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对社区服刑人员在规定期间内禁止从事的特定活动、禁止出入特定区域、场所、禁止接触特定人。
更多““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实行社区矫正。而对假释犯,必须实行社区矫正
    • B、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同时适用相关禁止令
    • C、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但对假释犯,则不能适用禁止令
    • D、在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时,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

    正确答案:A,B

  • 第2题:

    人民法院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被告人宣告禁止令的,应当以哪种方式予以宣告?


    正确答案:应当在裁判文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

  • 第3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禁止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 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 第4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几个月?


    正确答案: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

  • 第5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几个月?

    正确答案: 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几个月?

    正确答案: 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令的执行期限,是从哪天算起?

    正确答案: 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一类或几类人员。下列关于禁止接触特定人员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6年真题]
    A

    禁止接触同案犯

    B

    禁止接触犯罪人近亲属

    C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D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E

    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根据《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①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②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③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④禁止接触同案犯。⑤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实行社区矫正。而对假释犯,必须实行社区矫正

    B

    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同时适用相关禁止令

    C

    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但对假释犯,则不能适用禁止令

    D

    在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时,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即对这三种非监禁犯,均应当适用社区矫正。故A项错误。
    虽然管制犯、缓刑犯和假释犯依法要实行社区矫正.但并非意味对这三种犯罪分子都一样能适用禁止令。只有缓刑犯和管制犯才能适用相关禁止令,而《刑法修正案(八)》并未规定对假释犯适用禁止令,因为假释的目的是缓解长期监禁所造成的监狱化、促进其再社会化,若对其适用禁止令则显然与假释的目的背道而驰。故B项错误而c项正确。
    禁止令具体有三项内容,即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禁止犯罪分子进入特定区域与场所、禁止犯罪分子接触特定的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三项应根据具体案情,有针对性地适用,如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故D项正确。

  • 第10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令由哪个部门负责执行?

    正确答案: 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的特定活动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二)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三)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四)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五)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的特定人员有哪几类?

    正确答案: (一)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二)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三)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四)禁止接触同案犯;
    (五)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几个月?


    正确答案: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

  • 第14题:

    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个月。

    • A、一、二
    • B、二、三
    • C、三、二
    • D、二、一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哪个部门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 第16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的特定活动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二)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三)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四)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五)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 第17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禁止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 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对宣吿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禁止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禁止令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B

    人民法院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社区矫正机构依法行处罚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缓刑

    E

    宣吿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人民法院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被告人宣告禁止令的,应当以哪种方式予以宣告?

    正确答案: 应当在裁判文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
    A

    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B

    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

    C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D

    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E

    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社区矫正监督管理,社区矫正人员禁止进入特定场所。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缓刑、假释、减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根据犯罪情况,对判处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同时依法宣告禁止令

    B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假释或者减刑

    C

    有立功表现且年满75周岁的人应当适用减刑

    D

    适用假释、减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

    E

    对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人民法院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宣告禁止令的根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民法院宣告禁止令,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原因、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一贯表现等情况,充分考虑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关联程度,有针对性地决定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一项或者几项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哪个部门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 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