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A、勃朗峰(40°N,海拔4810米)B、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C、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D、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985米)

题目

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勃朗峰(40°N,海拔4810米)
  • B、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 C、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 D、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985米)

相似考题
更多“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山地垂直气候带数目的多少由山地的高度而决定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在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层次较多的是(  )

    A.吉林长白山
    B.台湾玉山
    C.江西庐山
    D.山东泰山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要】该题主要考查对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别与山地所处纬度位置、山地海拔高度间关系的理解。山地所处纬度越低,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谱层次越多;反之,就越简单。选项中台湾玉山纬度最低,海拔最高,故判断B选项为正确答案。

  • 第3题:

    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是一致的
    B.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山体的海拔高度没有关系
    C.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越差
    D.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自然带比北坡少

    答案:A
    解析: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山体的海拔高度相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越高;山麓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海拔和纬度都低,自然带比北坡多。

  • 第4题:

    下列山地,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 B、秦岭
    • C、落基山
    • D、阿尔卑斯山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下列活火山最多的火山带是()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 B、大洋中脊火山带
    • C、环太平洋火山带
    • D、红海-东非大陆裂谷带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由低纬到高纬,山地垂直带的数目逐渐减少,相似垂直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下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SM8模块最多可带:()机架。

    • A、4个
    • B、6个
    • C、8个
    • D、数目不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在低纬度的高山上,森林垂直带的数目()在高纬度的高山。

    • A、多于
    • B、等于
    • C、少于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欧亚地震带指的是()
    A

    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

    B

    喜马拉雅山——

    C

    ——地中海

    D

    海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海坨山拥有京郊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动植物资源和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海坨山位于延庆张山营镇与河北省赤城交界处,分为大、小海坨,主峰小海坨海拔2241米,仅次于灵山,为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夏季凉爽,气候宜人,是北京著名的避暑胜地。这里有京郊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垂直带谱十分明显。海坨山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药材资源。

  • 第11题:

    单选题
    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A

    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

    亚寒带地区

    C

    亚热带地中海区

    D

    热带雨林地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A

    勃朗峰(40°N,海拔4810米)

    B

    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C

    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D

    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985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最多的是(  )

    A.勃朗峰(40°N,海拔4 810米)
    B.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 895米)
    C.文森山(78°S,海拔5 140米)
    D.麦金利峰(63°N,海拔6 193米)

    答案:B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相关知识。垂直带谱同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所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就越多;反之,就越少。据此,可以判断B选项“乞力马扎罗山”为正确答案。

  • 第14题:

    下列圈中左图为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关联示意图,右图为某自然带景观图片。

    图7中的数字序号表示自然带,则图8景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图8景现是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即图7中的字母①,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5题:

    下图是“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__________是北坡,__________是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低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 (2)高南、北坡降水差异不大,南坡纬度低,温度高
    (3)B; A
    (4)天山天山纬度较高,基带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垂直变化的范围较小,所以自然带较为简单

  • 第16题:

    欧亚地震带指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
    • B、喜马拉雅山——
    • C、——地中海
    • D、海岭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简称欧亚地震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类型(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
    (1)山地所在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反之越简单。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起始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如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类似。
    (3)同一山体相同自然带阳坡分布的高度高于阴坡。
    (4)同一山体雪线分布的海拔一般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低于背风坡

  • 第19题:

    高原的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高原的自然地带从边缘向内部辐合,具有明显的多向辐合的特征
    • B、较之同纬度的低海拔自然地带,高原地带具有偏向极地的特征
    • C、高原地带具有与同纬度低海拔自然地带完全相同的热量背景
    • D、山地垂直带谱是水平带谱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而高原水平带谱却是山地垂直带谱在巨大高程上的水平变异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下列关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麓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是一致的
    • B、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没有关系
    • C、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少
    • D、喜马拉雅山南坡植被被北坡的植被数目要少些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在低纬度的高山上,森林垂直带的数目()在高纬度的高山。
    A

    多于

    B

    等于

    C

    少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山地,自然带最复杂的是()
    A

    喜马拉雅山

    B

    秦岭

    C

    落基山

    D

    阿尔卑斯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活火山最多的火山带是()
    A

    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B

    大洋中脊火山带

    C

    环太平洋火山带

    D

    红海-东非大陆裂谷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