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压轴承的动压润滑形成过程为:当轴在孔最低点旋转后,油被带入油楔,由于油楔的推力作用,使轴中心偏移与外载方向一致的一段距离形成油楔,而具备动压润滑条件。
第1题:
A.速度
B.轴承大小
C.油楔结构
D.润滑油的粘度
第2题:
同轴承配合的轴旋转时带着油一起转动,油进入楔缝使油压升高,当轴达一定转速时,轴在轴承中浮起,直至轴与轴承完全被油膜分开,形成( )。
A.静压滑动轴承
B.动压滑动轴承
C.整体式滑动轴承
D.部分式滑动轴承
第3题:
在滑动轴承的润滑中,轴瓦油膜的形成受转速、油的粘度、间隙及载荷等因素的影响。当转速愈高,被带入楔隙的油愈多,油膜压力愈大,所以承载能力愈大。
第4题:
液体动压轴承的动压形成只需要两个条件;轴和轴承间有足够的润滑油,轴和轴承间有足够的相对速度
第5题:
润滑油粘度越大,轴承旋转时,带入油楔的油量越多,油膜越厚,使轴承在瓦中浮的越高,所以轴承的工作也越好。
第6题:
修刮润滑油从后端引入的单油楔动压轴承时,显点应怎样分布?
第7题:
同轴承配合的轴旋转时带着油一起转动,油进入楔缝使油压升高,当轴达一定转速时,轴在轴承中浮起,直至轴与轴承完全被油膜分开,形成()。
第8题:
润滑油进入轴承后,由于附着力的作用,油随轴作旋转运动,在轴承中形成油膜。
第9题:
某筒式磨煤机筒体主轴承为巴氏合金滑动轴承,无顶轴油系统,采用轴承上方喷油润滑方式,该轴承属于()滑动轴承。
第10题:
相对运动速度越高,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
轴承负荷越小,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
摩擦表面加工精度越高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
滑油黏度越小越容易形成油楔动压力
第11题:
滑油压力
轴承负荷
摩擦面相对速度
轴承间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以下对动压润滑描述较准确的是()。
第15题:
润滑油粘度越大,轴颈旋转时带入油楔的油量越多,油膜越厚,使轴颈在轴瓦中浮得越高,所以轴承的工作越好。
第16题:
动压润滑是通过轴承副的旋转,将润滑油带入摩擦表面,由于润滑油的黏性和在轴承副中的(),形成流体动力作用而产生油压,即形成承载油膜,多用在有一定速度的主轴滑动轴承上。
第17题:
常见动压轴承的油楔形式有单油楔和()两种。
第18题:
多油楔动压轴承的()油膜,不一定像单油楔动压轴承哪样依靠轴心()来形成,它有多个相互独立且均匀分布的油楔表面。
第19题:
同轴承配合的轴旋转时带着油一起转动,油进入缝使油压升高,当轴达一定转速时,轴在轴承中浮起,直至轴与轴承完全被油膜分开,形成()。
第20题: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
第21题:
单油楔动压滑动轴承在运转时轴心(),旋转精度低。
第22题:
增大油楔数量,提高承载能力。
增加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流量,改善轴承发热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和旋转精度
增加产生流体动压润滑油膜的面积,减小轴承摩擦
第23题:
Ⅰ+Ⅱ+Ⅲ+Ⅳ+Ⅵ
Ⅱ+Ⅲ+Ⅳ+Ⅴ+Ⅵ
Ⅰ+Ⅲ+Ⅲ+Ⅳ+Ⅴ
Ⅰ+Ⅲ+Ⅳ+Ⅴ+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