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汉书·艺文志序》一文可知,西汉奉诏整理古代书籍的总负责人先后”相关问题
  • 第1题: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出自()

    A、《文心雕龙·原道》

    B、《文心雕龙·序志》

    C、《文心雕龙·宗经》

    D、《汉书·艺文志》


    答案:B

  • 第2题:

    据《(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西汉成帝时,奉诏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侍医()。


    正确答案:李柱国

  • 第3题:

    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 A、“奉诏四条察州”
    • B、“奉诏五条察州”
    • C、“奉诏六条察州”
    • D、“奉诏七条察州”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成帝时,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

    • A、刘向
    • B、刘歆
    • C、陈农
    • D、李柱国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据《(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西汉的刘歆汇总群书编写了我国最早的目录文献()。


    正确答案:《七略》

  • 第6题:

    《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一文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中的《汉元嘉三年三月壬寅诏书》,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如下特点:
    (1)据汉末蔡邕《独断》一书记载,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及用语格式有三类:一是皇帝主动下诏,其格式为:首称由“告”字后跟承诏官的衔、名组成,中间述诏书正文,末尾多用“如故事”字样收笔。二是奏下诏书。即:臣下的奏请,由尚书令奏对,皇帝如批准,答“可”字,然后由尚书令在“可”字前加书“制日”字样,表示其后的“可”字为皇帝批准之语,若将之下于某官,也称诏书。三是奏拟诏书,即臣下的奏请,尚书令奏对后,皇帝未画“可”字,由尚书令批“已奏”二字,并据奏对时皇帝所授精神起草诏书。首称格式为:写奏对并负责草诏官之衔名,接写“下所当至”语式。再接写所草诏书正文,结末书“如诏书”字样。本文诏书从形成途径上属第二类“奏下诏书”,从用语格式上说,与蔡邕所述二、三两类基本吻合,只是奏对者不是尚书令,而是司徒、司空。
    (2)详于奏对经过,疏于对实际下发诏书内容的核准。这反映了汉代诏书形成途径的又一特色。以本文中诏书为例,前半部分为奏对之文,其首称、末称格式,除将“昧死”字样改为“稽首”外,均与西汉奏文格式相吻合,其正文反映了奏对的过程;后半部分为奏对人起草的复文,显然未再履行由皇帝批准的手续。这就容易出现后半部分内容可能会溢出奏对精神之外的漏洞,给权臣上、下其手,开了方便之门。

  • 第7题:

    《汉书·艺文志》


    正确答案: 东汉班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删取其要”,编成《汉书·艺文志》。首创在正史中修《艺文志》,使《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成为史书的组成部分。开创“史志目录”。

  • 第8题:

    以下含有“简称词语”的句子是()

    • A、予幼嗜岐黄家言,读书自《灵》、《素》、《难经》而下,旁及《道藏》、《石室》(《串雅·序》)
    • B、故鸿宝金匮、青囊绿帙,往往而有(《外台秘要·序》)
    • C、《周礼》分医为四,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串雅·序》)
    • D、《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类经》序)
    • E、故《春秋》分为五(《汉书·艺文志》序)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成帝时,负责校勘医书的人是()
    A

    刘向

    B

    刘歆

    C

    陈农

    D

    李柱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一文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鲁相平奉诏选补孔和为孔庙百石卒史状》中的《汉元嘉三年三月壬寅诏书》,在反映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和用语格式上有如下特点:
    (1)据汉末蔡邕《独断》一书记载,汉代诏书形成途径及用语格式有三类:一是皇帝主动下诏,其格式为:首称由“告”字后跟承诏官的衔、名组成,中间述诏书正文,末尾多用“如故事”字样收笔。二是奏下诏书。即:臣下的奏请,由尚书令奏对,皇帝如批准,答“可”字,然后由尚书令在“可”字前加书“制日”字样,表示其后的“可”字为皇帝批准之语,若将之下于某官,也称诏书。三是奏拟诏书,即臣下的奏请,尚书令奏对后,皇帝未画“可”字,由尚书令批“已奏”二字,并据奏对时皇帝所授精神起草诏书。首称格式为:写奏对并负责草诏官之衔名,接写“下所当至”语式。再接写所草诏书正文,结末书“如诏书”字样。本文诏书从形成途径上属第二类“奏下诏书”,从用语格式上说,与蔡邕所述二、三两类基本吻合,只是奏对者不是尚书令,而是司徒、司空。
    (2)详于奏对经过,疏于对实际下发诏书内容的核准。这反映了汉代诏书形成途径的又一特色。以本文中诏书为例,前半部分为奏对之文,其首称、末称格式,除将“昧死”字样改为“稽首”外,均与西汉奏文格式相吻合,其正文反映了奏对的过程;后半部分为奏对人起草的复文,显然未再履行由皇帝批准的手续。这就容易出现后半部分内容可能会溢出奏对精神之外的漏洞,给权臣上、下其手,开了方便之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李斯在统一文字的时候,写下的《仓颉篇》,它记载在()
    A

    《谏逐客书》

    B

    《汉书•艺文志》

    C

    《后汉书》

    D

    《陈情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从《汉书艺文志序》可知,西汉曾组织人力系统地整理古代书籍,先后全面负责这一工作的是()
    A

    刘向和刘歆

    B

    刘向和陈农

    C

    任宏和陈农

    D

    刘歆和李柱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谈谈你对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认识。


    参考答案: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基本上沿袭《史记》的体例,内容上汉高祖至汉武帝一段,也多直接取资于《史记》。但是《汉书•艺文志》以记载一个朝代为主,开创了断代为史的先例,又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文》《地理》《五行》《刑法》四志,扩大了史书容纳史料的范围。
    《汉书•艺文志》包含了《七略》《别录》,但在原有基础上从篇章结构上做了调整、对原文有所增补和删改、对《七略》的文辞上有所斟酌和改动,所以《艺文志》无论在篇章结构、序文和书目的结合、分类的合理性等方面,都较《七略》有明显的进步。《汉书艺文志》还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图书分类目录,它在历史文献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 第14题:

    谈谈你对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认识。


    正确答案: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基本上沿袭《史记》的体例,内容上汉高祖至汉武帝一段,也多直接取资于《史记》。但是《汉书•艺文志》以记载一个朝代为主,开创了断代为史的先例,又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艺文》《地理》《五行》《刑法》四志,扩大了史书容纳史料的范围。
    《汉书•艺文志》包含了《七略》《别录》,但在原有基础上从篇章结构上做了调整、对原文有所增补和删改、对《七略》的文辞上有所斟酌和改动,所以《艺文志》无论在篇章结构、序文和书目的结合、分类的合理性等方面,都较《七略》有明显的进步。《汉书艺文志》还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文志”的先例,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图书分类目录,它在历史文献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 第15题:

    李斯在统一文字的时候,写下的《仓颉篇》,它记载在()

    • A、《谏逐客书》
    • B、《汉书•艺文志》
    • C、《后汉书》
    • D、《陈情表》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汉书·艺文志序》一文中,《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


    正确答案:房中、神仙

  • 第17题:

    从《汉书·艺文志》序一文可知,西汉时奉诏整理古籍的总负责人先后是()选项:

    • A、陈农
    • B、刘向
    • C、任宏
    • D、尹咸
    • E、刘歆

    正确答案:B,E

  • 第18题: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史记》
    • B、《资治通鉴》
    • C、《汉书·艺文志》
    • D、《新唐书》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汉代校理和注释楚辞的著名著作有()

    • A、刘向的《楚辞》
    • B、《汉书·艺文志》
    • C、班固的《离骚序》
    • D、王逸的《楚辞章句》
    • E、淮南王刘安的《离骚传》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单选题
    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
    A

    “奉诏四条察州”

    B

    “奉诏五条察州”

    C

    “奉诏六条察州”

    D

    “奉诏七条察州”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专著是()。
    A

    《七略》

    B

    《四库全书总目》

    C

    《汉书·艺文志》

    D

    《崇文总目》

    E

    《中国医籍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艺文志》始见于______。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论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艺文志》始见于班固《汉书》,删定刘歆《七略》而成,为后代正史艺文志的“始祖”。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汉书·艺文志》

    正确答案: 刘歆校订图籍完毕后,总群书而成《七略》,即为群书之总目。“七略”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诸书之总要,余六略为图籍分类,此为最早之分类总目。刘氏父子整理图籍,具体做了九项工作: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评述内容、叙述源流、分类编目。为古典文献目录学奠定了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基础。班固在《七略》的基础上编成《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但略去了流变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