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骨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题目

论述骨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相似考题
更多“论述骨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浆液性软骨膜炎的病因是

    A、病因不明

    B、病毒感染

    C、非特异性炎症

    D、感染和免疫反应

    E、真菌感染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下列哪项是浆液性软骨膜炎的病因?( )

    A、病因不明

    B、病毒感染

    C、非特异性炎症

    D、感染和免疫反应

    E、真菌感染


    参考答案:A

  • 第3题:

    试答非化脓性骨膜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参考答案:1病因
    A、骨膜直接遭受机械性损伤;
    B、肌腱、韧带等在快速运动中过度牵张骨膜;
    C、幼龄动物过早地训练或服重役、幼年运动量过大时骨膜炎发生比例增加;
    D、患有骨营养代谢障碍的马匹及犬容易发生本病;
    E、肢势不正、解剖缺陷、削蹄不当、装蹄不良等易诱发;
    F、骨膜遭受不断的慢性的刺激。
    2症状
    A、急性骨膜炎 病变部出现弥漫性肿胀,触诊有痛感及热感,指压留痕。机能障碍的程度不一,多为悬跛。
    B、慢性骨膜炎 病患部出现硬固性肿胀,可移动行小,触诊有轻微热、痛或不明显。机能障碍不显著或没有。
    C、骨化性骨膜炎 局限性肿胀,可移动性消失,没有疼痛,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结节状,既能障碍明显。
    3治疗
    A、急性浆液性骨膜炎
    (1)制动疗法 发病初期必须让动物处于绝对的安静状态,局部可装着压迫绷带,以限制关节活动,使患病动物能有较长的时间充分休息。
    (2)物理疗法初期在急性炎性渗出期采用冷疗法。24小时后后改用温热疗法。
    (3)消炎疗法 局部外敷用醋或酒精调制的复方醋酸铅散、10%碘酊或碘软膏、10%~20%鱼石脂软膏等。
    (4)镇痛疗法 用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加皮质激素制剂局部封闭,可获良好效果。
    B、纤维性骨膜炎和骨化性骨膜炎
    (1)理疗 早期可用温热疗法及按摩。
    (2)刺激剂疗法 马可涂擦20%碘酊,每次10min。一日2次,共3次;10%碘化汞软膏,水杨酸碘化汞软膏(处方:碘化汞软膏95.0、水杨酸5.0),每5~7d一次;碘酒精溶液(处方:碘酊1.0、70%酒精和蒸馏水各15.0),一次皮下注射。牛可用10%重铬酸钾软膏,每日2次。
    (3)手术切除 将骨赘周围2~3mm宽的骨膜环形切除,摘除骨赘,骨赘底部用锐匙或锐环刮平,最后撒布抗生素粉剂,密闭缝合皮肤。
    (4)神经切断术 为了充分利用使役能力,可作神经切除术。

  • 第4题:

    试述脑栓塞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病因:最常见的原因有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发慢性心房颤动,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人工瓣膜等心源性赘生物脱落,大动脉管壁硬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癌细胞栓子,气体栓子,长骨骨折的脂肪栓子,心脏直视手术的血栓形成等。
    临床表现:常见于青壮年,起病急剧,严重病人在数秒钟之内即发展至最严重的程度:偏瘫、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常因脑水肿、脑疝死亡。轻者可出现脑局部症状,如局限性抽搐、偏盲、偏瘫、失语等。较小的脑栓塞,神经症状可完全恢复,亦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 第5题:

    简述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病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Cl酯酶抑制物功能缺陷所致。(2)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发作,往往反复发作至中年甚至终生,但中年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程度会减轻,外伤或感染可诱发本病;多见于面部、四肢和生殖器等处,皮损为局限性、非凹陷性皮下水肿,常为单发,也可累及口腔、咽部、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自觉不痒;皮损一般在1~2天后消失。

  • 第6题: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腕管综合征,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经。腕管容量减小或腕管内容物增加均可引起腕管综合征,如Colles骨折畸形愈合、月骨前脱位、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肿,腕横韧带增厚、腱鞘囊肿、脂肪瘤、黄色瘤,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淀粉样变性或Reynaud病等。表现为拇、示、中指疼痛和感觉麻木。初期以指端感觉障碍为主,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活动后缓解。后期可出现神经营养障碍,发生大鱼际肌萎缩,间歇性皮肤发白、发绀,严重者可出现拇指、示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溃疡。常见体征包括Tinel征阳性,Phalen试验阳性。利用血压计在上臂加压至远端肢体静脉扩张可诱发症状出现。

  • 第7题:

    问答题
    论述由角膜氧代谢障碍导致的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上皮微泡微囊:微泡大而圆滑,充满透明的液体;微囊则为实体,反光明亮。
    2)上皮水肿:角膜呈雾状混浊。
    3)基质皱折和条纹:近角膜后弹力层的基质后层有白色垂直向细条纹,重症可见白色交叉或分枝状的皱折或黑色条纹。
    4)内皮细胞多形化:角膜内皮失去六边形,相互镶嵌的规律,呈现大小不等的多边形,椭圆形,圆形。
    5)角膜衰竭综合症:结膜重度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和基质混浊,基质内出现多量白色皱折和黑色条纹,内皮细胞数减少,多形化改变,出现空泡,名种角膜缺氧的组织学变化同时发生,散光度无端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论述由角膜氧代谢障碍导致的并发症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上皮微泡微囊:微泡大而圆滑,充满透明的液体;微囊则为实体,反光明亮。 2)上皮水肿:角膜呈雾状混浊。 3)基质皱折和条纹:近角膜后弹力层的基质后层有白色垂直向细条纹,重症可见白色交叉或分枝状的皱折或黑色条纹。 4)内皮细胞多形化:角膜内皮失去六边形,相互镶嵌的规律,呈现大小不等的多边形,椭圆形,圆形。 5)角膜衰竭综合症:结膜重度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和基质混浊,基质内出现多量白色皱折和黑色条纹,内皮细胞数减少,多形化改变,出现空泡,名种角膜缺氧的组织学变化同时发生,散光度无端加。

  • 第9题:

    论述骨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病因
    1非化脓性骨膜炎
    A、骨膜直接遭受机械性损伤.
    B、肌腱、韧带等在快速运动中过度牵张骨膜。
    C、骨膜附近关节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蔓延而来。
    D、凡是肢势不正,削蹄不当,幼驹过早地训练或服重役,以及患有骨营养代谢障碍的马匹,容易发生本病。
    E、散养的、善于奔跑的犬也有一定比例的骨膜炎发生。
    F、幼龄动物过早地训练或服重役、幼年运动量过大时骨膜炎发生比例增加;
    G、骨膜遭受不断的慢性的刺激。
    2化脓性骨膜炎
    A、感染化脓性病原菌(多为葡萄球菌、坏死杆菌、链球菌)感染而引起。
    B、骨结核时引起的继发感染;
    C、传染病时继发;
    D、骨关节的其他疾病继发
    症状
    1非化脓性骨膜炎
    急性骨膜炎时病变部出现局限性、硬固的热痛性扁平肿胀,皮下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触诊有痛感,指压留痕。机能障碍的程度不一,四肢发生明显跛行,跛行随运动而增重。
    慢性骨膜炎 病患部出现坚实而有弹性的局限性肿胀,触诊有轻微热、痛。肿胀紧贴在骨面上,皮肤仍有可动性,大多数病例机能障碍不显著或没有。
    2化脓性骨膜炎
    初期局部出现弥漫性、热性肿胀,有剧痛,皮肤紧张,可动性变小或消失。随着皮下组织内脓肿的形成和破溃,成为化脓性窦道,流出混有骨屑的黄色稀脓。探诊时,可感知骨表面不平或有腐骨片。局部淋巴结肿大,触诊疼痛。发生在四肢的化脓性骨膜炎,跛行显著,病肢不能负重。病初全身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欲废绝。严重的可继发败血症。血常规检查有助于确诊。

  • 第10题:

    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1)全身性水肿
    ①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颜面部一般不肿。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此外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
    ②肾脏疾病:肾源性水肿发生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水肿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肾病综合征时为重度水肿)。常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③重症营养不良:病因为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其特点为水肿由下向上蔓延至全身,同时伴有消瘦和体重下降。
    ④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门脉高压症、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回流障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⑤黏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特点:非凹陷性水肿,好发于下肢胫骨前区域。
    ⑥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⑦药物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某些扩血管药物,特别是钙拮抗剂可引起水肿。
    ⑧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于女性。特点:周期性水肿,主要见于身体下垂部位,体重昼夜变化很大。
    ⑨其他:如妊娠中毒症、硬皮病、皮肌炎和血清病等。
    (2)局部性水肿
    ①淋巴性: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肿瘤、感染、外科手术、辐射等)。
    ②静脉阻塞性: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瘢痕收缩以及创伤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③炎症性: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卢德维咽峡炎、蛇毒中毒等。
    ④变态反应性: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刺激性外用药等的过敏反应等。
    ⑤血管神经性:可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刺激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 第11题:

    鼻咽癌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病因:遗传因素、EB病毒、环境因素。临表:①鼻部症状:早期出现回流涕中带血或擤涕中带血②耳部症状:肿瘤发生在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鼻塞感和听力减退③颈淋巴结肿大,以此为首先症状者占60%④脑神经症状:出现偏头痛⑤远处转移:病情严重者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肝、肺、骨。治疗:首先放射治疗,采用60钴或直线加速器高能放疗,在放疗期间可配合化疗、中医中药及免疫治疗,以防止远处转移,提高放疗敏感性和减轻放疗并发症。①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鼻咽部仍有残灶或局部复发可采用光辐射治疗或手术治疗②放疗后仍有颈部残存转移灶,可手术切除残灶③放疗后复发者或原发灶仍有残灶者也可以应用化疗。

  • 第12题:

    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新生儿肺出血病因:①缺氧;②感染;③低休温;④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约30%~50%婴儿出生时有窒息史。症状和体征分为原发病和发生肺出血时的表现,两者是一连续过程。原发病的表现各不相同。在发生肺出血前原发病已相当严重,此时就可考虑发生肺出血的可能,当症状更加重、肺部出现湿啰音时,则发生肺出血的可能更大;至呼吸更困难,胸部出现三凹征,有时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肺部出现细湿啰音,此时肺出血已发生。约有50%病儿从鼻孔或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分泌物或棕色液体,或于插管时流出或吸出泡沫样血性液,此时诊断已很明确。但也有不少病儿不流出血性分泌物,诊断便有赖于医务人员的警惕性,治疗宜早开始,不必等待血性液体的流出。体温大多不升,日龄较大的新生儿患肺炎或败血症时,体温可升高。

  • 第13题:

    问答题
    论述骨膜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病因
    1、非化脓性骨膜炎
    A.骨膜直接遭受机械性损伤.
    B.肌腱、韧带等在快速运动中过度牵张骨膜。
    C.骨膜附近关节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蔓延而来。
    D.凡是肢势不正,削蹄不当,幼驹过早地训练或服重役,以及患有骨营养代谢障碍的马匹,容易发生本病。
    E.散养的、善于奔跑的犬也有一定比例的骨膜炎发生。
    F.幼龄动物过早地训练或服重役、幼年运动量过大时骨膜炎发生比例增加;
    G.骨膜遭受不断的慢性的刺激。
    2、化脓性骨膜炎
    A.感染化脓性病原菌(多为葡萄球菌、坏死杆菌、链球菌)感染而引起。
    B.骨结核时引起的继发感染;
    C.传染病时继发;
    D.骨关节的其他疾病继发
    症状
    1、非化脓性骨膜炎
    急性骨膜炎时病变部出现局限性、硬固的热痛性扁平肿胀,皮下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触诊有痛感,指压留痕。机能障碍的程度不一,四肢发生明显跛行,跛行随运动而增重。
    慢性骨膜炎病患部出现坚实而有弹性的局限性肿胀,触诊有轻微热、痛。肿胀紧贴在骨面上,皮肤仍有可动性,大多数病例机能障碍不显著或没有。
    2、化脓性骨膜炎
    初期局部出现弥漫性、热性肿胀,有剧痛,皮肤紧张,可动性变小或消失。随着皮下组织内脓肿的形成和破溃,成为化脓性窦道,流出混有骨屑的黄色稀脓。探诊时,可感知骨表面不平或有腐骨片。局部淋巴结肿大,触诊疼痛。发生在四肢的化脓性骨膜炎,跛行显著,病肢不能负重。病初全身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欲废绝。严重的可继发败血症。血常规检查有助于确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试答非化脓性骨膜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正确答案: 1、病因
    A.骨膜直接遭受机械性损伤;
    B.肌腱、韧带等在快速运动中过度牵张骨膜;
    C.幼龄动物过早地训练或服重役、幼年运动量过大时骨膜炎发生比例增加;
    D.患有骨营养代谢障碍的马匹及犬容易发生本病;
    E.肢势不正、解剖缺陷、削蹄不当、装蹄不良等易诱发;
    F.骨膜遭受不断的慢性的刺激。
    2、症状
    A.急性骨膜炎:病变部出现弥漫性肿胀,触诊有痛感及热感,指压留痕。机能障碍的程度不一,多为悬跛。
    B.慢性骨膜炎:病患部出现硬固性肿胀,可移动行小,触诊有轻微热、痛或不明显。机能障碍不显著或没有。
    C.骨化性骨膜炎:局限性肿胀,可移动性消失,没有疼痛,表面呈凹凸不平的结节状,既能障碍明显。
    3、治疗
    A.急性浆液性骨膜炎
    (1)制动疗法:发病初期必须让动物处于绝对的安静状态,局部可装着压迫绷带,以限制关节活动,使患病动物能有较长的时间充分休息。
    (2)物理疗法:初期在急性炎性渗出期采用冷疗法。24小时后后改用温热疗法。
    (3)消炎疗法:局部外敷用醋或酒精调制的复方醋酸铅散、10%碘酊或碘软膏、10%~20%鱼石脂软膏等。
    (4)镇痛疗法:用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加皮质激素制剂局部封闭,可获良好效果。
    B.纤维性骨膜炎和骨化性骨膜炎
    (1)理疗:早期可用温热疗法及按摩。
    (2)刺激剂疗法:马可涂擦20%碘酊,每次10min。一日2次,共3次;10%碘化汞软膏,水杨酸碘化汞软膏(处方:碘化汞软膏95.0、水杨酸5.0),每5~7d一次;碘酒精溶液(处方:碘酊1.0、70%酒精和蒸馏水各15.0),一次皮下注射。牛可用10%重铬酸钾软膏,每日2次。
    (3)手术切除:将骨赘周围2~3mm宽的骨膜环形切除,摘除骨赘,骨赘底部用锐匙或锐环刮平,最后撒布抗生素粉剂,密闭缝合皮肤。
    (4)神经切断术:为了充分利用使役能力,可作神经切除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