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七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对“七子”思想所属及其作品概括正确的是:()
第1题:
先秦时期,姓和氏往往区别分明,那么春秋战国时楚国国君的姓和氏分别是()。
第2题:
王粲是建安七子辞赋之冠,其辞赋代表作《登楼赋》:“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中的“陶”指的是先秦的哪个名人?
第3题:
古代所说的“百家争鸣”时期指的是哪个时期?()
第4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第5题:
中国哲学发端于先秦,尤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为主。
第6题: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于成熟阶段是()。
第7题:
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第8题:
建安七子指哪七个人?
第9题:
早在先秦时期(指春秋战国时期)便有点唇的风俗。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论语》、孟子《孟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墨子》、庄子《南华经》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道德经》、荀子《荀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韩非子》、荀子《荀子》
第13题:
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第14题:
“亚圣”指的是哪位先秦思想家?()
第15题:
孔融是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父亲。
第16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第17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是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第18题:
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第19题:
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景象。成为学术自由的黄金时期()
第20题:
春秋战国时期怎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21题:
南宋时期
三国时期
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