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题目

简述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碘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轻度反应可有荨麻疹、面色潮红、流涎、喷嚏、流泪、胸闷、气急、腹痛、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等症状。
    2.重度反应
    ①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引起气喘和呼吸困难;
    ②神经血管性水肿,可见大片皮疹,皮肤、粘膜出血及肺水肿等;
    ③过敏性休克、昏迷、抽搐等;
    ④心脏停搏。预防
    措施:
    1.仔细询问过敏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
    2.经静脉注射碘剂造影时,先注入1ml造影剂,观察一段时间,如无不良反应再继续注射。但需注意试验本身亦可引起严重反应。
    3.用药量应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和体质情况而定,不可随意加大造影剂用量。
    4.造影检查前口服泼尼松或扑尔敏,造影前1小时再肌注苯海拉明50mg,可减少大剂量和快速注射造影剂的危险。

  • 第2题:

    简述药物的变态反应与类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变态反应系指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在质的方面不同于正常人的且有免疫机制参与的反应。、如青霉素类可引起某些病人的异常过敏反应,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类过敏反应亦称过敏样反应,不需预先接触抗原,也无抗体参与,可能与药物促进组织胺大量释放有关。例如某些局麻药、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及抗生素类药物等直接促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也可能系药物(如局麻药等)通过补体旁路途径激活C3,释放介质;还有一些药物(如右旋糖酐等)由于输注速度过快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蛋白质与循环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IgM或IgG)发生沉淀有关。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变态反应相似,其治疗原则也基本相同。

  • 第3题:

    麻醉中的变态反应或类过敏反应,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琥珀胆碱和非去极化肌松药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
    • B、蛛网膜下隙阻滞时变态反应的表现可能会加重
    • C、酯类局麻药比胺类局麻药容易引起变态反应
    • D、酯类和胺类局麻药没有交叉过敏
    • E、硫喷妥钠和氯胺酮均不会引起过敏或类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E

  • 第4题:

    简述夏季皮炎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1)临床表现:常对称累及四肢伸侧和躯干部,尤以双侧胫前多见;皮损初起为红斑,继之出现密集成片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无糜烂、渗出;自觉瘙痒和轻度灼热感;病情与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则病情加重,而气温下降时则明显好转并逐渐自愈。(2)防治原则:应注意室内通风、散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外用药物治疗以清凉止痒为主,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瘙痒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夏季皮炎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1)临床表现:常对称累及四肢伸侧和躯干部,尤以双侧胫前多见;皮损初起为红斑,继之出现密集成片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无糜烂、渗出;自觉瘙痒和轻度灼热感;病情与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则病情加重,而气温下降时则明显好转并逐渐自愈。(2)防治原则:应注意室内通风、散热,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外用药物治疗以清凉止痒为主,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瘙痒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药物的变态反应与类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 变态反应系指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在质的方面不同于正常人的且有免疫机制参与的反应。、如青霉素类可引起某些病人的异常过敏反应,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类过敏反应亦称过敏样反应,不需预先接触抗原,也无抗体参与,可能与药物促进组织胺大量释放有关。例如某些局麻药、静脉麻醉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及抗生素类药物等直接促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也可能系药物(如局麻药等)通过补体旁路途径激活C3,释放介质;还有一些药物(如右旋糖酐等)由于输注速度过快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蛋白质与循环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IgM或IgG)发生沉淀有关。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变态反应相似,其治疗原则也基本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碘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轻度反应可有荨麻疹、面色潮红、流涎、喷嚏、流泪、胸闷、气急、腹痛、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等症状。
    2.重度反应
    ①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引起气喘和呼吸困难;
    ②神经血管性水肿,可见大片皮疹,皮肤、粘膜出血及肺水肿等;
    ③过敏性休克、昏迷、抽搐等;
    ④心脏停搏。预防
    措施:
    1.仔细询问过敏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
    2.经静脉注射碘剂造影时,先注入1ml造影剂,观察一段时间,如无不良反应再继续注射。但需注意试验本身亦可引起严重反应。
    3.用药量应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和体质情况而定,不可随意加大造影剂用量。
    4.造影检查前口服泼尼松或扑尔敏,造影前1小时再肌注苯海拉明50mg,可减少大剂量和快速注射造影剂的危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碘剂过敏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碘剂过敏反应分为轻度反应和重度反应。
    (1)轻度反应:可有荨麻疹、面潮红、流涎、喷嚏、流泪、胸闷、气急、腹痛、恶心、呕吐和头昏头痛等症状。轻度反应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2)重度反应:
    ①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引起气喘和呼吸困难。
    ②神经血管性水肿,可见大片皮疹,皮肤、粘膜出血及肺水肿等。
    ③过敏性休克、昏迷、抽搐等。
    ④心脏停搏。重度反应需紧急治疗,对神经血管性水肿者可肌内注射异丙嗪25~50mg。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或氨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0~40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除此以外,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抗癫痫和抗休克治疗。
    (3)碘剂过敏的预防措施:
    ①仔细询问过敏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
    ②经静脉注射碘剂造影时,先注入1mL造影剂,观察1~2分钟,无不良反应再继续注射。
    ③用药量根据病人体重、年龄和体质情况而定,不可随意加大造影剂用量。
    ④造影检查前口服泼尼松或氯苯那敏,造影前1小时再肌内注射苯海拉明50mg,可减少大剂量和快速注射造影剂的危险性。
    ⑤对高危人群宦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 第9题:

    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临床表现芬为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兴奋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轻度:精神紧张、耳鸣、多语好动、口舌麻木、头晕、定向障碍、HR增快;中度:烦躁不安、恐惧、主诉气促、心率血压升高;重度:缺氧、呼吸增快、心率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面部和四肢肌震颤、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和呼吸循环衰竭。抑制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性抑制,轻度:神志淡漠、嗜睡或神志突然消失;中度:呼吸浅而慢,可有呼吸暂停;重度:脉搏徐缓、心率慢于50bpm、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心搏停止。防治原则:立即停止给药;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药物止痉:地西泮0.1-0.2mg/kg、硫喷妥钠1-2mg/kg、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循环: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紧急CPCR。

  • 第10题:

    试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有:
    ①详细询问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真菌病及其他药物过敏史者禁用或慎用。
    ②皮肤过敏试验:凡初次注射或停用1日后再用者,或用药过程中青霉素批号更换时均应重作皮试。反应阳性者,应禁用。
    ③注射青霉素后应观察30分钟。
    ④在青霉素注射或皮试时,应作好急救准备,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g,并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直至病情缓解。必要时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吸氧,人工呼吸,同时输液,给予升压药、糖皮质激素等。
    ⑤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局部用药。
    ⑥避免空腹给药。
    ⑦青霉素应临用时配。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防治输血发生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 (1)加强对供血者的选择、管理与教育,勿选用有过敏史的供血员。
    (2)在采血前4h内,供血者不宜进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可饮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病人如有过敏史,可于输血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输血中过敏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输血中过敏反应的原因:多发生在过敏体质的受血者,当供者血内含有某种抗原,而受血者体内有相应的IgE时即可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紧密结合,导致抗原、抗体反应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引起过敏反应。也可因反复输血后,受血者体内产生抗IgA抗体,再次输血与输入血内的Ig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临床表现:轻者仅有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常在数4小时后消退,严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支气管哮喘、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较少见.防治措施: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遵医嘱用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或同时静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预防措施:对过敏的患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苯海拉明或异丙嗪,可滴轻或避免过敏反应;有抗IgA抗体的受血者。最好选用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或缺乏IgA供血者的血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芬为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兴奋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轻度:精神紧张、耳鸣、多语好动、口舌麻木、头晕、定向障碍、HR增快;中度:烦躁不安、恐惧、主诉气促、心率血压升高;重度:缺氧、呼吸增快、心率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面部和四肢肌震颤、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和呼吸循环衰竭。抑制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性抑制,轻度:神志淡漠、嗜睡或神志突然消失;中度:呼吸浅而慢,可有呼吸暂停;重度:脉搏徐缓、心率慢于50bpm、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心搏停止。防治原则:立即停止给药;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药物止痉:地西泮0.1-0.2mg/kg、硫喷妥钠1-2mg/kg、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循环: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紧急CPCR。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