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
第1题:
第2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①黎庶②苍生③优伶④氓
第3题: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第4题: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黔首”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5题: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是知也”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第6题: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句中的词性不同?()
第7题:
以下不含"百姓、众生"义的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百姓
黎民
黔首
庶人
第10题:
保我黎烝,介乎寿考中的黎烝
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中的多瘠
大庇苍生,普济黔首中的黔首
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兆庶
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中的蒸人
第11题:
第12题:
二竖
蒸人
含灵
苍生
黔首
第13题:
翻译: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
第14题:
令黔首自实田
第15题:
《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
第16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第17题:
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
第18题:
“之”的意义: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第19题:
成败之机,在乎今日。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其孰能讥之乎?
之二虫,又何知?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先王
百家
黔首
于是
第23题:
鄙人
苍生
平民
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