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为提高菌痢粪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B、厌氧培养C、及时送检D、取黏液脓血便E、标本应新鲜

题目

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为提高菌痢粪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
  • B、厌氧培养
  • C、及时送检
  • D、取黏液脓血便
  • E、标本应新鲜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为提高菌痢粪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B、厌氧培养C、及时送检D、取黏液脓血便E、标本应新鲜”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除外

    A.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B.连续多次培养
    C.标本应新鲜
    D.可与小便混合
    E.尽量在应用抗菌素药物前进行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的事项有()

    • A、标本应及时送检
    • B、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 C、可与小便混合
    • D、连续多次培养
    • E、在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正确答案:A,B,D,E

  • 第3题:

    章某,男,18岁,学生。突发高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20次以上,为黏液血样便。身体评估:体温39.9℃,无皮疹,心率96次/分,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白细胞12.6×109/L,红细胞4.4×1012/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17%,单核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1%。发病前1天曾在小食店进餐。对本例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血培养
    • B、粪便培养
    • C、尿培养
    • D、便检查寄生虫卵
    • E、便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患儿女,5岁,因“持续高热2d”来诊。夏季发病,伴头痛,呕吐数次,抽搐1次,精神差。查体:T40℃;嗜睡;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血常规:WBC17.0×109/L,N0.75;脑脊液:无色透明,有核细胞80×106/L。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检查是()

    • A、血细菌培养
    • B、血、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
    • C、粪细菌培养
    • D、脑脊液细菌培养
    • E、颅脑CT或MRI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女,18岁,学生,突然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20次以上、解粘冻样便。体检发现体温39.6℃,无皮疹,心率每分钟96次,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周围血液RBC4.4×1012/L,WBC12.5×109/L,N0.80,L0.17,M0.02,E0.01。发病前1天曾在小食店进餐。对本例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 A、血液培养细菌
    • B、大便培养致病菌
    • C、大便培养霍乱弧菌
    • D、粪便镜检寄生虫卵
    • E、粪便镜检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除外()

    • A、尽量在应用抗菌素药物前进行
    • B、标本应新鲜
    • C、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 D、连续多次培养
    • E、可与小便混合

    正确答案:E

  • 第7题:

    单选题
    女,18岁,学生,突然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纳减退、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20次以上、解粘冻样便。体检发现体温39.6℃,无皮疹,心率每分钟96次,肝脾肋下无扪及,腹软,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周围血液RBC4.4×1012/L,WBC12.5×109/L,N0.80,L0.17,M0.02,E0.01。发病前1天曾在小食店进餐。对本例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A

    血液培养细菌

    B

    大便培养致病菌

    C

    大便培养霍乱弧菌

    D

    粪便镜检寄生虫卵

    E

    粪便镜检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女,5岁,因“持续高热2d”来诊。夏季发病,伴头痛,呕吐数次,抽搐1次,精神差。查体:T40℃;嗜睡;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血常规:WBC17.0×109/L,N0.75;脑脊液:无色透明,有核细胞80×106/L。可作为确诊依据的检查是()
    A

    血细菌培养

    B

    血、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

    C

    粪细菌培养

    D

    脑脊液细菌培养

    E

    颅脑CT或MRI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除外()
    A

    尽量在应用抗菌素药物前进行

    B

    标本应新鲜

    C

    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D

    连续多次培养

    E

    可与小便混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19岁,学生,广东三水人,因“上腹痛、腹泻1周”来诊。近1周右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不振、疲乏,排粪3~6次/d,稀粪,无脓血,无发热、畏寒。发病前曾食生鱼3次。查体: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RBC5.2×1012/L,WBC9.1×109/L,N0.61,L0.21,E0.17,M0.02,PLT215.2×109/L;ALT80U/L。肝B型超声:左肝内小胆管扩张。对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粪一般细菌培养

    B

    粪霍乱弧菌培养

    C

    粪致病菌培养

    D

    粪镜检找寄生虫卵

    E

    直肠组织活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26岁,因“畏寒、发热2d”来诊。患者9d前可疑被“草蜱”咬伤后,局部有红肿、发痒等症状,7d后出现畏寒、发热、恶心、食欲减退、腹泻(黄色水样粪),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乏力。血常规:Hb110g/L,RBC3.46×1012/L,WBC3.3×109/L,N0.29,L0.20,PLT18×109/L。单份血清抗体1︰64,并检出粒细胞内包涵体。 首选的抗生素是()
    A

    四环素

    B

    喹诺酮类

    C

    利福平

    D

    磺胺类

    E

    强力霉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最需要的治疗措施是()
    A

    快速静脉补液

    B

    口服阿司匹林

    C

    口服氧氟沙星

    D

    消化道隔离

    E

    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46岁,与朋友聚餐后次日水样腹泻(6~8次/d),伴下腹痉挛性疼痛,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38.9℃),在当地县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即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5d后出现黏液血便(8~12次/d),伴腹胀,仍然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下一步该患者最合理的处理是()(提示:血压:120/60mmHg,心率:90次/min;肠鸣音:8~10次/min;WBC14×109/L,Hb100g/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

    • A、粪细菌培养
    • B、血培养
    • C、腹部X线平片
    • D、腹部CT
    • E、结肠镜
    • F、输血并更换抗生素
    • G、粪找阿米巴滋养体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最需要的治疗措施是()

    • A、快速静脉补液
    • B、口服阿司匹林
    • C、口服氧氟沙星
    • D、消化道隔离
    • E、物理降温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患者女,19岁,学生,广东三水人,因“上腹痛、腹泻1周”来诊。近1周右上腹隐痛、腹泻、食欲不振、疲乏,排粪3~6次/d,稀粪,无脓血,无发热、畏寒。发病前曾食生鱼3次。查体: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RBC5.2×1012/L,WBC9.1×109/L,N0.61,L0.21,E0.17,M0.02,PLT215.2×109/L;ALT80U/L。肝B型超声:左肝内小胆管扩张。对诊断有较大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 A、粪一般细菌培养
    • B、粪霍乱弧菌培养
    • C、粪致病菌培养
    • D、粪镜检找寄生虫卵
    • E、直肠组织活检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患儿女,3岁,因“发热伴腹泻6d”来诊。查体:T39℃,P130次/min,R23次/min;皮肤弹性好,无脱水征;心、肺(-);肝肋下3cm,脾肋下2cm。血常规:WBC5.6×109/L,N0.32,L0.68。对确诊帮助最大的检查是()

    • A、血细菌培养
    • B、粪细菌培养
    • C、胸部CT
    • D、肝功能
    • E、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 A、血细菌培养
    • B、粪培养出致病菌
    • C、粪培养出霍乱弧菌
    • D、粪镜检出阿米巴滋养体
    • E、粪镜检出寄生虫卵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为提高粪便培养阳性率,需注意()

    • A、应用抗生素之前取材
    • B、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部分
    • C、标本保温及时送检
    • D、连续多次培养
    • E、根据可疑致病菌选用相应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单选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但不包括(  )。
    A

    尽量在应用抗菌素药物前进行

    B

    标本应新鲜

    C

    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D

    连续多次培养

    E

    可与小便混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应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取新鲜、带有脓血或黏液部分的大便,在床边接种或及时送实验室,且应反复多次送检,一般应连续送检3次。阳性时应常规进行药敏试验以供抗菌治疗时参考。

  • 第20题:

    多选题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的事项有()
    A

    标本应及时送检

    B

    取脓血及黏液部分

    C

    可与小便混合

    D

    连续多次培养

    E

    在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15岁,因“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泻2d”来诊。每天排粪20次以上。发病前1d曾在小店进食。查体:T39.6℃,HR96次/min。血常规:RBC4.4×109/L,WBC12.5×109/L。最具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

    血细菌培养

    B

    粪培养出致病菌

    C

    粪培养出霍乱弧菌

    D

    粪镜检出阿米巴滋养体

    E

    粪镜检出寄生虫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儿女,3岁,因“发热伴腹泻6d”来诊。查体:T39℃,P130次/min,R23次/min;皮肤弹性好,无脱水征;心、肺(-);肝肋下3cm,脾肋下2cm。血常规:WBC5.6×109/L,N0.32,L0.68。对确诊帮助最大的检查是()
    A

    血细菌培养

    B

    粪细菌培养

    C

    胸部CT

    D

    肝功能

    E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为提高粪便培养阳性率,需注意()
    A

    应用抗生素之前取材

    B

    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部分

    C

    标本保温及时送检

    D

    连续多次培养

    E

    根据可疑致病菌选用相应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正确答案: B,A
    解析: 为提高粪便培养阳性率,需注意应用抗生素之前取材、取新鲜粪便的黏液脓血部分、标本保温及时送检、连续多次培养、根据可疑致病菌选用相应培养基和培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