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培养送检套数及血培养瓶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做法规范的是哪项?()
第1题:
A.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B.干燥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C.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管
D.血培养瓶→干燥管→抗凝管
E.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第2题:
采集上述血标本后,注入试管的顺序是
A.干燥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B.干燥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C.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管
D.血培养瓶—干燥管—抗凝管
E.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第3题:
第4题:
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判断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依据是()。
第5题:
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判断血液中有无微生物存在的依据是()
第6题:
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
第7题:
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血培养标本采集,下列哪项错误的是()
第8题:
赵女士,55岁,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规则低热,多在37.5~39℃之间,伴有乏力、盗汗、为明确诊断,需作血沉、血清酶检测及进行血培养。血清酶、血培养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
第9题:
输血时的细菌污染反应。最简单而快速的诊断方法是()
第10题:
高热时采血进行培养
即时送检
每次采血量至少10-15ml
应双瓶双抽
第11题:
血培养瓶中有无溶血现象
血培养瓶中肉汤浊度的变化
血培养瓶中肉汤颜色的变化
血培养瓶中是否有菌膜形成
血培养瓶中CO2引起的荧光变化
第12题:
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管
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试管E.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第13题:
采集上述血标本后,注入容器的先后顺序是
A.抗凝试管、干燥试管、血培养瓶
B.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试管
C.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
D.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试管
E.血培养瓶、抗凝试管、干燥试管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
第16题:
以下关于血培养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
第18题:
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注入容器的顺序是()。
第19题:
对同时抽取的几个项目的血标本,注入容器的先后顺序是()
第20题:
张护士要给患者抽血查血生化、凝血功能和做血培养,抽血后,将血液注入试管内顺序正确的是()。
第21题:
保留导管时,至少采集两套血培养标本
不保留导管时,只要送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即可
保留导管时,至少一套血培养标本经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从导管内或经输液港隔膜采集
血培养标本应在采集后2小时内送检
血培养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室温保存
第22题:
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干燥试管→抗凝管→血培养瓶
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管
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试管
第23题:
采血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24小时内采集2~3次静脉血送培养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2个培养瓶中视为l份血培养
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冷藏到冰箱保存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血培养持续阴性,可改变血培养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可养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