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有一首偈子,内容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概意思是()
第1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句偈语是谁写的?
第2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第3题:
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第4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道出了最为彻底的()佛教精神,即完全的空。
第5题:
诡辩论
主观唯心论
客观唯心论
相对论
第6题:
修禅应该保持服饰的洁净
修禅应该清除内心的杂念
修禅之处应该在菩提树下
修禅应该保持环境的卫生
第7题:
第8题:
惠能
神秀
弘忍
惠顺
第9题:
神秀
慧能
僧璨
道信
第10题:
弘忍
神秀
道信
慧能
第11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第12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佛家俚语的观点属于()
第13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的作者为()。
第14题:
弘忍
神秀
道信
慧能
第15题:
慧能
慧可
神秀
弘忍
第16题: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以铜为鉴,可照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第17题:
修禅应该远离镜台
修禅应该心不染尘
修禅应远离菩提树
修禅应该诵读佛经
第18题:
慧思
慧能
神秀
玄奘
第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