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论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属于柳永在词坛上的贡献的一项是()

    • A、继承民间传统。善于采纳市井新声入词
    • B、内容上的开拓词题材
    • C、创作了大量适合歌唱的慢词
    • D、开创了豪放词派

    正确答案:D

  • 第2题:

    鲁迅对中外文化遗产采取什么态度?试论述鲁迅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贡献。


    正确答案: 鲁迅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虑,特别注意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但作为艺术表现的方法,鲁迅则在提倡现实主义方法的同时,也兼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鲁迅一向认为,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不但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只要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写出成功的作品,对任何表现方法都可以采用“拿来”的办法。鲁迅在这方面的主张以及创作实践,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仍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

  • 第3题:

    说明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创新。


    正确答案: 1.开拓词境是柳永在词的创作上的重要贡献。柳永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2.其词虽也有不少婉约柔靡的闺情之作,但在其留存下来的两百多首词篇里有很多写其人生落破失意与行踪所及的所见所闻,景物形象寥廓高远,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闺阁亭园的狭小空间。
    3.柳永对词境的另一开拓是他用如椽巨笔写都市繁华盛况。柳永长期生活在大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巨大的热情和丰富的体验。在他的笔下,都城汴京是“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降树,鳌山耸、喧天箫鼓。”古城苏州是“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这些描绘,不仅景象雄奇,而且表现出了多彩的市井风情,词境开阔浑厚,令人神往。最能展示柳永描写都市盛境的词自然要数《望海潮》。
    4.柳词意境之创造和开拓,无论对婉约派的秦观,还是对豪放派的苏轼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秦观在言情造境上深得柳词家法做到层层展衍、铺叙有秩。
    综上所述,柳词在词的内容情意及意境开拓上,对婉约派与豪放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没有柳永,无论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不可能蔚然大观,所以,柳永在词境的开拓上是功不可没的。在柳永之后,词的境界则沿着他的开创不断扩大。

  • 第4题:

    柳永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其词多有对都市繁华生活的描写,对自己羁旅行役感受的表达,以及政治上失意后的激愤与颓放的发泄,大大开拓并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及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并使之成熟,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是他对词的发展的一大贡献。柳词以白描见长,多用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音韵谐婉,便于歌唱;语言浅切自然,不避俚俗,同时又不乏文人词的精工雅丽,可谓雅俗兼得,形成真率、明朗的独特风格。柳词在题材、体制及表现手法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其词之俗,更受市民阶层的欢迎,大大促进了词的普及;其词之雅,也更符合封建文人的口味,促进了词的进一步雅化。柳永是宋初成就卓著的大词人,并对宋词及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的分化自他开始。

  • 第5题:

    试论陈维崧词的创作特色和对词坛的贡献。


    正确答案: 陈维崧是清代词人、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他的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他精于用典。这和他熟读史事关系很大,他往往一首词中掺杂着十几个典故,如果不熟悉这些典故的话,就很难理解词中所含的深意。陈维崧曾写过一组汴京怀古的词,调子用的是满江红,共十首。这十首词,结合地理、历史、人物等,用了大量的典故。二是陈维崧词模仿苏轼和辛弃疾,以壮语著称,尤于稼轩为近无论小令长调,多以豪情盛气出之。
    2.对词坛的贡献: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此外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国家兴亡之感。不过他的词豪放有余,沉厚不足,往往剑拔弩张,缺少韵味。陈维崧开创了阳羡词派。阳羡词派的词敢于反映现实,识高胆张,但在清政权加强专制统治后显得不合时宜,故逐渐衰亡。

  • 第6题: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哪些贡献?请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1)创调。顺应民间新声的繁荣,采用新声创制大量的新词调。
    (2)大量写作慢词,改变了小令独占词坛主流的局面。
    (3)丰富了题材内容,扩大了词境,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
    (4)适应词体的新创和内容的扩展,在慢词的写作上发展了铺叙展衍、白描、突出抒情主体等艺术表现方法。
    (5)语言、抒情语调、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 第7题:

    单选题
    不属于柳永在词坛上的贡献的一项是()
    A

    继承民间传统。善于采纳市井新声入词

    B

    内容上的开拓词题材

    C

    创作了大量适合歌唱的慢词

    D

    开创了豪放词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说明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创新。

    正确答案: 1.开拓词境是柳永在词的创作上的重要贡献。柳永冲破了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这就使其词呈现出高远深邃、雄阔浑厚的境界,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2.其词虽也有不少婉约柔靡的闺情之作,但在其留存下来的两百多首词篇里有很多写其人生落破失意与行踪所及的所见所闻,景物形象寥廓高远,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闺阁亭园的狭小空间。
    3.柳永对词境的另一开拓是他用如椽巨笔写都市繁华盛况。柳永长期生活在大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巨大的热情和丰富的体验。在他的笔下,都城汴京是“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燃降树,鳌山耸、喧天箫鼓。”古城苏州是“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这些描绘,不仅景象雄奇,而且表现出了多彩的市井风情,词境开阔浑厚,令人神往。最能展示柳永描写都市盛境的词自然要数《望海潮》。
    4.柳词意境之创造和开拓,无论对婉约派的秦观,还是对豪放派的苏轼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秦观在言情造境上深得柳词家法做到层层展衍、铺叙有秩。
    综上所述,柳词在词的内容情意及意境开拓上,对婉约派与豪放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没有柳永,无论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不可能蔚然大观,所以,柳永在词境的开拓上是功不可没的。在柳永之后,词的境界则沿着他的开创不断扩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以亡国为界明显分为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和艳情,与花间词并无太多不同;后期词多写降宋后的亡国奴生活及情怀。在内容上突破了词只写男女私情的局限,直接写自己的生活,抒发个人的情怀。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词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使词由专为应歌的艳曲向着抒怀言志的方向发展。李煜词在艺术上也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其自然脱俗、风韵天成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王国维说李煜之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柳永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其词多有对都市繁华生活的描写,对自己羁旅行役感受的表达,以及政治上失意后的激愤与颓放的发泄,大大开拓并丰富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及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并使之成熟,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这是他对词的发展的一大贡献。柳词以白描见长,多用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音韵谐婉,便于歌唱;语言浅切自然,不避俚俗,同时又不乏文人词的精工雅丽,可谓雅俗兼得,形成真率、明朗的独特风格。柳词在题材、体制及表现手法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其词之俗,更受市民阶层的欢迎,大大促进了词的普及;其词之雅,也更符合封建文人的口味,促进了词的进一步雅化。柳永是宋初成就卓著的大词人,并对宋词及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的分化自他开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刘天华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刘天华(1895—1932),自幼喜好音乐,后随其兄著名文学家刘半农赴上海进一步学习音乐,1915年在母校常州中学任教时,对民间音乐产生深厚兴趣,此后遍访名师学习民族乐器演奏。同时开始民族器乐曲的创作。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国乐导师。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1927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进行民乐改革为宗旨的“国乐改进社”,与此同时,他还在二胡、琵琶音乐创作和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谱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刘天华一生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三首琵琶曲,以及几十首二胡、琵琶练习曲,丝竹合奏的作品,尤以十首二胡曲流传最广[《悲歌》《良宵》、《月夜》、《病中呤》、《空山鸟语》、《光明行》、《烛影摇红》、《独弦操》、《苦闷之讴》、《闲居呤》],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①刘天华的二胡不仅保持了传统二胡的音乐的特色,而且还在演奏技法、创作思维上大胆借鉴了西方乐器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给传统的二胡音乐带来了新的风格和时代气息。②他的二胡琵琶练习曲是参考了西方的钢琴、小提琴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从而改变了民族乐器口传心授的旧教学方法,使之纳入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③在二胡教学上,他培养了许多二胡演奏名家。形成我国第一个独具风格的二胡学派。④除对二胡乐器进行改进外,还对记谱法,定弦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改进了过去工尺谱缺乏明确节奏的缺点,并开创了运用五线谱来记载民族乐曲和戏曲音乐的试验。⑤为推广二胡音乐,他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二胡,并灌录唱片,在其多方面努力下,终于使历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的二胡,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成为现代民族器乐中重要的独奏乐器。刘天华种种的努力实践,使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创新意义的新路,为我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中争得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为我国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新篇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论述李煜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以及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正确答案: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今存词三十余首。他39岁时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代表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在南唐内外危机深化的过程中,李煜逐渐也感觉到他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因此在部分词里也流露了沉重的哀愁。他的后期词主要写亡国之痛,南唐亡国使他丢掉了小皇帝的宝座,也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这一段由南唐国主转变为囚徒的经历,使他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在词里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
    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是“真”。他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制。这也是他的词能引起后人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是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是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是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
    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其次,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构成了画笔所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都是。另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总之,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柳永在词的内容上的开拓。


    正确答案: 1、其词多描绘青楼市井女性的生活,摹写内心坦率真诚,富于生活气息,表现了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2、柳在入仕前后曾漫游许多地方,可以说落魄与失意相伴一生。他把这些本应入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打入词中,特别是借助景物描写,用凄切的曲调把盛世之中落魄文人的不幸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即所谓“尤工于羁旅行役”(《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
    3、他在词里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柳永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对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成都等地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多有描绘。

  • 第14题:

    试论述李煜的生平与其词风变化的关系,以及他在词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正确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今存词三十余首。他39岁时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代表作有《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等。在南唐内外危机深化的过程中,李煜逐渐也感觉到他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因此在部分词里也流露了沉重的哀愁。他的后期词主要写亡国之痛,南唐亡国使他丢掉了小皇帝的宝座,也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这一段由南唐国主转变为囚徒的经历,使他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在词里倾泻自己的深哀巨痛。
    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是“真”。他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制。这也是他的词能引起后人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李煜词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方面显得很突出:一是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二是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三是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把自身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
    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其次,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构成了画笔所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句都是。另外,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总之,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 第15题: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以亡国为界明显分为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和艳情,与花间词并无太多不同;后期词多写降宋后的亡国奴生活及情怀。在内容上突破了词只写男女私情的局限,直接写自己的生活,抒发个人的情怀。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词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使词由专为应歌的艳曲向着抒怀言志的方向发展。李煜词在艺术上也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其自然脱俗、风韵天成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王国维说李煜之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 第16题: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其俗词上承敦煌词的传统,下启金元散曲谐俗语言风格的开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试论刘天华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刘天华(1895—1932),自幼喜好音乐,后随其兄著名文学家刘半农赴上海进一步学习音乐,1915年在母校常州中学任教时,对民间音乐产生深厚兴趣,此后遍访名师学习民族乐器演奏。同时开始民族器乐曲的创作。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国乐导师。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1927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进行民乐改革为宗旨的“国乐改进社”,与此同时,他还在二胡、琵琶音乐创作和演奏,以及乐器改革,传统音乐记谱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刘天华一生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三首琵琶曲,以及几十首二胡、琵琶练习曲,丝竹合奏的作品,尤以十首二胡曲流传最广[《悲歌》《良宵》、《月夜》、《病中呤》、《空山鸟语》、《光明行》、《烛影摇红》、《独弦操》、《苦闷之讴》、《闲居呤》],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①刘天华的二胡不仅保持了传统二胡的音乐的特色,而且还在演奏技法、创作思维上大胆借鉴了西方乐器和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给传统的二胡音乐带来了新的风格和时代气息。②他的二胡琵琶练习曲是参考了西方的钢琴、小提琴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从而改变了民族乐器口传心授的旧教学方法,使之纳入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③在二胡教学上,他培养了许多二胡演奏名家。形成我国第一个独具风格的二胡学派。④除对二胡乐器进行改进外,还对记谱法,定弦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改进了过去工尺谱缺乏明确节奏的缺点,并开创了运用五线谱来记载民族乐曲和戏曲音乐的试验。⑤为推广二胡音乐,他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奏二胡,并灌录唱片,在其多方面努力下,终于使历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的二胡,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成为现代民族器乐中重要的独奏乐器。刘天华种种的努力实践,使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创新意义的新路,为我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中争得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为我国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新篇章。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论陈维崧词的创作特色和对词坛的贡献。

    正确答案: 陈维崧是清代词人、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他的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他精于用典。这和他熟读史事关系很大,他往往一首词中掺杂着十几个典故,如果不熟悉这些典故的话,就很难理解词中所含的深意。陈维崧曾写过一组汴京怀古的词,调子用的是满江红,共十首。这十首词,结合地理、历史、人物等,用了大量的典故。二是陈维崧词模仿苏轼和辛弃疾,以壮语著称,尤于稼轩为近无论小令长调,多以豪情盛气出之。
    2.对词坛的贡献: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1600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此外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国家兴亡之感。不过他的词豪放有余,沉厚不足,往往剑拔弩张,缺少韵味。陈维崧开创了阳羡词派。阳羡词派的词敢于反映现实,识高胆张,但在清政权加强专制统治后显得不合时宜,故逐渐衰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哪些贡献?请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创调。顺应民间新声的繁荣,采用新声创制大量的新词调。
    (2)大量写作慢词,改变了小令独占词坛主流的局面。
    (3)丰富了题材内容,扩大了词境,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
    (4)适应词体的新创和内容的扩展,在慢词的写作上发展了铺叙展衍、白描、突出抒情主体等艺术表现方法。
    (5)语言、抒情语调、结构等方面的创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述三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及其诗风差异。

    正确答案: “三曹”指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曹操以相王之尊,爱好文学,延揽文士,为建安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其次,曹操开学习乐府的风气。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富于创新精神。曹操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所以胡应麟说曹操《短歌行》等诗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再次,他多以四言诗写汉末动乱,抒发理想和壮志,就艺术形式而言,曹操的四言诗也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诗体注入了活力,使四言诗重放光辉,开创“建安风骨”新诗风。此外,曹操还开创了清峻、通脱的散文新风气。
    曹丕是建安文学的组织者与倡导者,他留守邺城时,常与文士们相聚宴游,诗酒竞豪。曹丕与这些文人诗酒唱和,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已具备了文人集团的性质。其次,他的《典论·论文》开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自觉的先声,是在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再次,他对古代七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曹植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首先,他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推动了建安风骨的形成。其次,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诗人。他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再次,他注意诗的词彩美和气韵美。钟嵘在《诗品》中评价他的诗说:“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此外,曹植也是建安文学的积极推动者。
    在诗风上,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的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占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总体说来,三曹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1)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3)“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4)苏轼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也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论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3)铺叙与白描;
    (4)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其俗词上承敦煌词的传统,下启金元散曲谐俗语言风格的开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