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地面如何消毒()A、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干式清扫B、无明显污染时,常规清水拖地每天1-2次C、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D、对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洗E、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湿式清扫

题目

医院地面如何消毒()

  • A、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干式清扫
  • B、无明显污染时,常规清水拖地每天1-2次
  • C、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 D、对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洗
  • E、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湿式清扫

相似考题
更多“医院地面如何消毒()”相关问题
  • 第1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适于( )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 )。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


    正确答案:医院CSSD 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

  • 第2题: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医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包括()

    • A、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 B、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 C、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 D、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医院地面消毒哪项不正确()

    • A、无明显污染的情况下,采用干式清扫
    • B、无明显污染时,常规清水拖地每天1-2次
    • C、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 D、对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洗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产房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医院如何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正确答案: (1)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①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②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1次。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4)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监测: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5)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μW/c㎡,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1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80%以上,人工污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0%。
    (6)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他消毒物品的监测: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7)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必须每月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第6题: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时,如何对物体表面进行采样?


    正确答案: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 第7题:

    医院的地面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包括()

    • A、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 B、拖把应分室使用
    • C、有排泄物、分泌物、血液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
    • D、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洗净凉干
    • E、消毒剂尝试应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问答题
    现场如何对禽舍、厕所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进行消毒?

    正确答案: 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A

    医疗器械

    B

    空气

    C

    物体表面

    D

    地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医院的地面卫生,正确的是(  )。
    A

    应每天用消毒剂消毒2次

    B

    应每天用消毒剂消毒1次

    C

    应每天用消毒剂消毒3次

    D

    应每天用消毒剂消毒4次

    E

    一般只需清洁,污染时消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地面一般情况只需每天2次湿式打扫,只有明显受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才须用含氯消毒剂250mg/L。消毒时,拖擦或喷洒;喷洒,水泥地面250ml/m2,土质地面500ml/m2

  • 第11题:

    单选题
    医院的拖洗工具使用后如何进行清洗消毒?(  )
    A

    先洗净,再晾干

    B

    先洗净、消毒,再湿式保存

    C

    先洗净、消毒,再晾干

    D

    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E

    先消毒、洗净,再湿式保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隔离消毒原则中,病室地面、墻壁如何消毒?

    正确答案: 消毒剂喷洒、擦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时,如何对手进行采样?


    正确答案: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采样液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 第14题:

    对于有指征添加配方奶的新生儿,奶具应如何处理?()

    • A、家属自带奶瓶
    • B、使用医院集中消毒后奶杯、奶勺,一用一更换及消毒
    • C、使用医院集中消毒后奶杯、奶勺,每班更换及消毒
    • D、使用医院集中消毒后奶杯、奶勺,每天更换及消毒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医院新生儿科空气的消毒()

    • A、NICU要求通风换气,可以采用层流洁净技术
    • B、NICU要求通风换气,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排气扇换气
    • C、地面、床头柜、工作台每天用清洁消毒
    • D、医院应定期监测清洁消毒效果
    • E、NICU要求通风换气,但不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排气扇换气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隔离消毒原则中,病室地面、墻壁如何消毒?


    正确答案: 消毒剂喷洒、擦拭。

  • 第17题: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扫
    •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 A、医疗器械
    • B、空气
    • C、物体表面
    • D、地面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现场如何对禽舍、厕所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进行消毒?


    正确答案: 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 第20题:

    问答题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时,如何对物体表面进行采样?

    正确答案: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医院如何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正确答案: (1)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
    ①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监测1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1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②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对戊二醛的监测应每周不少于1次。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4)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监测: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5)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100μW/c㎡,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1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80%以上,人工污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0%。
    (6)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他消毒物品的监测: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7)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必须每月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医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正确的是()
    A

    每日常规消毒2次

    B

    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C

    用来苏儿每日擦2次

    D

    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E

    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地或喷洒地面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医院如何做好消毒药械的管理。

    正确答案: 医院使用的消毒药品和器械应按以下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
    (2)感染管理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体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3)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灭菌药械选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
    (4)医院自配消毒药剂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制,并按要求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以备查验。
    (5)使用部门应准确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日期、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