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怎样炮制?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斑蝥为什么有毒不能内服?炮制能降低毒性的原理是什么?

题目

斑蝥怎样炮制?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斑蝥为什么有毒不能内服?炮制能降低毒性的原理是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斑蝥怎样炮制?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斑蝥为什么有毒不能内服?炮”相关问题
  • 第1题:

    斑蝥的炮制宜采用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E
    斑蝥的炮制宜采用米炒法,可降低毒性,校正气味。故131题答案选E。

  • 第2题:

    关于斑蝥说法错误的是

    A、生斑蝥大毒

    B、生斑蝥需除去头、足、翅

    C、生斑蝥内服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癥功效

    D、米炒斑蝥毒性降低

    E、米炒斑蝥可矫正不良气味


    参考答案:C

  • 第3题:

    炮制后多入丸散的毒性中药有

    A、斑蝥
    B、天仙子
    C、生马钱子
    D、生甘遂
    E、生川乌

    答案:A,C,D
    解析:
    炮制后多入丸散的毒性中药有斑蝥、生马钱子、生甘遂,天仙子内服 0.06~0.6g
    生川乌一般炮制后用。

  • 第4题:

    药物炮制后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内服的药物是

    A.苍术
    B.斑蝥
    C.白术
    D.马钱子
    E.枳壳

    答案:B
    解析:
    米炒斑蝥毒性降低,其气味得到矫正,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狂犬咬伤,瘰疬,肝癌,胃癌。
    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可供内服,常制成丸散剂应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痈疽疮毒,瘰疬,痰核,麻木瘫痪。

  • 第5题:

    斑蝥为什么要采用米炒法炮制?米炒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斑蝥素的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约为128℃,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其次,米中所含的淀粉能吸附部分斑蝥素,从而使其斑蝥素含量降低,毒性减弱。另外,斑蝥呈乌黑色,单炒难以判断炒制火候,而米炒既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致使斑蝥焦化,能准确地指示炮制程度;米受热产生焦香气味,能矫正斑蝥的不良气味。

  • 第6题:

    为什么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炮制斑蝥能降低毒性?


    正确答案: 用低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炮制斑蝥,可使斑蝥中的毒性成分斑蝥素在虫体内转化成斑蝥酸钠而降低药物的毒性。其转化喘。

  • 第7题:

    斑蝥和生马钱子在保管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斑蝥和生马钱子应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

  • 第8题:

    判断题
    斑蝥、蟾酥等皆为外用药,有毒,千万不能内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每天3~15g,炮制后用的是()
    A

    生马钱子

    B

    雄黄

    C

    天仙子

    D

    斑蝥

    E

    生附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斑蝥和生马钱子在保管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斑蝥和生马钱子应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斑蝥的内服剂量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砒石的内服剂量是0.002~0.004g;C项,马钱子的内服剂量是0.3~0.6g;A项,斑蝥的内服剂量是0.03~0.06g;B项,蟾酥的内服剂量是0.015~0.03g;E项,硼砂的内服剂量是1~3g。

  • 第12题:

    单选题
    炮制后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内服的药物是()
    A

    苍术

    B

    斑蝥

    C

    白术

    D

    马钱子

    E

    枳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组题考查苍术、斑蝥与枳壳的炮制。①生苍术温燥而辛烈,化湿和胃力强,而且能走表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感冒夹湿、湿温发热、脚膝疼痛;麸炒后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燥湿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炒焦后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②生斑蝥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顽癣瘙痒等症;米炒后降低其毒性,矫正其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肝癌、胃癌等病证。③白术生品可健脾燥湿,利水消肿,多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胀满、倦怠无力、表虚自汗、胎动不安。土炒白术以健脾止泻力胜,多用于脾虚泄泻。④马钱子生品质地坚实,种子外表覆有大量细绒毛,不易加工除去,一般供外用:用于瘰疬结核、关节肿痛,或外伤瘀血肿痛。砂烫或油炸后,质地变脆,易于粉碎,也便于除去绒毛,制后还可降低毒性,可供内服;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疼痛。⑤生枳壳行气作用较强,可行气宽中除胀,用于胁肋胀痛;麸炒后缓和燥性或刺激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

  • 第13题:

    第 127 题 斑蝥的炮制宜采用(  )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只可外用不可内服的药有

    A:红粉
    B:斑蝥
    C:砒石
    D:生甘遂
    E:白降丹

    答案:A,E
    解析:

  • 第15题:

    关于斑蝥说法错误的是

    A:生斑蝥大毒
    B:生斑蝥需除去头、足、翅
    C:生斑蝥内服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癥功效
    D:米炒斑蝥毒性降低
    E:米炒斑蝥可矫正不良气味解题思路:生斑蝥毒性较大,多外用,不内服,以攻毒蚀疮为主。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生斑蝥为什么仅供外用,而不能内服?
    生斑蝥含有毒物质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口服毒性也很大,可引起口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往往导致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因此不能内服,只作外用。

  • 第17题:

    每天3~15g,炮制后用的是()

    • A、生马钱子
    • B、雄黄
    • C、天仙子
    • D、斑蝥
    • E、生附子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炮制后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内服的药物是()

    • A、苍术
    • B、斑蝥
    • C、白术
    • D、马钱子
    • E、枳壳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斑蝥、蟾酥等皆为外用药,有毒,千万不能内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问答题
    斑蝥为什么要采用米炒法炮制?米炒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斑蝥素的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约为128℃,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其次,米中所含的淀粉能吸附部分斑蝥素,从而使其斑蝥素含量降低,毒性减弱。另外,斑蝥呈乌黑色,单炒难以判断炒制火候,而米炒既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致使斑蝥焦化,能准确地指示炮制程度;米受热产生焦香气味,能矫正斑蝥的不良气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只可外用不可内服的药有( )
    A

    红粉

    B

    斑蝥

    C

    砒石

    D

    生甘遂

    E

    白降丹


    正确答案: C,E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生斑蝥为什么仅供外用,而不能内服?

    正确答案: 生斑蝥含有毒物质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口服毒性也很大,可引起口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往往导致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因此不能内服,只作外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斑蝥怎样炮制?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斑蝥为什么有毒不能内服?炮制能降低毒性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斑蝥用米炒法炮制。先将锅烧热,加人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斑蝥(或去头、足、翅的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摊凉。操作时注意事项:斑蝥在炮制时,操作人员宜带眼罩及防毒面具进行操作,以保护眼、鼻粘膜免受损伤,炒制后的米要妥善处理,避免人畜中毒。生斑蝥有毒,是因为含有毒性成分斑蝥素,口服毒性很大,可引起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往往由于引起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生斑蝥不能内服,口服必须经过炮制。
    炮制降低毒性的原理是:毒性成分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110℃为其升华点,、米炒加热可使斑蝥素部分升华,部分被米吸附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