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白细胞出现的情况是

    A、白细胞减少

    B、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C、白细胞增多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外周血5叶核中性粒细胞大于

    A.0.01

    B.0.02

    C.0.03

    D.0.04

    E.0.05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

  • 第4题:

    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多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如白细胞数正常或减低称为退行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伤寒等。核左移按杆状核多少分为轻度(>5%)、中度(>10%)和重度(>25%)3级,其与感染严重程度和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
    (2)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三叶核者增多,且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为预后不良之兆,但在炎症恢复期亦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 第5题:

    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

    • A、机体抵抗力突然增强
    • B、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C、预后良好
    • D、预后不良
    • E、没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形态异常,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
    核右移: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为预后不良之兆。但在疾病恢复期亦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 第7题:

    何谓症?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2.症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 第8题:

    何谓“中凹卧位”?适用于什么情况?有可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中凹卧位:将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抬高下肢20—30°适用于休克病人。
    临床意义:抬高头胸部,使隔肌下降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 第9题:

    问答题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及核右移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2)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 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2)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巯嘌呤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谓恶色?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病人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其病难治,预后较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核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增高称为再生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造血和释放能力旺盛,机体抵抗力强,多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和急性失血。如白细胞数正常或减低称为退行性核左移,表示骨髓释放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差,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伤寒等。核左移按杆状核多少分为轻度(>5%)、中度(>10%)和重度(>25%)3级,其与感染严重程度和机体抵抗力密切相关。
    (2)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三叶核者增多,且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为预后不良之兆,但在炎症恢复期亦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量增多称为

    A.Auer小体

    B.Dohle小体

    C.异型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
    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恶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为预后不良之兆。但在疾病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 第15题: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外周血中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形态异常,常见于各种感染、白血病、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

  • 第16题:

    外周血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其临床意义为()

    • A、巨幼红细胞贫血
    • B、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C、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 D、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则表示预后不良
    • E、为造血功能减退的表现

    正确答案:A,C,D,E

  • 第17题:

    简述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2)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巯嘌呤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 第18题:

    何谓负性心尖搏动,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常见于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右室明显肥大导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亦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 第19题: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及核右移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1)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2)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 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嗜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包括原始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核左移的粒细胞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形态异常,常见于各种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白血病,也可见于急性中毒和急性溶血。
    核右移:正常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称核右移。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抗代谢药物应用后。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为预后不良之兆。但在疾病恢复期亦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何谓负性心尖搏动,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常见于粘连性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右室明显肥大导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亦可出现负性心尖搏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
    A

    中性粒细胞出现杆状核比例增高

    B

    中性粒细胞出现细胞核位置偏右

    C

    中性粒细胞出现5叶核以上的细胞比例增高大于3%

    D

    中性粒细胞出现大量幼稚细胞

    E

    中性粒胞浆出现包涵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正常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胞核以3叶为主,若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之后。在炎症恢复期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是正常现象;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 第23题:

    多选题
    外周血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其临床意义为()
    A

    巨幼红细胞贫血

    B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C

    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D

    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则表示预后不良

    E

    为造血功能减退的表现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