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何谓异长自身调节?何谓等长自身调节?”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

    A.减压反射
    B.排尿反射
    C.体温调节
    D.血糖浓度调节
    E.心室异长自身调节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何谓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病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同时具有以下特征:
    1.患者血液中可测得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或)可与自身组织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于靶抗原所在的组织、细胞时,可造成其病理性损伤和功能障碍。
    3.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
    4.除一些病因明了的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随原发疾病的治愈而消退外,多数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常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
    5.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 第3题:

    何谓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例如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升降变动时,肾血流最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这种调节与神经、体液无关,去神经支配的肾脏在体外用生理盐水灌流仍有自身调节。

  • 第4题:

    人体运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 A、局部体液调节
    • B、全身体液调节
    • C、等长自身体液调节
    • D、异常自身体液调节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异长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因前负荷的改变,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搏出量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 第6题:

    加到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何谓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①肾的血液供应丰富;
    ②血流分布不均匀;
    ③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的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压力较低,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血压在80-180mmHg波动范围内,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 第7题: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有哪些?何谓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①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血压较高。②血液供应丰富,正常人每分钟肾血流量约1200ml,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94%流经皮质,5~6%流经外髓,流经内髓的仅不到1%。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较高,有利于血浆滤过。④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压力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动脉血压变动于80~180mmHg(10.6~23.9kPa)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稳定。这种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该调节的特点是在切断神经或离体的肾灌注实验都存在,可使肾血流量保持在一较稳定水平。

  • 第8题:

    问答题
    加到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何谓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 ①肾的血液供应丰富;
    ②血流分布不均匀;
    ③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的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压力较低,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血压在80-180mmHg波动范围内,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何谓异长自身调节?何谓等长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 (1)异长自身调节:凡是通过改变心室前负荷(静脉回心室血量)来改变心肌纤维的初长度(心室容积)从而调节搏出量的方式,称为异长自身调节。(2)等长自身调节:凡是通过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与心室肌纤维初长度无关)来调节心室搏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异长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 在心室前负荷-初长度达到最适水平之前,心肌细胞初长度随心室充盈量(前负荷)的增加而增长,从而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强度增加,导致搏出量改变。这种由于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改变,引起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方式,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谓共价调节酶?举例说明其如何通过自身活性的变化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正确答案: 1.共价调节酶,也称为共价修饰酶,是一类在其它酶的作用下,对其结构进行共价修饰,而使其在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互相转变的酶。
    2.如糖原磷酸化酶。它的活性形式是糖原磷酸化酶a,可催化糖原的磷酸解反应。酶的非活性形式是磷酸化酶b。磷酸化酶b在其激酶的作用下,每个亚基上的第14位丝氨酸残基接受ATP提供的磷酸基被磷酸化。两分子被磷酸化的磷酸化酶b形成四聚体的磷酸化酶a。磷酸化酶且在磷酸化酶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磷酸基叉可转变为磷酸化酶b。因此,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和非活性形式之间的平衡,使磷酸基共价地结合到酶上或从酶上脱下,从而控制调节着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调节控制着糖原分解的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自身调节?

    正确答案: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例如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升降变动时,肾血流最保持相对稳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这种调节与神经、体液无关,去神经支配的肾脏在体外用生理盐水灌流仍有自身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体运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
    A.局部体液调节
    B.全身体液调节
    C.等长自身调节
    D.异长自身调节


    答案:C
    解析:
    等长自身调节指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即心肌收缩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 第14题:

    何谓自身抗原?


    正确答案: 自身组织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无免疫原性,但在外伤、感染、电离辐射、药物等影响下,可以使其成分暴露或改变而成为自身抗原,从而产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球蛋白抗原的释放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眼葡萄膜色素抗原释放引起交感性眼炎。又如某些人服用安替比林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可改变白细胞的某些表面化学结构,成为自身抗原,而引起过敏性白细胞减少症。

  • 第15题:

    何谓共价调节酶?举例说明其如何通过自身活性的变化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正确答案: 1.共价调节酶,也称为共价修饰酶,是一类在其它酶的作用下,对其结构进行共价修饰,而使其在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互相转变的酶。
    2.如糖原磷酸化酶。它的活性形式是糖原磷酸化酶a,可催化糖原的磷酸解反应。酶的非活性形式是磷酸化酶b。磷酸化酶b在其激酶的作用下,每个亚基上的第14位丝氨酸残基接受ATP提供的磷酸基被磷酸化。两分子被磷酸化的磷酸化酶b形成四聚体的磷酸化酶a。磷酸化酶且在磷酸化酶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磷酸基叉可转变为磷酸化酶b。因此,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形式和非活性形式之间的平衡,使磷酸基共价地结合到酶上或从酶上脱下,从而控制调节着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调节控制着糖原分解的速度。

  • 第16题:

    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每搏输出量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骨骼肌或心肌的初长度对收缩力量的调节作用属于:()

    • A、局部神经调节
    • B、体液中ATP的作用
    • C、等长自身调节
    • D、异长自身调节
    • E、正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何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 第19题:

    单选题
    某人由蹲位突然站立时,眼前发黑、头晕、心慌等症状,继之恢复正常。其恢复过程主要是通过哪条途径调节的?(  )
    A

    异长调节

    B

    自身调节

    C

    等长调节

    D

    压力感受性反射

    E

    化学感受性反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有哪些?何谓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①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血压较高。②血液供应丰富,正常人每分钟肾血流量约1200ml,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94%流经皮质,5~6%流经外髓,流经内髓的仅不到1%。③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较高,有利于血浆滤过。④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压力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动脉血压变动于80~180mmHg(10.6~23.9kPa)范围内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稳定。这种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一定的变动范围内能保持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该调节的特点是在切断神经或离体的肾灌注实验都存在,可使肾血流量保持在一较稳定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人体运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A

    局部体液调节

    B

    全身体液调节

    C

    等长自身体液调节

    D

    异常自身体液调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心输出量的调节机制。即心肌收缩力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肌初长度不变)。
    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发生变化,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心脏泵血功能的这种调节是通过收缩能力这个与初长度无关的心肌内在功能变数的改变来实现的,故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A项局部体液调节指的是组织代谢产物。
    B项全身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 第22题:

    问答题
    何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骨骼肌或心肌的初长度对收缩力量的调节作用属于:()
    A

    局部神经调节

    B

    体液中ATP的作用

    C

    等长自身调节

    D

    异长自身调节

    E

    正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