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述混合层、温跃层和盐跃层的概念。”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温四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温跃层?温跃层与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1)水温四季分布的特点:
    ①冬季逆分层:表面结冰;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慢升高。
    ②春季全同温:表层水温升高,密度流使上下水对流交换。
    ③夏季正分层:两层(高温表层和低温下层)中间夹有一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温跃层)。
    ④秋季全同温:气温低于水温,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发生密度环流;加上风力的混合作用,温跃层消失。
    (2)夏季或春季如遇连续多天的无风晴天,就会使表层水温有较大的升高,这就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风力不足够大,只能使水在上层进行涡动混合。造成上层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高温水层,下层也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低温水层,两层中间夹有一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即温跃层。
    (3)温跃层形成的弊端:水体不易发生上下水层混合作用,氧气和营养盐不易发生上下传递,水体底部易长期出现缺氧现象。解决措施:打破温跃层,风力作用,人为机械作用。

  • 第2题:

    海水的密度会随着深度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海水密度迅速变化的水层称为()。

    • A、温度跃层
    • B、密度跃层
    • C、营养跃层
    • D、盐跃层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在温跃层内,水的深度改变不大而水温()。


    正确答案:变化很大

  • 第4题:

    河口段的水结构形式包括()。

    • A、温跃层
    • B、河口盐水楔
    • C、部分混合型
    • D、充分混合型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问答题
    北冰洋的盐跃层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盐跃层是北冰洋上层海洋的典型特征。
    加拿大海盆的盐跃层呈现双跃层的结构,是常年存在的。这样的结构与北冰洋欧亚海盘的盐跃层有显著差别。结冰析盐过程导致的高密度水沿陆坡下沉对北冰洋盐跃层的形成有贡献,这一点和南极底层水的形成很类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季节性温跃层主要分布。

    正确答案: 季节性温跃层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海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名词解释题
    永久温跃层

    正确答案: 在开阔大洋表面混合层下,从200~300m至1000m处,温度下降迅速,这一水层被称为永久温跃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述混合层、温跃层和盐跃层的概念。

    正确答案: 混合层的温度、盐度等性质较均一;
    温跃层是温度发生突然变化的薄薄的一层;
    盐跃层是盐度发生突然变化的一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个代表了盐度在水深上的突然变化?()
    A

    温度跃层;

    B

    盐跃层;

    C

    密度跃层;

    D

    营养跃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温跃层:是指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此层称为温跃层。

    正确答案: 递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为季节性温跃层?

    正确答案: 季节性温跃层位于混合层的下界,由于夏季表层增温形成的很强的跃层,冬季消失(混合层加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北冰洋的盐跃层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盐跃层是北冰洋上层海洋的典型特征。
    加拿大海盆的盐跃层呈现双跃层的结构,是常年存在的。这样的结构与北冰洋欧亚海盘的盐跃层有显著差别。结冰析盐过程导致的高密度水沿陆坡下沉对北冰洋盐跃层的形成有贡献,这一点和南极底层水的形成很类似。

  • 第14题:

    什么是温跃层?温跃层与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温跃层的上层和下层水的水质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 ①夏季或春季如遇连续多天的无风晴天,就会使表层水温有较大的升高,这就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风力不足够大,只能使水在上层进行涡动混合。造成上层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高温水层,下层也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低温水层,两层中间夹有一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即温跃层。
    ②温跃层一旦形成,就象一个屏障把上下水层隔开,使风力混合作用和密度对流作用都不能进行到底。
    上水层:
    ①溶氧增多,电位升高→Fe(Ⅱ)→Fe(Ⅲ),Mn(Ⅱ)→Mn(Ⅳ),NH3→NO2-→NO3-
    ②CO2减少-→pH升高,OH-,CO32-浓度变大,析出CaCO3↓,Fe(OH)3
    ③有效N、P、Si、Fe等减少→光呼吸增强,光合成效率下降,限制浮游植物继续增殖。
    ④浮游生物量增加→水温升高,透明度下降。
    底层水:
    ①溶氧减少,电位下降-→Fe(Ⅲ)→Fe(Ⅱ),Mn(Ⅳ)→Mn(Ⅱ),SO42-→S,NO3-脱氮,析出FeS↓
    ②CO2,低级有机物增多-→pH下降,H+,HCO3-浓度变大,CaCO3,Fe(OH)3等溶解,NH4+,PO43-等解吸,碱度、硬度变大。
    ③有机物分解-→植物营养盐再生积累,同时积累NH3、H2S、有机酸、胺类、CH4等有害物质,抑制生物生长。

  • 第15题:

    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么是大洋主温跃层?其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在大洋某一深度处,存在一个铅直方向温度梯度较大的水层,称为大洋主温跃层(或永久跃层)。
    该跃层常年存在,在低纬度海域沿纬向从西向东深度逐渐变浅。由南极开始向北极其深度呈W变化,热带200~300m,副热带海区最深可达800m左右,其后深度逐渐变浅,到亚极地跃升至海面形成海洋极锋。是大洋冷暖水的分界线。

  • 第17题:

    名词解释题
    温跃层

    正确答案: 在不太厚的水层里,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即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深水湖泊中往往存在跃温层,一旦形成跃温层,将阻碍上下水层间的交流,从而有可能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海水的密度会随着深度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海水密度迅速变化的水层称为()。
    A

    温度跃层

    B

    密度跃层

    C

    营养跃层

    D

    盐跃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垂向水深上,海水密度迅速变化的水层称为()。
    A

    温度跃层;

    B

    盐跃层;

    C

    密度跃层;

    D

    营养跃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大洋主温跃层

    正确答案: 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变化剧烈的区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温跃层?温跃层与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温跃层的上层和下层水的水质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 ①夏季或春季如遇连续多天的无风晴天,就会使表层水温有较大的升高,这就增加了上下水混合的阻力。风力不足够大,只能使水在上层进行涡动混合。造成上层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高温水层,下层也有一水温垂直变化不大的较低温水层,两层中间夹有一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即温跃层。
    ②温跃层一旦形成,就象一个屏障把上下水层隔开,使风力混合作用和密度对流作用都不能进行到底。
    上水层:
    ①溶氧增多,电位升高→Fe(Ⅱ)→Fe(Ⅲ),Mn(Ⅱ)→Mn(Ⅳ),NH3→NO2-→NO3-
    ②CO2减少-→pH升高,OH-,CO32-浓度变大,析出CaCO3↓,Fe(OH)3
    ③有效N、P、Si、Fe等减少→光呼吸增强,光合成效率下降,限制浮游植物继续增殖。
    ④浮游生物量增加→水温升高,透明度下降。
    底层水:
    ①溶氧减少,电位下降-→Fe(Ⅲ)→Fe(Ⅱ),Mn(Ⅳ)→Mn(Ⅱ),SO42-→S,NO3-脱氮,析出FeS↓
    ②CO2,低级有机物增多-→pH下降,H+,HCO3-浓度变大,CaCO3,Fe(OH)3等溶解,NH4+,PO43-等解吸,碱度、硬度变大。
    ③有机物分解-→植物营养盐再生积累,同时积累NH3、H2S、有机酸、胺类、CH4等有害物质,抑制生物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在出现稳定温跃层的水库中,温跃层以下的状态()。
    A

    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

    B

    水中溶解氧较低

    C

    水温高于温跃层以上水温

    D

    可能出现缺氧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