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哪种体液被感染的风险最大?()
第1题:
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伴有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
A血小板减少伴低蛋白血症
B血小板减少伴有严重贫血
C血小板减少伴白细胞减少
D血小板减少伴脾功能亢进
E血小板减少伴肺功能不全
第2题:
根据现有信息评价源患者传染风险时,不评估()
第3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第4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以上。
第5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半数以上病例出现()。
第6题:
对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多少天的医学观察()
第7题:
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以出现下列哪些临床表现()
第8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处置时,实验室应考虑采集的样本应包括()
第9题:
第10题: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
裂谷热
斑点热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第14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以(), 多功能脏器损害为主要临床特点。
第15题: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暂定名称是()
第16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生化检查中尤以()为主。
第17题:
目前发现可以引起发热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
第18题:
目前能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体除我们所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外,还有哪种病原体?()
第19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形式以()为主,在()等地区生产、生活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第20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及其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可导致感染,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天,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