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猪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诊断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猪副伤寒病原为()

    A.沙门氏菌

    B.多杀性巴氏杆菌

    C.大肠杆菌

    D.链球菌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引起伤寒的细菌是()

    • A、沙门氏菌
    • B、伤寒沙门氏菌
    • C、副伤寒杆菌
    • D、弧菌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猪沙门氏菌又称()

    • A、副伤寒
    • B、伤寒杆菌
    • C、猪红痢
    • D、猪血痢
    • E、猪肺炎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传染病,一般发生于()月龄的仔猪。

    • A、2-4;
    • B、4-6;
    • C、6-8;
    • D、8-10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毒血症,头部和局部等处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致死率高,胃壁和肠系膜“水肿”最为明显的是()

    • A、仔猪黄痢
    • B、仔猪白痢
    • C、猪水肿病
    • D、猪副伤寒
    • E、猪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下列细菌中,H2S阴性的是()。

    • A、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 B、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 C、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 D、伤寒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2~4周龄仔猪,灰白色,腥臭,浆糊状稀粪,很少死亡,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脱水,肠黏膜卡他性炎症的是()
    A

    仔猪黄痢

    B

    仔猪白痢

    C

    猪水肿病

    D

    猪副伤寒

    E

    猪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潜伏期短,出生后12h以内立即发病,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昏迷而死的是()
    A

    仔猪黄痢

    B

    仔猪白痢

    C

    猪水肿病

    D

    猪副伤寒

    E

    猪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猪沙门氏菌又称()
    A

    副伤寒

    B

    伤寒杆菌

    C

    猪红痢

    D

    猪血痢

    E

    猪肺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确实需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三个月,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混群饲养。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
    (2)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沙门氏菌的微生物鉴定要点。

    正确答案: (1)鉴别培养,用S-S培养基(灰色菌落)或麦康开培养基(无色菌落),在37℃下培养24小时,取可疑的菌落。
    (2)镜检可疑的菌落,是否具有沙门氏菌的形态学特征,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具有周鞭毛,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3)作生物化学实验,包括三糖铁和糖发酵实验,观察是否与大肠杆菌生化特征相符,沙门氏菌生化特征:不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通常产生硫化氢,通常能利用柠檬酸盐。
    (4)血清学实验,确定其血清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毒血症,头部和局部等处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致死率高,胃壁和肠系膜“水肿”最为明显的是()
    A

    仔猪黄痢

    B

    仔猪白痢

    C

    猪水肿病

    D

    猪副伤寒

    E

    猪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鸡沙门氏菌病在临床上有()、()、()三种,人的食物中毒主要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正确答案: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

  • 第14题:

    猪盲、结肠黏膜灶状或弥漫性坏死可诊断为()。

    • A、慢性仔猪副伤寒
    • B、肠型猪瘟
    • C、猪痢疾
    • D、猪结核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潜伏期短,出生后12h以内立即发病,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昏迷而死的是()

    • A、仔猪黄痢
    • B、仔猪白痢
    • C、猪水肿病
    • D、猪副伤寒
    • E、猪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简述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确实需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三个月,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混群饲养。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
    (2)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 第17题:

    2~4周龄仔猪,灰白色,腥臭,浆糊状稀粪,很少死亡,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脱水,肠黏膜卡他性炎症的是()

    • A、仔猪黄痢
    • B、仔猪白痢
    • C、猪水肿病
    • D、猪副伤寒
    • E、猪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可急性胃肠炎的沙门氏菌()

    • A、鼠伤寒沙门氏菌
    • B、肠炎沙门氏菌
    • C、猪霍乱沙门氏菌
    • D、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猪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①流行病学:2—4月龄猪易感,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病率高,多经消化道传播。
    ②临床症状:急性体温41℃以上,腹痛、腹泻,耳、胸、肢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痂状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成为僵猪。
    ③剖检变化:急性型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索状肿;慢性者特征病理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大肠粘膜呈糠麸样坏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传染病,一般发生于()月龄的仔猪。
    A

    2-4;

    B

    4-6;

    C

    6-8;

    D

    8-1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可急性胃肠炎的沙门氏菌()
    A

    鼠伤寒沙门氏菌

    B

    肠炎沙门氏菌

    C

    猪霍乱沙门氏菌

    D

    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正确答案: B,C
    解析: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也是微生物遗传学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菌。
    肠炎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和呕吐等。

  • 第22题:

    问答题
    伤寒、副伤寒伤寒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季节,个人及环境卫生状况差,有饮食不洁,或与伤寒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无预防接种史。
    2.典型临床症状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大、玫瑰疹、消化道症状。
    3.末梢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A"、"B"、"C"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
    4.血、骨髓、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为确诊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引起伤寒的细菌是()
    A

    沙门氏菌

    B

    伤寒沙门氏菌

    C

    副伤寒杆菌

    D

    弧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