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4个方面共同调节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由于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因此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CO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更多“机体通过哪4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机体通过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四个方面共同调节,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但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 第2题:

    机体从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四个方面共同调节,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它们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作用不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但常可导致血钾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慢,但持续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 第3题:

    电阻焊有哪三种形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点焊:搭接接头,柱状电极,独立焊点,有分流现象,要控制焊点距离,不适合密闭容器焊接,适用于薄板焊接。
    缝焊:搭接接头,盘状电极,可焊密闭容器,分流严重,需大功率点焊设备,适用薄板。
    对焊:对接接头,不用电极,适用相近断面的连接。

  • 第4题:

    肺通过改变()的排出量,调节血浆()的浓度来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正确答案:CO2;碳酸

  • 第5题:

    机体体液、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机体体液、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调节如下:
    (1)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体液及渗透压的稳定是由神经一内分泌系统调节的。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一垂体后叶一抗利尿激素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则是通过肾素一醛固酮系统。此两系统共同作用于肾,调节水及钠等电解质的-吸收及排泄,维持体液平衡。肾素和醛固酮也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
    (2)酸碱平衡的维持: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HCO3-/H2CO3最为重要。HCO3-的正常值平均为24mmol/L,H2CO3平均为1.2mmol/L,两者比值HCO3-/H2CO3=20:1,保持血浆的pH维持于7.40。H2CO3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肺的呼吸影响CO2排出,HCO3-的调节是通过肾脏改变排出固定酸及保留碱性物质的量,来维持正常的血浆HCO3-浓度,从而使血浆pH不变。

  • 第6题:

    试述肾在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肾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调节机体内的酸碱平衡。重吸收:近端小管重吸收80-85﹪的HCO3,因为不能通过细胞膜,以CO2的形式被吸收。分泌作用:H+的分泌,在各段肾小管进行,与NaHCO3的重吸收同时进行,为间接耗能的Na-H+逆向主动转运;NH3分泌,NACL分解为NA和CL,NA进入组织液,CL与H以及NH3结合形成NH4CL,最终被排出体外。通过重吸收和分泌酸碱性物质,从而调节了组织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从而调节了机体内的酸碱平衡。

  • 第7题:

    机体的酸碱平衡是如何调节的?


    正确答案: 1.血液缓冲系统调节;
    2.肺脏的调节;
    3.肾脏的调节;
    4.组织细胞的调节。

  • 第8题:

    问答题
    机体通过哪4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4个方面共同调节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由于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因此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CO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何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机体通过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四个方面共同调节,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但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机体的酸碱平衡是如何调节的?

    正确答案: 1.血液缓冲系统调节;
    2.肺脏的调节;
    3.肾脏的调节;
    4.组织细胞的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肺通过改变()的排出量,调节血浆()的浓度来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正确答案: CO2,碳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缓冲
    • B、离子转移
    • C、肾脏调节
    • D、呼吸调节
    • E、酸碱中和反应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机体的曲轴箱有哪三种结构形式?各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平底式:刚度差、工艺性好,适合车用;龙门式:刚度、工艺性居中,适合车用;隧道式:刚度好,配合组合式曲轴,气缸体轴向长度短,高度质量大,工艺性差

  • 第15题:

    试述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方式)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
    2.体液调节是指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广泛而持久。
    3.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该器官和组织及细胞自身的生理特性

  • 第16题:

    调节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的激素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①生长素:促进骨及全身组织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
    ②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骨骼和神经系统分化很重要。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
    ③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
    ④性激素:雌激素与雄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与副性。

  • 第17题:

    产力包括哪三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主要产力,能迫使宫颈缩短,子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及胎盘娩出。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及缩复作用。(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胎盘娩出,此种产力在第二产程末配合宫缩运用最为有效。(3)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内旋转的作用,还能协助胎头仰伸娩出。当胎儿娩出后,胎盘降至阴道时,肛提肌收缩有助于胎盘娩出

  • 第18题:

    何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 第19题:

    单选题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

    缓冲

    B

    离子转移

    C

    肾脏调节

    D

    呼吸调节

    E

    酸碱中和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机体通过三条途径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首先是通过血液的缓冲系统。血液中有一些既能中和酸又能中和碱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碳酸氢钠和碳酸,两者的比率为20:1。当血中进入酸时,碳酸氢钠与之中和:当血中进入碱时,碳酸与之中和。第二条途径是通过肺的呼吸。当体内碳酸过多时,它很容易解离为CO 2 和H 2 O,CO 2 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 2 的排出;反之,体内碳酸过少时,呼吸减慢,CO 2 排出减少,使碳酸增加。第三条途径是肾脏的排酸、保碱作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 第20题:

    问答题
    汽温调节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汽温调节的具体方法很多,可归结为两大类,即蒸汽侧调节汽温和烟气侧调节汽温。
    蒸汽侧调节汽温,是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来实现的,一般通过减温器利用低温工质吸收蒸汽的热量使其降温。改变吸热工质数量,就可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采用这种调温方式,实质是只能调低而不能调高,为要在规定负荷范围内维持汽温稳定,就要多设置一部分过热器受热面,这部分受热面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减温器中的冷却工质,使其温度升高或汽化,这相当于用过热器受热面取代一部分省煤器或蒸发受热面的作用,而过热器受热面的造价要比省煤器或水冷壁高得多,从制造成本考虑,是很不合算的。但这种调节汽温的方式,灵敏度,准确性都比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从烟气侧调节蒸汽温度,是改变流过受热面的烟气温度或烟气流量,使传热差,传热系数发生变化来改变受热面的吸热量,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从烟气侧调节汽温,其调温幅度较大,调节准确性较差,一般多用于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方式)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
    2、体液调节是指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广泛而持久。
    3、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该器官和组织及细胞自身的生理特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正常机体有哪几种调节方式共同维持酸碱平衡?各方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正常机体主要是由血液中缓冲系统的调节,肺的呼吸功能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这4种调节方式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是有差别的: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作用不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大,缓冲作用较快,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更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作用却强而持久,特别是对于回收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机体从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四个方面共同调节,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它们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作用不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但常可导致血钾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慢,但持续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