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人体感受器的分类?”相关问题
  • 第1题:

    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即()感受器、()感受器和()感受器。


    正确答案:触觉;温度;痛觉

  • 第2题:

    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

    • A、触觉感受器,
    • B、温度感受器,
    • C、本体感觉感受器
    • D、痛觉感受器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肥胖分类有哪两类重要的人体测量学指标,简述其含义及分类标准。


    正确答案: (一)体重指标(BMI):BMI和身体总脂肪密切相关,涉及到身高和体重。BMI的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²(kg/m²)。
    指标:
    1.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是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
    2.针对亚太地区人群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WHO西太区提出亚洲成年人肥胖的分类标准为BMI在23.0~24.9为超重,≥25为肥胖。
    3.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规定的中国的分类标准为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24~27.9为体重超重,≥28为肥胖。
    (二)腰围(WC):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目前工人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最简单、实用的指标。中国成年男性腰围≥85cm,女性≥80时,则患高血压、糖尿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 第4题:

    简述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的部位和功能。


    正确答案:化学感受器感受血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存在于主动脉弓凹侧下方的主动脉小球和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后方的颈动脉小球;压力感受器感受血压的变化,存在于主动脉弓壁内和颈总动脉末端或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血管壁内的颈动脉窦。

  • 第5题:

    简述运动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


    正确答案: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
    如篮球运动员运球快速进攻时,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其控球能力强,失球次数少,而且运动速度快,表现出本体感受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经常参加体育训练,可提高本体感受器的机能,能使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及动作时间的精确判断力得到发展。
    肌肉活动时发生的本体感觉往往被视、听和其他感觉遮蔽,故本体感觉也称为暗感觉。
    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在意识中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反映出自己的运动动作。(通过明感觉来寻找暗感觉)

  • 第6题:

    简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正确答案:1.适宜刺激:一种感觉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成的能量变化最敏感
    2.换能作用:感受器能将接受到的适宜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3.编码作用:进行换能作用的同时,把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化为编码的神经冲动序列
    4.适应现象:持续长时间受到相同刺激后,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逐渐下降,感受性降低

  • 第7题:

    痛觉感受器分类中,“热感受器”包括()

    • A、Merkel盘
    • B、Krause小体
    • C、Ruffini终端
    • D、Meissner小体
    • E、A和C类纤维的神经末梢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人体痛觉感觉器的分类,下面哪组是正确的()

    • A、体表痛觉感受器、躯干痛觉感受器、内脏痛觉感受器
    • B、体表痛觉感受器、躯干痛觉感受器、关节痛觉感受器
    • C、体表痛觉感受器、关节痛觉感受器、内脏痛觉感受器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判断题
    人体的平衡感受器位于小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分类及来源。

    正确答案: 营养素:是指人类通过摄入食物获得其生理和生活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其他膳食成分如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等也有逐渐成为一大类的趋势。
    (1)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前者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肉、鱼、禽、蛋、奶等,后者主要来源有米、面、玉米、豆及豆制品等。
    (2)脂类:来源于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前者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的油脂、肥肉及奶油等,后者主要来源有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茶油、椰子油等。
    (3)碳水化合物:来源于粮谷类、薯类、豆类等食物。
    (4)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后者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粮谷类食物。
    (5)无机盐: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源于各类食物。
    (6)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及粗粮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配伍题
    痛觉感受器分类中,"冷感觉器"包括()|痛觉感受器分类中,"热感受器"包括()|痛觉感受器分类中,"疼痛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包括()
    A

    Merkel盘

    B

    Krause小体

    C

    Ruffini终端

    D

    Meissner小体

    E

    A和C类纤维的神经末梢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人体pH值对呼吸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

    中枢化学感受器

    B

    外周化学感受器

    C

    外周压力感受器

    D

    抑制作用

    E

    兴奋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振动的劳动保护标准按振动强弱对人体影响的分类。


    正确答案: ①振动的“感觉阈”,人体刚刚能够感觉到振动,对人体无影响;
    ②振动的“不舒服阈”,使人感到不舒服;
    ③振动的“疲劳阈”,使人感到疲劳,工作效率降低。工况下以此阈为标准,超过者即认为存在振动污染;
    ④振动的“危险阈”,此时振动会使人产生病变。

  • 第14题:

    简述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分类及来源。


    正确答案: 营养素:是指人类通过摄入食物获得其生理和生活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其他膳食成分如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等也有逐渐成为一大类的趋势。
    (1)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前者的主要食物来源有肉、鱼、禽、蛋、奶等,后者主要来源有米、面、玉米、豆及豆制品等。
    (2)脂类:来源于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前者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的油脂、肥肉及奶油等,后者主要来源有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茶油、椰子油等。
    (3)碳水化合物:来源于粮谷类、薯类、豆类等食物。
    (4)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后者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粮谷类食物。
    (5)无机盐: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来源于各类食物。
    (6)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及粗粮等。

  • 第15题:

    人体的平衡感受器位于小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简述前庭蜗器感受器名称


    正确答案: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静止的位置及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壶腹嵴: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螺旋器(器):听觉感受器

  • 第17题:

    简述位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正确答案:椭圆囊斑(椭圆囊壁)和球囊斑(球囊壁),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刺激壶腹嵴,位于膜壶腹内,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刺激。

  • 第18题:

    痛觉感受器分类中,“疼痛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包括()

    • A、Merkel盘
    • B、Krause小体
    • C、Ruffini终端
    • D、Meissner小体
    • E、A和C类纤维的神经末梢

    正确答案:E

  • 第19题:

    简述微波干燥组成及设备分类,简述微波炉结构及炉门防止漏波措施。微波对人体危害及其防护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微波设备主要由微波电源、微波发生器、连接波导,加热器及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在微波干燥系统中,微波加热器是主要设备之一,其它还有如磁控管、功率监视器、匹配器等。
    1、电极板间加热干燥设备
    2、箱式微波炉加热干燥设备
    3、波导管加热干燥设备
    微波炉:
    它是利用驻波场的微波加热干燥设备。它的结构由矩形谐振腔、输入波导、反射板、搅拌器等组成。 谐振腔是由金属构成矩形的中空六面体,其中一面装有反射板和搅拌器,还有一面装有支承加热物料的低损耗介质组成的底板,在其它面上(箱壁上)开有炉门和排湿孔;
    如果用于连续生产的加热设备,则在对应的两侧底边还开有长方形孔(通道),以便传送带和加工物品连续运行由此通过。
    防止炉门泄漏的措施
    A.炉门和炉框具有良好的接触
    B.扼流结构
    C.电波吸收材料

  • 第20题:

    单选题
    人体痛觉感觉器的分类,下面哪组是正确的()
    A

    体表痛觉感受器、躯干痛觉感受器、内脏痛觉感受器

    B

    体表痛觉感受器、躯干痛觉感受器、关节痛觉感受器

    C

    体表痛觉感受器、关节痛觉感受器、内脏痛觉感受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的部位和功能。

    正确答案: 化学感受器感受血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存在于主动脉弓凹侧下方的主动脉小球和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后方的颈动脉小球;压力感受器感受血压的变化,存在于主动脉弓壁内和颈总动脉末端或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血管壁内的颈动脉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振动的劳动保护标准按振动强弱对人体影响的分类。

    正确答案: ①振动的“感觉阈”,人体刚刚能够感觉到振动,对人体无影响;
    ②振动的“不舒服阈”,使人感到不舒服;
    ③振动的“疲劳阈”,使人感到疲劳,工作效率降低。工况下以此阈为标准,超过者即认为存在振动污染;
    ④振动的“危险阈”,此时振动会使人产生病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感受器的分类。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