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中,“厘”之义为()
第1题:
在"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中,"诸"之义为( )
A、之
B、之于
C、于
D、之乎
第2题:
在"邦之有疾病者"中,"邦"之义为( )
A、助
B、家
C、境
D、国
第3题:
在"于诸家方论,则靡所不通"中,"靡"之义为( )
A、通"糜"
B、通"痱"
C、不要什么
D、没有什么
第4题:
在"至其统论诸药"中,"至"之义为( )
A、到
B、等到
C、至于
D、以及
第5题:
在"僭肆删述"中,"僭"之义为( )
A、同"潜"
B、同"借"
C、不自量力
D、超越本分
第6题:
在"即授以刘、张、李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中,"敷扬"之义为( )
A、广布发扬
B、敷陈发扬
C、陈述发挥
D、全面发扬
第7题:
在"今则遍寻诸家,有增损不同者,各显注于方下,庶后人用之,左右逢其源也"中"左右逢源"之义为( )
A、四通八达
B、左右具宜
C、运用方便
D、得心应手
第8题:
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中,“厘”之义为()
第9题:
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遇到同类事物
第10题:
广布长流
陈述发挥
扩充增加
随便对付
第11题:
广布发扬
敷陈发扬
陈述发挥
全面发扬
第12题:
整理
编写
探求
研究
第13题:
在"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中,"向"之义为( )
A、如果
B、接近
C、全部
D、由此识彼
第14题:
在"诸气喷郁,皆属于肺"中,"喷郁"之义为( )
A、膨胀
B、满闷
C、喷出
D、忧郁
第15题:
在"凡子、史、经、传、声韻、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中,"传"之义为( )
A、人物传记
B、传闻佚事
C、训诂著作
D、解释儒家经书的著作
第16题:
在"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中,"述"之义为( )
A、叙述
B、遵循
C、介绍
D、继承
第17题:
在"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中,"僭"之义为( )
A、借用
B、潜藏
C、越分
D、冒名
第18题:
在"诸岐黄家目憆心骇"中,"岐黄家"是指( )
A、岐伯黄帝家
B、官员贵族家
C、医务官员家
D、医家
第19题:
在“诸岐黄家目憆心骇”中,“憆”之义为()
第20题:
睁大眼睛的样子
怒目圆睁的样子
瞪眼直视的样子
心悦诚服的样子
第21题:
通糜
通痱
不要什么
没有什么
第22题:
借用
潜藏
越分
冒名
第23题:
如果
接近
全部
由此识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