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骨骼常见的几种基本病变。

题目

试述骨骼常见的几种基本病变。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骨骼常见的几种基本病变。”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感觉过度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变?


    正确答案: 多发生在感觉障碍的基础上,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潜伏期),达到刺激阈时,产生一种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患者不能正确指出刺激部位和判明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有时感觉疼痛由刺激点向四周扩散,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后作用);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和丘脑病变。

  • 第2题:

    试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病变的常见X线表现?


    正确答案: ①全身骨骼广泛性骨质疏松;②骨膜下骨吸收;③软骨下骨吸收;④局限性囊状骨破坏;⑤骨质软化;⑥骨质硬化;⑦尿路结石;⑧关节软骨钙化;⑨软组织钙化。

  • 第3题:

    试述前变速箱几种常见异音的判别方法?


    正确答案: (1)当箱体内某一轴承内圈与轴配合产生相对转动时,该轴组齿轮不能保持同步,空载中将有阵发性无规律“呼噜呼噜”音响,并伴有箱体振动。
    (2)当某一组迷宫式油封与箱体密封盖内径配合不均时(摆幅大或滚珠,与保持架间问隙大,运行中会发出周期性磨擦声。
    (3)当某轴组,与箱体密封盖轴向间隙大时,柴油机空转时会有阵发性“喀拉拉”的打齿声。
    (4)当弹性胶圈.与柱销有磨擦转动时,运行中会有“吱扭吱扭”音响,停机后手触该柱肖末端,温度较高。
    (5)当某轴承滚道或滚珠有小面积剥离时,将有连续不断地“吱吱”啸口H声,且随着柴油机转速增高而加大。

  • 第4题: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常见的包括: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增生硬化,()骨内和软骨内钙化,(),矿物质沉积,骨骼变形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等十大表现。


    正确答案:骨质破坏;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 第5题:

    试述头部常见的几种放疗反应及其处理。


    正确答案:(1)下颌骨损伤:口腔肿瘤用深度X线治疗时,45Gy/4~5周可产生骨坏死。用60钴治疗,这种损伤已少见。预防方法为放疗前常规口腔处理,拔除龋齿和残根,除去金属冠,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放疗前拔牙者,需拔牙后10~14天才能放疗。放疗后3年内不宜拔牙。为预防放射性龋齿和放射性下颌骨骨髓炎,放疗时可应用塑料或小玻璃瓶咬合器,免遭不必要的照射。
    (2)唾液腺损伤:粘液细胞容易受到损害,发生纤维化。20Gy/2周后腮腺功能受抑制。使口涎分泌减少,粘稠,而致口干、牙齿容易脱落和易发生牙痛,治疗宜保持口腔清洁,中药可用增液汤等。
    (3)晶体损伤:放射量5~12Gy时可产生白内障,如治疗需要,不能避开晶体时,晶体的受量不能超过12Gy。
    (4)脑和脊髓损伤:小野照射超过50Gy/5周,大野超过40Gy,可出现脑软化和放射性脊髓炎。脊髓炎早期反应为屈颈时从颈部或腰部沿背向下肢或四肢放射的触电感。严重者可发生颈或胸段脊髓横断性损害。放射性脑损伤,潜伏期1~7年,表现为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呆滞、答非所问等。治疗可给予激素、血管扩张剂及各种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γ-氨酪酸、谷维素、ATP、加兰他敏等。

  • 第6题:

    何谓癌前病变?常见有几种?


    正确答案:某些疾病或病变虽然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其具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潜能,患者发生相应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这些疾病或病变称为癌前疾病。癌前疾病不一定发展为恶性肿瘤。
    大肠腺瘤、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乳腺纤维囊性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粘膜白斑。

  • 第7题:

    试述几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鉴别要点。


    正确答案: 食物中毒一般均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为主要特征。
    沙门氏菌及嗜盐菌食物中毒:常有畏寒及发热,且后者可呈阵发性腹部绞痛及洗肉水样大便。
    莫根氏变形杆菌食物中毒:除了表现胃肠型以外,尚可表现过敏型,表现为皮肤潮红、头痛、酒醉貌及荨麻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最为显著,可呕出胆汁及血液。肉毒杆菌食物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眼肌、咽肌瘫痪为多见,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复视、吞咽及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可出现吸入性肺炎、腹胀及尿潴留。神志始终清晰,知觉存在,但死亡率较高。

  • 第8题:

    试述几种常见的无机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例如:2Mg+O2=2MgO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例如:
    2NaHCO3=Na2CO3+H2O+CO2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一般包括两种:
    a、置换出金属或氢气:
    Fe+CuSO4=FeSO4+Cu
    Zn+H2SO4(稀)=ZnSO4+H2
    b、置换出非金属:
    2NaBr+CL2=2NaCl十Br2
    2HI+Br2=2HBr+I2
    (4)复分解反应:两种电解质相互交换离子,生成两种新的电解质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看生成物中是否生成难溶物。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此外,也要看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的性质(溶解性及酸性强弱等)。例如NaCl和Cu(OH)2就不发生反应,因为Cu(OH)2不溶于水。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专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况。

    正确答案: 1.角色紧张。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
    2.角色冲突。指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常由于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引发。
    3.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4.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5.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败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船台装配中常见的几种缺陷与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对接缝局部间隙超差;处理方法:超差值很小时可进行堆焊、批平、磨光达到标准间隙,超差值很大时,对构件可换300mm嵌补。对于板材可换不小于500mm嵌补。
    (2)分段“余量不够”定位时可适当缩短两分段肋骨检验线之间的距离,但应确保分段接缝部位的肋距和接缝间隙的最大值都不超差。
    (3)纵向骨架对不准:如果两骨架错位小于10mm,可将其中一根骨架与外板的定位焊拆去约一档肋距,如果错10mm以上,则将相对接的两根骨架与外板的定位焊都拆除一段。
    (4)舭部外板典型不对:可将其中较大的外板沿纵向边接缝割开一段,而后进行分段端接缝的定位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病变的常见X线表现?

    正确答案: ①全身骨骼广泛性骨质疏松;②骨膜下骨吸收;③软骨下骨吸收;④局限性囊状骨破坏;⑤骨质软化;⑥骨质硬化;⑦尿路结石;⑧关节软骨钙化;⑨软组织钙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前变速箱几种常见异音的判别方法?

    正确答案: (1)当箱体内某一轴承内圈与轴配合产生相对转动时,该轴组齿轮不能保持同步,空载中将有阵发性无规律“呼噜呼噜”音响,并伴有箱体振动。
    (2)当某一组迷宫式油封与箱体密封盖内径配合不均时(摆幅大或滚珠,与保持架间问隙大,运行中会发出周期性磨擦声。
    (3)当某轴组,与箱体密封盖轴向间隙大时,柴油机空转时会有阵发性“喀拉拉”的打齿声。
    (4)当弹性胶圈.与柱销有磨擦转动时,运行中会有“吱扭吱扭”音响,停机后手触该柱肖末端,温度较高。
    (5)当某轴承滚道或滚珠有小面积剥离时,将有连续不断地“吱吱”啸口H声,且随着柴油机转速增高而加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骨骼有哪些基本病变?各有何X线表现?


    正确答案: ①骨质疏松:X线表现为骨皮质变薄、分层,骨小梁变细、减少。②骨质软化;X线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承重骨骼常发生各种变形,或见假骨折线,为宽1~2mm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③骨质破坏;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骨质缺损。④骨质增生硬化: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骺的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明显者难以分清骨皮质和骨松质,骨髓腔变窄或消失。⑤骨膜增生:X线表现早期是一段长短不一,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与骨皮质间可见1-2mm的透亮间隙,继则骨膜新生骨增厚,常见的有与骨皮质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或花边状骨膜反应。⑥骨内与软骨内钙化:X线表现为颗粒状或小环状无结构的致密影,分布较局限。⑦骨质坏死:在早期X线上无异常表现,继而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不同疾病阶段表现不一样。⑧矿物质沉积:X线表现为多条横行相互平行的致密带,厚薄不一,成年则不易显示。⑨骨骼变形:多与骨髂大小改变并存,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身骨骼。

  • 第14题:

    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及继发病变。


    正确答案: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①脂纹。
    ②纤维斑块。
    ③粥样斑块。
    其主要继发病变有:
    ①斑块内出血。
    ②斑块破损。
    ③溃疡及血栓形成。
    ④钙化。
    ⑤动脉瘤形成。
    ⑥血管腔狭窄。

  • 第15题:

    试述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几种基本因素。


    正确答案: 1、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生命个体通过全身心的努力使自己的主体能力体现于某一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之中。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人在儿童时期即已表现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黑格尔在《美学》中所举的那个小男孩向平静的水面投掷小石子,并看着被自己激起的波纹微笑的著名例子就恰好说明这一点。成年人就更是如此。司马迁之所以以病残之躯,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夜以继日地赶写《史记》正是为了使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个体生命价值,通过这部史书实现出来。古人们常常埋头著书数十年,主要目的是使之传之于后世,使自己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这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使然。其次,促使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还有个体情感舒泄的需求。《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即是讲人的内在情感有舒泄的需求,而诗歌创作就是情感舒泄的一种方式。前面已经提及的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悦,也都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2、文学创作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我们指出了文学创作与个体性精神需求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决定文学创作的唯一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由许多关系维度所构成的整体性结构。特定社会结构都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的功能。文学创作既是个体性精神活动;又是社会性精神活动,在作为个体的作家后面往往隐含着一个社会阶层或者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与利益关怀。文学创作既是个体性精神生产活动,又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
    3、文学创作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文学创作虽然是高层次的精神生产活动,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却并非时时处处都受着意识的支配有时是无意识心理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创作冲动的产生就常常是难以说清的心理过程。作家如何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他的那种浮想联翩的艺术想象力是从何处而来的,等等问题,都与无意识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作家们自己也经常谈到创作过程的“非自觉性”问题,也是指这种无意识心理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 第16题:

    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正确答案: 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ExclusiveLocks,简称x锁)和共享锁(ShareLocks,简称S锁)。排它锁又称为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共享锁又称为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S锁,则事务T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而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 第17题:

    试述葡萄胎的基本病变要点?


    正确答案: ①胎盘绒毛水肿呈葡萄样;
    ②绒毛间质水肿,无血管,滋养层细胞增生;
    ③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

  • 第18题: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骨质疏松: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和出现分层现象,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全消失,骨皮质变薄如细线样。②骨质软化:X线表现与骨质疏松有相类似之处,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因含大量未钙化的骨样组织而边缘模糊。③骨质破坏:X线表现为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结构消失,骨松质的早期破坏,可形成斑片状的骨小梁缺损。④骨质增生硬化;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变形;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这些都导致受累骨密度增高,明显者甚至难于区分骨皮质与骨松质。⑤骨膜增生:X线表现早期为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样致密影,它同骨皮质之间有一个很窄的透亮间隙。以后骨膜新生骨逐渐增厚,由于新生骨小梁排列的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⑥软骨钙化:在X线上瘤软骨钙化表现为大小不同的环形或半环形高密度影,钙化可合成片状而呈现蜂窝状影。⑦骨质坏死:死骨的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⑧骨内矿物质沉积:铅、磷、铋等进入人体内后,大部分沉积于骨内,在生长期主要沉积于生长较快的干骺端,X线表现为干骺端多条横向的相互平行且厚薄不一致的致密带,于成年则一般不易显示。⑨骨骼变形: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身骨骼。

  • 第19题:

    试述几种常用优化方法及其基本思想?


    正确答案: (1)一维搜索法:是优化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所谓搜索,就是一步一步的查寻,直至函数的近似极值点处。其基本原理是区间消去法原则,即把搜索区间[a,b]分成3段或2段,通过判断弃除非极小段,从而使区间逐步缩小,直至达到要求精度为止,取最后区间中的某点作为近似极小点。
    (2)坐标轮换法:又称降维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多维的无约束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一维优化问题来解决。基本步骤是,从一个初始点出发,选择其中一个变量沿相应的坐标轴方向进行一维搜索,而将其它变量固定。当沿该方向找到极小点之后,再从这个新的点出发,对第二个变量采用相同的办法进行一维搜索。如此轮换,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若首次迭代即出现目标函数值不下降,则应取相反方向搜索。该方法不用求导数,编程简单,适用于维数小于10或目标函数无导数、不易求导数的情况。
    但搜索效率低,可靠性较差。
    (3)单纯形:是指在n维空间中具有n+1个顶点的多面体。其基本思想是,在n维设计空间中,取n+1个点,构成初始单纯形,求出各顶点所对应的函数值,并按大小顺序排列。去除函数值最大点Xmax,求出其余各点的中心Xcen,并在Xmax与Xcen的联线上求出反射点及其对应的函数值,再利用“压缩”或“扩张等方式寻求函数值较小的新点,用以取代函数值最大的点而构成新单纯形。如此反复,直到满足精度为止。
    (4)梯度法:又称一阶导数法,最速下降法。其基本思想是以目标函数值下降最快的负梯度方向作为寻优方向求极小值。该方法中,相邻两个迭代点上的函数梯度相互垂直。而搜索方向就是负梯度方向,因此相邻两个搜索方向互相垂直。梯度法虽然比较古老,但可靠性好,能稳定地使函数值不断下降。适用于目标函数存在一阶偏导数,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该方法的缺点是收敛速度缓慢。
    (5)鲍威尔法(Powell):是直接利用函数值来构造共轭方向的一种共轭方向法。其基本思想是不对目标函数作求导数计算,仅利用迭代点的目标函数值构造共轭方向。该法收敛速度快,是直接搜索法中比坐标轮换法使用效果更好的一种算法。适用于维数较高的目标函数。但编程较复杂。
    (6)牛顿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把目标函数近似表示为泰勒展开式,并只取到二次项。然后,不断地用二次函数的极值点近似逼近原函数的极值点,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该法在一定条件下收敛速度快,尤其适用于目标函数为二次函数的情况。但计算量大,可靠性较差。
    (7)变尺度法:又称拟牛顿法,它在牛顿法的基础上又作了重要改进。变尺度法综合了梯度法和牛顿法的优点,使其迭代公式中的方向随着迭代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远离最优点时与梯度法的迭代方向相同,计算简单且收敛速度快。随着迭代过程的进行,不断修正迭代方向,以改善在最优点附近时梯度法速度减慢的缺点。当迭代点逼近最优点时,利用牛顿法速度加快的优点,迭代方向就趋于牛顿方向,因而具有更好的收敛性。这种方法是求解高维数(10-50)无约束问题的最有效算法。
    (8)网格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变量的界限区内作网格,逐一计算网格点上的约束函数值和目标函数值,舍去不满足约束条件的网格点,而对满足约束条件的网格点比较目标函数值的大小,从中求出目标函数值为最小的网格点,这个点就是所要求最优解的近似解。该法算法简单,对目标函数无特殊要求,但对于多维问题计算量较大,通常适用于具有离散变量(变量个数≤8个)的小型的约束优化问题。
    (9)复合形法:是一种直接在约束优化问题的可行域内寻求约束最优解的直接解法。其基本思想是,先在可行域内产生一个具有大于n+1个顶点的初始复合形,然后对其各顶点函数值进行比较,判断目标函数值的下降方向,不断地舍弃最差点而代之以满足约束条件且使目标函数下降的新点。如此重复,使复合形不断向最优点移动和收缩,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该法不需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及二阶导数矩阵,计算量少,简明易行,工程设计中较为实用。但不适用于变量个数较多(大于15个)和有等式约束的问题(10)罚函数法:又称序列无约束极小化方法。是一种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的间接解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约束优化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加上反映全部约束函数的对应项(惩罚项),构成一个无约束的新目标函数,即罚函数。

  • 第20题:

    填空题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增生、 软骨钙化、 骨质坏死、 骨内矿物质沉积 、骨骼变形 、软组织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头部常见的几种放疗反应及其处理。

    正确答案: (1)下颌骨损伤:口腔肿瘤用深度X线治疗时,45Gy/4~5周可产生骨坏死。用60钴治疗,这种损伤已少见。预防方法为放疗前常规口腔处理,拔除龋齿和残根,除去金属冠,并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放疗前拔牙者,需拔牙后10~14天才能放疗。放疗后3年内不宜拔牙。为预防放射性龋齿和放射性下颌骨骨髓炎,放疗时可应用塑料或小玻璃瓶咬合器,免遭不必要的照射。
    (2)唾液腺损伤:粘液细胞容易受到损害,发生纤维化。20Gy/2周后腮腺功能受抑制。使口涎分泌减少,粘稠,而致口干、牙齿容易脱落和易发生牙痛,治疗宜保持口腔清洁,中药可用增液汤等。
    (3)晶体损伤:放射量5~12Gy时可产生白内障,如治疗需要,不能避开晶体时,晶体的受量不能超过12Gy。
    (4)脑和脊髓损伤:小野照射超过50Gy/5周,大野超过40Gy,可出现脑软化和放射性脊髓炎。脊髓炎早期反应为屈颈时从颈部或腰部沿背向下肢或四肢放射的触电感。严重者可发生颈或胸段脊髓横断性损害。放射性脑损伤,潜伏期1~7年,表现为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呆滞、答非所问等。治疗可给予激素、血管扩张剂及各种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γ-氨酪酸、谷维素、ATP、加兰他敏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骨骼常见的几种基本病变。

    正确答案: 骨骼常见的基本病变有:
    ①骨质疏松;②
    骨质软化;
    ③骨质破坏;
    ④骨质增生硬化;
    ⑤骨膜反应;
    ⑥软骨钙化;
    ⑦骨质坏死;
    ⑧骨骼变形;
    ⑨骨内矿物质沉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常见的包括: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增生硬化,()骨内和软骨内钙化,(),矿物质沉积,骨骼变形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等十大表现。

    正确答案: 骨质破坏,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