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绘制轴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根据已测数据绘制渠道断面图的步骤。


    正确答案: 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在方格纸的适中位置,画出纵横坐标轴。
    第二步:确定比例尺。用横轴表示渠边长度,采取1:2000,用纵轴表示高程,采取1:100。
    第三步:描绘渠边纵断地面线。按标桩点的高程和距离,定出各标桩点的坐标位置,然后依次将各点连成折线,即为渠边的纵断地面线。
    第四步:设计渠底线。渠底线的坡度和位置要根据水源的水位,浇灌的高程和渠道经过的地形情况确定,渠道既不产生淤泥,又不发生冲刷。一般纵坡度:干渠为1/3000至1/10000,支渠为1/1000至1/3000,斗渠为1/300至1/1000。
    渠边终点的降低量=水平距离×纵坡度
    如果渠边中间纵坡度有变化,定出其余变换点的坐标位置,依次连出渠底设计线。根据渠底设计线,便可计算出或在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出各标桩点的渠底高程,填入设计高程栏里。
    第五步:计算挖、填深度。从地面线到设计渠底线的垂直高度,即为控、填深度。地面线在设计线以上的点为控点,通常用“+”号表示,地面线在设计线以下的点为填方,通常用“-”号表示。
    挖、填深度=地面高程-设计渠底高程
    根据纵断面图上渠底的设计高程(或挖、填深度)定出渠底中心点O,然后根据渠底设计宽度,画出渠底线再根据渠道的边坡度数和设计渠深,画出边坡线,形成渠边横断面设计图。

  • 第2题:

    试述设计轴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1)选择轴的材料;
    (2)初估轴的直径;
    (3)轴的机构设计;
    (4)轴的强度计算。

  • 第3题:

    夹具设计步骤为;明确设计任务,收集设计资料,绘制夹具装配图;绘制夹具零件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看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看标题栏看标题栏可以知道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
    (2)分析视图想象出零件的立体形状通过对视图、线条、小的几何体等详细分析,在脑子中形成零件的立体形象。
    (3)看尺寸和技术要求图上的尺寸、表面光洁度和其他技术要求是零件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零件的质量指标,必须逐个仔细研究。

  • 第5题:

    拆卸轴类零件应根据零件图确定轴的正确拆出方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简述零件图绘制的步骤?


    正确答案: ⑴确定作图比例,选择合适的图纸幅面。
    ⑵进行图面的合理布局。
    ⑶画草图。先画主要结构,后画次要结构和细节。
    ⑷校对检查后,修整图线。

  • 第7题:

    绘制零件图的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择比例和图幅;
    (2)布置图画、完成图稿;
    (3)检查底稿、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描深图形;
    (4)填写标题栏。

  • 第8题:

    试述施工总布置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施工总布置设计,应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经济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编制;
    (2)收集和分析基本资料;
    (3)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施工条件、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编拟临建工程项目清单及规模估计;
    (4)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附近,当有多处可供选择做为施工场地的地段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为有利的地段做为施工场地;
    (5)应在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区现有交通运输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施工特性分析、计算、货运量及运输强度,结合具体的枢纽布置、地形条件、施工条件,统盘考虑,综合研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场内外运输方案;
    (6)进行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各施工区域在布置上并非截然分开,它们在施工、生产工艺及布置上相互联系,有时相互穿插,组成一个统一的、调度灵活的、运行方便的整体;
    (7)在施工场地区域规划后,进行各项临时设施的具体布置;
    (8)根据布置内容,通常要提出若干个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确定重点和一般比较项目,分定量比较和定性比较两种。对提出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选定方案绘制施工总布置图。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夹具零件图的计算机绘制步骤。

    正确答案: (1)首先打开已经创建零件SoliWorks文件。单击“文件”,选择“从零件制作工程图”弹出“新建文件”对话框,选择工程图并确定,打开工程图制作窗口。
    (2)从右侧视图管理区选择表达该零件合适的视图,并托至图纸窗口,调整至合适位置。
    (3)激活各视图对图形结构尺寸、图形比例、显示样式等进行设置,将零件结构表达清楚。
    (4)在零件图中添加中心线、表面粗糙度、几何公差及必要的技术要求,将零件完整清晰表达出。
    (5)最后将工程图另存为.dwg格式,并对图形做细节修改和调整,使图形符合国家标准并能准确清晰表达意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基因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绘制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序列图
    (2)注释、解析、克隆、研究基因组全部基因结构、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述基因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绘制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序列图。
    (2)注释、解析、克隆、研究基因组全部基因结构、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轴类零件热校正的方法。

    正确答案: 轴类零件的热校正方法如下:
    (1)利用车床或V形架找出零件弯曲的最高点,并做好标记。
    (2)用氧-乙炔火焰加热(喷嘴大小按被校轴直径选取,加热区应在弯曲的最高点处),最后急冷。加热带的形状有条状、蛇状、点状,分别适用于均匀变形,严重变形和细长杆的精校。当轴弯曲量较大时可分为多次加热校直,但一次加热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退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零件图绘制的步骤?


    正确答案: (1)确定作图比例,选择合适的图纸幅面。
    (2)进行图面的合理布局。
    (3)画草图。先画主要结构,后画次要结构和细节。
    (4)校对检查后,修整图线。

  • 第14题:

    试述过程改进的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在过程改进活动中,涉及三项首要的活动:一是选择关键过程;二是确定过程主管和团队;三是提供过程使命称述和目标。通常把过程改进活动分为计划、转换和运作管理三个阶段。计划阶段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定义当前过程;
    (2)确定顾客需要并绘制出该过程的流程图;
    (3)建立过程测量指标;
    (4)对过程进行分析;
    (5)设计(或重新设计)过程;
    (6)创建新过程方案。
    转移阶段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计划实施中所涉及的问题;
    (2)计划实施行动;
    (3)部署新的过程方案。
    运作管理阶段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过程质量控制;
    (2)过程质量改进;
    (3)定期的过程评审和评价。

  • 第15题:

    试述轴瓦刮研的方法和步骤如何?


    正确答案: 首先查明轴瓦与轴颈配合情况,交轴瓦内表面和轴颈察干净,在轴颈上涂少量红丹油,把轴瓦扣在轴颈处,手压轴瓦,沿周向来回滑动数次,取下查看接触情况,亮点为最高处,黑点为较高处。对高点进行刮削,每刮削一次按上法检查一次,刮削刀痕应交叉进行,逐次减少刮削量,经多次刮研到合格为止。

  • 第16题:

    绘制零件图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选择比例,根据实际零件的复杂程度选择比例,一般尽量用1:1的比例。
    ②根据表达方案、比例、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的位置等选择标准图幅。
    ③用点划线画出和视图的基准线。
    ④画出外轮廓图形。
    ⑤根据零件内部结构复杂程度进行剖视、剖面画法等处理。
    ⑥标注出尺寸。
    ⑦标注表面粗糙度要求。
    ⑧注明技术要求。
    ⑨填写标题栏。
    ⑩校核、审核。

  • 第17题:

    试述轴类零件热校正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利用车床或V形架找出零件弯曲的最高点,并作好标记;
    ②用氧一乙炔火焰加热(喷嘴大小按被校轴直径选取,加热区应在弯曲的最高点处),然后急冷。加热带的形状有条状、蛇状、点状.分别适用于均匀变形、严重变形和细长杆的精校。当轴弯曲量较大时可分为多次加热校直,但一次加热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退碳。

  • 第18题:

    零件图绘制步骤:分析、检查和整理草图;确定图样比例及图纸幅面;绘制底稿;检查底稿,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清理图面,加深图线;填写标题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简述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根据确定的视图表达方案和零件的大小,选用标准而又合适的图样比例和图纸幅面,画图框和标题栏。
    2.画各视图的基准线,对称线,中心线、轴线匀称的布图,注意视图间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
    3.画视图底稿。先画主要轮廓线,后画次要结构和细部,回转体应先画投影为图的视图,一般从主视图开始画全各视图。
    4.检查底稿,擦去多余图线,核对检查。
    5.填写尺寸数值,标注尺寸公差和其它技术要求。
    6.全面检查,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注全技术要求,填写标题栏内容,完成零件图。

  • 第20题:

    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看标题栏。了解它的名称、图号、材料等。
    (2)分析视图。首先找出主视图,然后了解零件图采用了哪些其他视图、剖视、剖面及其他表达方法,搞清各视图之间的投影配臵关系。
    (3)分析形体。应用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对零件上的一些结构的作用和要求应有所了解,这是看图的基本环节,然后将各部分综合起来想出零件的完整结构形状。
    (4)分析尺寸。综合分析视图和分析形体,找出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了解各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及尺寸偏差,搞清各尺寸的作用。
    (5)了解技术要求。对于表面粗糙度代号、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有关加工、检验及修饰等各方面的要求,读图时应切实弄清其意义。

  • 第21题:

    问答题
    论述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分析机械的实际组成和运动情况。
    首先找出原动部分和工作部分;然后,弄清运动的传递路线,并循着该路线,查明组成机构的各构件和各运动副的类型。
    (2)选取适当的投影面。
    选取原则是确保在投影面上能简单、清楚地把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表示出来。
    (3)选比例尺绘制云顶简图。
    首先根据测量出的各运动副位置尺寸和比例尺,确定各运动副的位置,并画上相应的运动副符号,然后将构件用简单的线条或规定的图形连接起来,最后给构件标上序号,给运动副标上大写字母,并给原动件用箭头标上运动方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根据已测数据绘制渠道断面图的步骤。

    正确答案: 绘制渠道纵断面图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在方格纸的适中位置,画出纵横坐标轴。
    第二步:确定比例尺。用横轴表示渠边长度,采取1:2000,用纵轴表示高程,采取1:100。
    第三步:描绘渠边纵断地面线。按标桩点的高程和距离,定出各标桩点的坐标位置,然后依次将各点连成折线,即为渠边的纵断地面线。
    第四步:设计渠底线。渠底线的坡度和位置要根据水源的水位,浇灌的高程和渠道经过的地形情况确定,渠道既不产生淤泥,又不发生冲刷。一般纵坡度:干渠为1/3000至1/10000,支渠为1/1000至1/3000,斗渠为1/300至1/1000。
    渠边终点的降低量=水平距离×纵坡度
    如果渠边中间纵坡度有变化,定出其余变换点的坐标位置,依次连出渠底设计线。根据渠底设计线,便可计算出或在图上按比例直接量出各标桩点的渠底高程,填入设计高程栏里。
    第五步:计算挖、填深度。从地面线到设计渠底线的垂直高度,即为控、填深度。地面线在设计线以上的点为控点,通常用“+”号表示,地面线在设计线以下的点为填方,通常用“-”号表示。
    挖、填深度=地面高程-设计渠底高程
    根据纵断面图上渠底的设计高程(或挖、填深度)定出渠底中心点O,然后根据渠底设计宽度,画出渠底线再根据渠道的边坡度数和设计渠深,画出边坡线,形成渠边横断面设计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看标题栏。了解它的名称、图号、材料等。
    (2)分析视图。首先找出主视图,然后了解零件图采用了哪些其他视图、剖视、剖面及其他表达方法,搞清各视图之间的投影配臵关系。
    (3)分析形体。应用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对零件上的一些结构的作用和要求应有所了解,这是看图的基本环节,然后将各部分综合起来想出零件的完整结构形状。
    (4)分析尺寸。综合分析视图和分析形体,找出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了解各形体的定形、定位尺寸及尺寸偏差,搞清各尺寸的作用。
    (5)了解技术要求。对于表面粗糙度代号、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有关加工、检验及修饰等各方面的要求,读图时应切实弄清其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