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该病病程一般为().A、1~2周B、3~4周C、5~6周D、7~8周E、9~10周

题目

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该病病程一般为().

  • A、1~2周
  • B、3~4周
  • C、5~6周
  • D、7~8周
  • E、9~10周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10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天,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 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肌痉挛,病人神志清楚,不发热。
    该病属于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答案:A
    解析:
    ①伤后10天出现张口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轻微刺激可诱发肌痉挛,可诊断为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 的梭状芽胞杆菌,是厌氧菌,只能在狭深伤口的无氧环境中繁殖生长。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梭菌的芽 胞发育成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引起病人产生 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见,破伤风是一种毒血症。②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在肌紧张性收缩 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若呼吸肌、膈肌受累,则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因此本病对机体威胁最大的是 持续的呼吸肌痉挛。尽管持续性肌痉挛可导致肌肉断裂、骨折等并发症,但都不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 第2题:

    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该病致病菌属于().

    • A、革兰染色阴性埃希杆菌
    • 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
    • C、革兰染色阴性变形杆菌
    • D、革兰染色阳性梭菌
    • E、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梭菌

    正确答案:E

  • 第3题:

    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该病诊断为().

    • A、气性坏疽
    • B、化脓性脑膜炎
    • C、破伤风
    • D、狂犬病
    • E、癔病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单选题
    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是().
    A

    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

    B

    中和游离毒素

    C

    控制和解除痉挛

    D

    保持呼吸道通畅

    E

    防治并发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患者,女,9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周,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上述症状,病人神志清楚,不发热。该病属于()。

    • A、毒血症
    • B、菌血症
    • C、败血症
    • D、脓血症
    • E、脓毒血症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该病病程一般为().

    • A、1~2周
    • B、3~4周
    • C、5~6周
    • D、7~8周
    • E、9~10周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男性,25岁。右足底放钦铸钉例伤10d后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每次发作数秒钟。当声响及触碰病人时均可诱发以上症状,发作间隙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但病人神志一直清楚,不发热。预防该病发生的关键是().

    • A、早期彻底清创,改善局部循环
    • B、中和游离毒素
    • C、控制和解除痉挛
    • D、保持呼吸道通畅
    • E、防治并发症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