和涂布,在涂布以后,溶剂挥发,于是形成固体薄膜。
    ②热熔成膜: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来增加聚合物T-Tg(即增加自由体积),使聚合物达到可流动的程度,流动的聚合物在基材表面成膜后予以冷却,便可得固体漆膜。
    ③化学成膜:用可容的(或可熔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以后,在加温或者其他的条件下,分子间发生反应而使相对妃子量进一步增加或发生交联而成坚韧的薄膜的过程。
    ④乳胶成膜:乳胶在涂布以后,乳胶粒子仍可以以布朗运动形式自由运动,当水分蒸发时,它们运动逐渐受到限制,最终达到乳胶粒子相互靠近成紧密的堆积。
    (2)涂膜干燥方法:①自然干燥:在常温大气环境中,靠溶剂挥发,或氧化聚合,或固化剂固化而干燥成膜。②烘干:对自干性涂料实施强制干燥或对耐热性差的材质表面涂膜进行干燥。③辐射固化:辐射固化是利用紫外线或电子束,使不饱和树脂漆被快速引发、聚合,硬化速度很快。

  • 第14题:

    试述假性近视眼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1)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要有正确阅读姿势,不应.在躺着、乘车或走路时看书。读书时,眼与阅读物的距离应保持在30~35cm;读书时应有良好的照明,勿在暗处或强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或看电视,最好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2)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做视力及眼部检查。
    (3)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能正常发育。对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眼镜应经常戴,才有可能保持良好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假性近视多由睫状肌痉挛所致,故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1%阿托品或托吡卡胺(Tropicamide)眼水滴眼,也可用针灸或雾视疗法(戴1.5D的凸透镜)等使睫状肌松弛以提高视力。

  • 第15题:

    试述乳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乳的污染,广义的来说一切异物及微生物进入乳中都属于污染。
    它包括:
    1)挤奶前的污染,主要有乳房的污染。
    2)挤奶时的污染主要有牛体、空气、苍蝇、挤乳桶过滤布、挤奶机、挤奶员等
    3)挤奶后的污染:
    1、过滤、运输的等
    2、防止措施:
    1)挤奶开始把第一二把奶弃掉。
    2)注意牛健康,按时对牛进行检疫,以保证乳的卫生。
    3)除应注意牛舍牛体卫生和饲养制度外。采用小口乳桶挤乳也有明显效果。
    4)挤乳桶及过滤布经蒸汽消毒或热碱水洗刷则可降低细菌数量。
    5)另外乳桶的性状和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棱角过多或凹凸不平,消毒洗刷是不易刷到,则细菌易于繁殖。
    6)挤奶后立即过滤,。
    7)利用挤奶机挤奶时可以减少牛乳暴露于空气的机会,所以能提高牛乳的质量,但是如果对挤奶机不彻底消毒的话则会成为污染来源。
    8)挤奶员应注意挤奶手法和挤奶时的卫生。
    9)挤乳后应及时运输,过滤,管道,容器的洗刷消毒等。

  • 第16题:

    试述猪疥螨病的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保持畜舍的透光、干燥和通风;不要使畜群过于密集;及时对患畜进行隔离、治疗;引进动物时,进行隔离观察和药物进行驱虫;治疗时全群用药;由于绝大部分药物对虫卵无效,对于短效制剂应在给药后5-14天内再给药一次。
    防治药物: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注射液:0.3mg/kg,皮下注射,7-14天重复给药一次;伴料给药:0.1mg/kg/天,连用7天。多拉菌素注射液:0.3mg/kg ,一次肌肉注射。双甲脒:0.1%溶液,喷洒猪体、圈舍,每7-10天重复1次。公猪每3个月驱虫1次。

  • 第17题:

    简述禽流感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禽流感的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寒冷季节多发,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临床症状潜伏期3~5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即高、低致病性禽流感。
    (1)低致病性禽流感野禽感染大多数都不产生临床症状。鸡和火鸡发病后表现为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器官的异常,以轻度乃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最为常见。病鸡除出现精神食欲差及下痢等一般性症状外,咳嗽、打喷嚏、罗音、喘鸣和流泪,产蛋鸡产蛋下降。
    (2)高致病性禽流感此型又称鸡瘟、真性鸡瘟、欧洲鸡瘟,多见于鸡和火鸡。感染鸡常突然发病,症状严重,有些鸡突然死亡。病鸡体温升高,拒食,拉黄绿色稀粪;精神极差,呆立,闭目昏睡。头颈部水肿,鸡冠与肉髯发绀、出血,腿部皮下水肿、出血。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不断吞咽、甩头、流涎。产蛋鸡产蛋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后期有些病鸡出现头颈震颤、两腿瘫痪等神经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有的鸡群可达到100%。
    剖检变化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生殖道内有较多的粘液和干酪样物,窦、气管粘膜水肿、出血或出血,输卵管和子宫质地柔软易碎。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皮下、粘膜、浆膜、肌肉及各内脏器官有广泛性出血,与ND相似,但出血更广泛、更严重。胰腺肿大出血、坏死。卵巢和卵子充血、出血,输卵管发炎。
    血清学诊断主要是HA、HI试验和ELISA。
    (二)防治措施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杜绝野鸟进入禽舍,引进禽类时要严格检疫。
    控制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用同源病毒灭活油苗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产蛋鸡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40日龄、120日龄时每只皮下注射0.5mL;商品肉鸡可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也可使用中草药治疗,板蓝根、金银花、黄芪等对蛋鸡恢复产蛋率有一定效果。
    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首先是严密防止传入,一旦发生则应阻止疫情扩散。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一律进行扑杀、销毁,封锁区内严格消毒等。

  • 第18题:

    试述弓形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1)直接镜检:取肺、肝、淋巴结作涂片,要姬姆萨氏液染色后检查;或取患畜的体液、脑脊液作涂片染色检查;也可取淋巴结研碎后加生理盐水过滤,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渣作涂片染色镜检。
    (2)动物接种:取肺、肝、淋巴结研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加入双抗后,室温放置1小时。接种前摇匀,待较大组织沉淀后,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每只接种0.5~1.0毫升。约经1~3周,小鼠发病时,可在腹腔中查到虫体,或取小鼠肝、脾、脑作组织切片检查。
    (3)血清学诊断:国内常用的有IHA法和ELISA法。
    (4)PCR方法:提取待检动物组织DNA,以此为模板,按照发表的引物序列及扩增条件进行PCR扩增,如能扩出已知特异性片段,则表示待检猪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治疗急性病例使用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疗效,磺胺药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或乙胺嘧啶合用有协同作用。亦可试用氯磷可霉素。
    预防防止饮水、饲料被猫粪直接或结节污染;控制或消灭鼠类;不用生肉喂猫,注意猫粪的消毒处理;家畜流产的胎儿及其一切排泄物,包括流产现场均需严格处理,对死于本病的可疑病畜也要严格处理

  • 第19题:

    试述花发育时决定花器官特征的ABC模型和ABCDE模型的主要要点?


    正确答案:(1)ABC模型理论的主要要点是:正常花的四轮结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形成是由A、B、C三类基因所控制的。A、AB、B、C这三类基因的4种组合分别控制4轮花器官的发生,如果其中1个基因失活则形成突变体。人们把控制花结构的基因按功能划分为A、B、C三类,即为ABC模型。
    (2)ABCDE模型理论的主要要点是:
    A基因控制第1、2轮的发育;
    B基因控制第2、3轮的发育;
    C基因控制第3、4、5轮的发育;
    D基因控制第5轮的发育;
    E基因调控除第1轮以外其它4轮的发育;
    D突变体缺乏胚珠;
    E突变体全部花器官发育成为萼片。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花发育时决定花器官特征的ABC模型和ABCDE模型的主要要点?

    正确答案: (1)ABC模型理论的主要要点是:正常花的四轮结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形成是由A、B、C三类基因所控制的。A、AB、B、C这三类基因的4种组合分别控制4轮花器官的发生,如果其中1个基因失活则形成突变体。人们把控制花结构的基因按功能划分为A、B、C三类,即为ABC模型。
    (2)ABCDE模型理论的主要要点是:
    A基因控制第1、2轮的发育;
    B基因控制第2、3轮的发育;
    C基因控制第3、4、5轮的发育;
    D基因控制第5轮的发育;
    E基因调控除第1轮以外其它4轮的发育;
    D突变体缺乏胚珠;
    E突变体全部花器官发育成为萼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动物蜱病的防治对策。

    正确答案: 防治:
    (1)消灭动物体上的蜱:手工、机械和药物灭蜱
    (2)消灭动物圈舍内蜱
    (3)消灭自然界中蜱
    1、改变蜱的孳生环境;
    2、超低容量喷雾马拉硫磷等;
    3、生物防治寄生蜂、真菌。
    (4)免疫及遗传防治
    选育抗蜱畜种及抗蜱免疫,澳大利亚重组疫苗已投入市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烟草花叶病毒传染方式、寄主范围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烟草花叶病毒通过汁液摩擦传播;寄主范围很大,主要有烟草.番茄等;主要通过利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及避免造成伤口等预防措施及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蜱的防治对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消灭动物体上的蜱:手工、机械灭蜱;药物灭蜱:双甲脒、二嗪农等外用药物。
    (2)消灭动物圈舍内蜱。
    (3)采用马拉硫磷等消灭自然界中蜱。
    (4)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蜂、真菌等来灭蜱。
    (5)免疫及遗传防治:选育抗蜱畜种及利用疫苗进行免疫动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