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血钾低于3.5mmol/L为低血钾。临床表现全身乏力,反射迟钝或消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有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常伴有心电图异常(T波平坦或倒臵,U波明显,S-T段下移等)及心律失常。
更多“简述低血钾的临床表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临床表现

    A、高血压

    B、低血钾

    C、甲状腺功能亢进、糖耐量减低

    D、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耐量减低

    E、低血钾、甲状腺功能亢进、糖耐量减低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临床表现是()


    A.氮质血症

    B.低血钾

    C.低氯血症

    D.出血

    E.高血钾

    答案:A,C,D,E
    解析:

  • 第3题:

    简述低血钾的心电图表现:


    正确答案: 1.血钾〈3mmol/L时,U波开始增高。当血钾<2.5mmol/L时,U波振幅可与T波等高,呈驼峰状。当血钾进一步下降,U波高于T波,并与T波融合,ST压低。
    2.QT间期、QTU间期明显延长。严重时出现室上性早搏、室早、房速、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速和尖端扭转性室速。

  • 第4题:

    简述高血钾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血钾高于5.3mmol/L为高血钾。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软瘫和感觉异常(从躯干到四肢),并可影响呼吸肌运动而造成呼吸困难.高血钾能抑制心肌,出现心动徐缓和心律紊乱,严重时可在舒张期心搏停止.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QRS波群异常增宽。

  • 第5题:

    简述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口周和指尖麻木或针刺感,手足抽搐,肌肉疼痛、腱反射亢进。

  • 第6题:

    低血钾症的最早临床表现是()。


    正确答案:肌无力

  • 第7题:

    Ⅰ型RTA临床表现不具备()

    • A、低钾性麻痹
    • B、低血钙、低血磷
    • C、高钾血症
    • D、尿pH上升、血pH下降
    • E、肾结石及肾钙化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简述低钾型、高血钾型、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低钾型、高血钾型、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异同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属于骨骼肌钙离子通道病,而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属于骨骼肌钠通道病,这些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可能引起肌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和膜电位的改变,使肌纤维失去兴奋性而引起骨骼肌瘫痪。临床表现共同点:各型周期性麻痹发病前均可有以下诱因,如饱餐、剧烈运动、焦虑和寒冷等,临床共同的表现是四肢软瘫、双侧基本对称、通常下肢先起病、近端重、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者也可波及呼吸肌。不同点是:低钾型最为常见,多起病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大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高钾型较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在10岁以前起病,男女比例相等,瘫痪持续时间可几分钟至几小时,一般在1小时左右。部分病人可伴有肌强直现象。正常钾型很少见,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般在10岁前起病,发作前常有嗜盐、烦渴等表现。睡后或清晨发现肢体无力,无力通常在10天以上。减少食盐摄入或补钾均可诱发。

  • 第9题:

    简述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正确答案: (1)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容易激动,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手足抽搐,肌肉痛,腱反射亢进以及Chvostek征阳性。血钙浓度低于2mmol/L有诊断价值。
    (2)低钙血症的治疗:应纠治原发疾病;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5%氯化钙10ml作静脉注射,必要时可8~12h后重复注射;纠治可能同时存在的碱中毒。对需长期治疗的病人,可口服钙剂及补充维生素D。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叫做低血钾?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引起以肌细胞功能障碍为主人病症,称低血钾。其临床主要表现是:四肢肌肉软弱无力,并可累及躯干和内脏有肌组织,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甚至软瘫。有的可发生吞咽困难、腹胀、肠麻痹。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和节律异常,可有血压下降,甚至室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低血钾症补钾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静脉补给。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度,每天补钾40~80mmol(相当于每天补氯化钾3~6g)。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01。
    (2)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②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静脉补充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期发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
    (2)发病一般多发生在夜晚或晨醒时,表现为四肢软瘫,程度可轻可重,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两侧对称,以近端较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头面部肌肉很少受累。尿便功能正常,但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而造成死亡。发作期间部分病例可有心率缓慢、室性期前收缩和血压增高等。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个别病例可长达1周。发作间期一切正常;发作频率不等,可为数周或数月1次。
    (3)诱因包括饱餐、酗酒、过劳、剧烈运动、寒冷、感染、创伤、情绪激动、焦虑和月经,以及注射胰岛素、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或大量输入葡萄糖等。
    (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属低钾型,在中国人及日本人中多见,男性居多。本病发作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其临床表现与单纯低钾型类同,但心律失常者略多。(5)散发性病例发作期血清钾一般降到3.5mmol/L以下,最低可达1~2mmol/L,尿钾也减少,血钠可升高。心电图可呈典型低钾性改变,如出现U波,P-R间期、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为

    A、高血压、高血钾、低钙、低镁血症

    B、高血压、低血钾、低钙、高镁血症

    C、低血压、低血钾

    D、高血压、低血钾、低钙、低镁血症

    E、低血压、高血钾、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简述低血钾症补钾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静脉补给。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度,每天补钾40~80mmol(相当于每天补氯化钾3~6g)。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01。
    (2)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②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静脉补充钾。

  • 第15题:

    简述脏手术后出现低血钾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⑴应用速尿、甘露醇等利尿剂或高渗葡萄糖液,使钾从尿中大量排出。
    ⑵麻醉、手术创伤等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使肾脏保钠排钾。
    ⑶静脉输入葡萄糖,在糖原合成过程中使钾转移到细胞内,造成细胞外液低钾。
    ⑷呕吐、胃肠吸引造成钾的丢失。

  • 第16题:

    简述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期发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
    (2)发病一般多发生在夜晚或晨醒时,表现为四肢软瘫,程度可轻可重,肌无力常由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两侧对称,以近端较重;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头面部肌肉很少受累。尿便功能正常,但严重病例可累及呼吸肌而造成死亡。发作期间部分病例可有心率缓慢、室性期前收缩和血压增高等。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个别病例可长达1周。发作间期一切正常;发作频率不等,可为数周或数月1次。
    (3)诱因包括饱餐、酗酒、过劳、剧烈运动、寒冷、感染、创伤、情绪激动、焦虑和月经,以及注射胰岛素、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或大量输入葡萄糖等。
    (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属低钾型,在中国人及日本人中多见,男性居多。本病发作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其临床表现与单纯低钾型类同,但心律失常者略多。(5)散发性病例发作期血清钾一般降到3.5mmol/L以下,最低可达1~2mmol/L,尿钾也减少,血钠可升高。心电图可呈典型低钾性改变,如出现U波,P-R间期、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等。

  • 第17题:

    低血钾有下列哪些临床表现()

    • A、软无力
    • B、腹胀
    • C、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 D、心电图T波高尔尖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临床表现是()

    • A、低血钾
    • B、高血钾
    • C、出血
    • D、氮质血症
    • E、高钙血症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下列哪些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A、低血压
    • B、高血压
    • C、低血钾
    • D、高血钾
    • E、肾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B,C,E

  • 第20题:

    什么叫做低血钾?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引起以肌细胞功能障碍为主人病症,称低血钾。其临床主要表现是:四肢肌肉软弱无力,并可累及躯干和内脏有肌组织,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甚至软瘫。有的可发生吞咽困难、腹胀、肠麻痹。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和节律异常,可有血压下降,甚至室颤。

  • 第21题:

    多选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或无尿期,临床表现是()
    A

    低血钾

    B

    高血钾

    C

    出血

    D

    氮质血症

    E

    高钙血症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临床表现()
    A

    高血压

    B

    低血钾

    C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耐量减低

    D

    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耐量减低

    E

    低血钾、甲状腺功能亢进、糖耐量减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低钾型、高血钾型、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低钾型、高血钾型、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的异同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属于骨骼肌钙离子通道病,而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属于骨骼肌钠通道病,这些离子通道的功能异常,可能引起肌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和膜电位的改变,使肌纤维失去兴奋性而引起骨骼肌瘫痪。临床表现共同点:各型周期性麻痹发病前均可有以下诱因,如饱餐、剧烈运动、焦虑和寒冷等,临床共同的表现是四肢软瘫、双侧基本对称、通常下肢先起病、近端重、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者也可波及呼吸肌。不同点是:低钾型最为常见,多起病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大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高钾型较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在10岁以前起病,男女比例相等,瘫痪持续时间可几分钟至几小时,一般在1小时左右。部分病人可伴有肌强直现象。正常钾型很少见,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般在10岁前起病,发作前常有嗜盐、烦渴等表现。睡后或清晨发现肢体无力,无力通常在10天以上。减少食盐摄入或补钾均可诱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