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心梗和病死率增加直接有关的瓣膜病是()。
第1题:
围手术期降低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术野环境,减少输血,使手术期的安全性增加。
第2题:
对于围术期药物治疗,《2007年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中的建议不包括()。
第3题:
男性,68岁,因跛行1年,活动能力受限,拟行主动脉-双股动脉搭桥手术。既往6年前心梗,之后间断心绞痛发作。糖尿病,高脂血症。目前使用药物:阿司匹林、长效硝酸酯类药、降糖药、低分子肝素。该患者拟行手术及围术期心血管风险为()。
第4题:
关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预防和治疗。正确的是()。
第5题:
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心梗和病死率增加直接有关的瓣膜病是()。
第6题:
高危手术,围术期心血管意外风险≥10%
高危手术,围术期心血管意外风险≥5%
中危手术,围术期心血管意外风险≥10%
中危手术,围术期心血管意外风险≥5%
低危手术,围术期心血管意外风险≥10%
低危手术,围术期心血管意外风险≥5%
第7题:
第8题: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心肌病
血容量不足
贫血
第9题:
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是为了增加患者的手术(),预防和减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第10题: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11题:
围术期心梗最好发于()
第12题:
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是()。
第13题: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血管手术时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第14题: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15题: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维持围手术期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控制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
增加前负荷
降低后负荷:血管扩张药
第16题:
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应持续使用
围术期他汀类药物应持续应用
围术期可以用α2受体激动剂控制高血压
围术期钙通道阻滞剂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对于高度怀疑心肌缺血的患者,围术期应预防性应用硝酸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