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DIC患者为何会出现贫血?”相关问题
  • 第1题:

    重症贫血患者为何一般不出现发绀?


    答案:
    解析:
    发绀一般是在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g/100mL,亦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7vol/100mL,时才出现。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量低于4~5g/100mL,即使全部血红蛋白都处于还原状态,也不足以引起发绀。

  • 第2题:

    ()常为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最初的表现。

    • A、休克
    • B、器官功能衰竭
    • C、贫血
    • D、出血

    正确答案:B

  • 第3题:

    CRF患者为何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肾功能正常时,肾脏通过排酸和重吸收碳酸氢盐来维持酸碱平衡。肾功能衰竭时,此种功能明显降低,因而CRF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透析是纠正CRF患者代谢性酸中毒最有效的方式。

  • 第4题:

    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发生DIC?


    正确答案: ①肝脏合成抗凝血物质减少;②肝脏灭活凝血因子功能下降;③肝细胞坏死释放组织因子;④吞噬解毒功能下降。

  • 第5题:

    DIC患者最初常表现为()。

    • A、少尿
    • B、出血
    • C、呼吸困难
    • D、贫血
    • E、嗜睡

    正确答案:B

  • 第6题:

    DIC患者为何会出现贫血?


    正确答案:DIC病人伴发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纤维蛋白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当红细胞流过网孔时,引起红细胞破裂
    (2)微血流通道受阻,红细胞可由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挤出血管,致红细胞破碎
    (3)DIC病因(如内毒素等)可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易碎

  • 第7题:

    问答题
    DIC患者为何会出现贫血?

    正确答案: DIC病人伴发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纤维蛋白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当红细胞流过网孔时,引起红细胞破裂
    (2)微血流通道受阻,红细胞可由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挤出血管,致红细胞破碎
    (3)DIC病因(如内毒素等)可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易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DIC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因大量出血后血液稀释所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休克Ⅲ期为何发生DIC?

    正确答案: 休克进人淤血性缺氧期后,血液进一步浓缩,血细胞压积增大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血流速度显著减慢,酸中毒越来越严重,可能诱发DIC;长期缺血、缺氧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严重的组织损伤可导致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此时微循环有大量微血栓形成,随后由于凝血因子耗竭,纤溶活性亢进,可有明显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机油为何会越用越少,有时甚至出现超耗?

    正确答案: 产生机油损耗,其主要原因是活塞和气缸之间间隙过大,或活塞环严重损伤,弹力不足,活塞环端隙、侧隙、脊隙过大,使机油窜入燃烧室,或油底壳漏油,曲轴后半部密封不良,渗油漏油。除此之外,在使用中操作不良和用油不当,也会造成机油过量耗损,如:
    1、发动机转速过高
    2、机油加得过量,超过上限,油面过高
    3、使用机油选用不当,夏季选用冬季用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晚期.临床为何会出现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DIC病人为何会引起自发的广泛性出血?

    正确答案: DIC病人常有广泛的自发出血,这是因为:
    (1)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有大量消耗使血液凝固性降低。
    (2)继发性纤溶系统机能亢进,形成大量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和其他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性进一步降低。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形成。FDP可通过强烈的抗凝作用和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而引起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慢性肾衰竭患者为何易发生肾性贫血?


    正确答案: 几乎所有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有贫血,且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产生原因为:
    (1)肾功能不全使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代谢产物抑制骨髓造血;
    (3)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及溶血,铁、叶酸缺乏亦可引起贫血;
    (4)毒素使血小板功能异常,数量减少,常有出血。

  • 第14题:

    CRF患者为何出现钙磷代谢紊乱?


    正确答案:由于尿毒症患者体内有毒性物质潴留,引起活性维生素D相对或绝对不足,小肠黏膜功能受损,钙吸收减少,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磷明显减少,因而普遍存在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 第15题:

    产科意外时为何易发生DIC?


    正确答案: 妊娠三周后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和Ⅰ、Ⅱ、Ⅴ、Ⅶ、Ⅸ、Ⅹ、ⅩⅡ等凝血因子增多,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活化素等降低,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到妊娠末期最为明显;且子宫组织等含组织因子较丰富。因此,产科意外(宫内死胎、胎盘早剥等)时易发生DIC。

  • 第16题:

    DIC病人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因大量出血后血液稀释所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产科意外为何易引起DIC?


    正确答案:(1)产科意外(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等)时,损伤组织或细胞表面暴露出组织因子,可通过传统通路激活X因子或选择通路激活IX因子而启动外凝系统
    (2)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妊娠三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Ⅻ等)逐渐增多,而AT-Ⅲ、tpA、u-pA↓,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增多,妊娠末期最明显。

  • 第18题:

    休克Ⅲ期为何发生DIC?


    正确答案:休克进人淤血性缺氧期后,血液进一步浓缩,血细胞压积增大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细胞聚集、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血流速度显著减慢,酸中毒越来越严重,可能诱发DIC;长期缺血、缺氧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严重的组织损伤可导致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此时微循环有大量微血栓形成,随后由于凝血因子耗竭,纤溶活性亢进,可有明显出血。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严重感染为何易发生DIC?

    正确答案: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以及内毒素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损伤,一方面,使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与血液中Ⅻ因子接触,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还同时或相继激活纤溶、激肽和补体系统,进一步促进DIC发展。另一方面,内皮细胞损伤,暴露组织因子或表达组织因子,也同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重症贫血患者为何一般不出现发绀?

    正确答案: 发绀一般是在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g/100mL,亦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7vol/100mL,时才出现。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量低于4~5g/100mL,即使全部血红蛋白都处于还原状态,也不足以引起发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严重感染为何易发生DIC?

    正确答案: 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以及内毒素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损伤,一方面,使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与血液中Ⅻ因子接触,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还同时或相继激活纤溶、激肽和补体系统,进一步促进DIC发展。另一方面,内皮细胞损伤,暴露组织因子或表达组织因子,也同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导致DI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发生DIC?

    正确答案: ①肝脏合成抗凝血物质减少;②肝脏灭活凝血因子功能下降;③肝细胞坏死释放组织因子;④吞噬解毒功能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慢性肾衰竭患者为何易发生肾性贫血?

    正确答案: 几乎所有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有贫血,且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产生原因为:
    (1)肾功能不全使肾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2)代谢产物抑制骨髓造血;
    (3)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及溶血,铁、叶酸缺乏亦可引起贫血;
    (4)毒素使血小板功能异常,数量减少,常有出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肝功能严重障碍患者为何易发生DIC?

    正确答案: =1/*GB3
    ①肝脏合成抗凝血物质减少;=2/*GB3
    ②肝脏灭活凝血因子功能下降;=3/*GB3
    ③肝细胞坏死释放组织因子;=4/*GB3
    ④吞噬解毒功能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