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强震复发周期短且强度大,强震震中比较集中,地震活动分布广,震源浅。
更多“概述我国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概述活性染色质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概念:活性染色质(active chromatin)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形成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从而便于转录调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结合和RNA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滑动。
    (2)主要特征:
    1.活性染色质具有DNaseI超敏感位点(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DHS),无核小体的DNA片段,敏感位点通常位于5‘-启动子区,长度几百bp;
    2.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具有特殊性,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核小体组蛋白H2A在许多物种很少有变异形式,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

  • 第2题: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有两大地震带,我国临近其中一条
    • B、所有地震均与地质构造有关
    • C、目前人类难以防止地震发生,但能通过人类活动减轻起其灾害
    • D、我国多地震,并且多火山活动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我国地震活动的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我国地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震源很浅(一般只有10~20km),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

  • 第4题: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于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我国地震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地震的主要特点是:
    (1)分布广。中国历史上有29个省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5级左右地震更是星罗棋布。
    (2)活动频繁。20世纪已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000多次,平均每年30多次。
    (3)强度大。20世纪以来仅8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过9次。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一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二是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三是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天山南北;四是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河、渭河河谷、京津地区、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五是东南沿海,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我这里有一个统计资料:从1990年,我国共发生6以上地震458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内。其他地方虽然也有地震发生,但数量比较少,强度也不大。

  • 第6题:

    问答题
    概述活性染色质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概念:活性染色质(active chromatin)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形成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从而便于转录调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结合和RNA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滑动。
    (2)主要特征:
    1.活性染色质具有DNaseI超敏感位点(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DHS),无核小体的DNA片段,敏感位点通常位于5‘-启动子区,长度几百bp;
    2.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具有特殊性,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核小体组蛋白H2A在许多物种很少有变异形式,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
    A

    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B

    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

    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D

    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目前的认识,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
    A

    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B

    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

    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D

    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东部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所以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并且分布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地震99%属于浅源壳内地震,那造成我国>6级的地震90%以上发生在10~25km范围内,使得强度非常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于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有两大地震带,我国临近其中一条

    B

    所有地震均与地质构造有关

    C

    目前人类难以防止地震发生,但能通过人类活动减轻起其灾害

    D

    我国多地震,并且多火山活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概述worldwideweb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WWW是信息检索和超文本技术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访问Internet上各计算机中的连接文件,Web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Web是超文本信息系统,Web由遍布在Internet上的被称为Web服务器的计算机组成,通过Web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连接,使Internet上的信息均以超文本方式连接在一起,用户从任意一个Web进入Internet,均可以方便地从超文本数据库存中找到所需的信息,而不论该信息位于Internet任何处.
    (2)Web是跨平台的,不管通过任何计算机,使用任何DOS使用任何显示器,用户均可通浏览器软件访问Web
    (3)web是分布式的,Internet上的信息包含有图像文件和媒体信息,Web把信息分布在Internet上成千上万个Web站点上,任何一个用户只需要用浏览器连接到相应的节点上即可获取相应的信息.
    (4).Web是动态的和交互的.动态性是指发布住处的用户可在任何时间更改自己站点中的信息,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与连接到的站点的网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通信.

  • 第14题: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建筑物抗震性能差
    • B、我国人口稠密
    • C、我国7级以上地震较多
    • D、防震减灾意识薄弱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震带上?


    正确答案: 1、东部地震带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该带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郯城—庐江地震带
    自安徽庐江往北至山东郯城、并越过渤海经营口,在往北与吉林舒兰、黑龙江依兰断裂相连接,是我国东部的强地震带。
    3、华北地震带
    该带北起燕山,南经山西到陕西渭河平原,构成“S”形地震带。
    4、中部地震带
    该带贯穿我国南北,北起贺兰山与六盘山、向南横穿秦岭,经龙门山至川西及滇东。
    5、西部地震带
    分为西北地震带和西南地震带。前者集中在高山和盆地的交界线上;后者为西藏—滇西地震带,属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 第17题:

    根据目前的认识,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

    • 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 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 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 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问答题
    概述worldwideweb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WWW是信息检索和超文本技术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访问Internet上各计算机中的连接文件,Web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Web是超文本信息系统,Web由遍布在Internet上的被称为Web服务器的计算机组成,通过Web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连接,使Internet上的信息均以超文本方式连接在一起,用户从任意一个Web进入Internet,均可以方便地从超文本数据库存中找到所需的信息,而不论该信息位于Internet任何处.
    (2)Web是跨平台的,不管通过任何计算机,使用任何DOS使用任何显示器,用户均可通浏览器软件访问Web
    (3)web是分布式的,Internet上的信息包含有图像文件和媒体信息,Web把信息分布在Internet上成千上万个Web站点上,任何一个用户只需要用浏览器连接到相应的节点上即可获取相应的信息.
    (4).Web是动态的和交互的.动态性是指发布住处的用户可在任何时间更改自己站点中的信息,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与连接到的站点的网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通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概述地震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评定地震烈度,确定宏观震中;
    (2)房屋、建筑物和工程等破坏情况和破坏特征的考察;
    (3)发震地区地质构造背景,特别是活动构造的调查;
    (4)发震构造的调查;
    (5)非构造破坏及次生灾害调查;
    (6)地震宏观现象调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概述我国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强震复发周期短且强度大,强震震中比较集中,地震活动分布广,震源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我国地震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地震的主要特点是:
    (1)分布广。中国历史上有29个省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5级左右地震更是星罗棋布。
    (2)活动频繁。20世纪已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000多次,平均每年30多次。
    (3)强度大。20世纪以来仅8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过9次。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一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二是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三是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天山南北;四是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河、渭河河谷、京津地区、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五是东南沿海,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我这里有一个统计资料:从1990年,我国共发生6以上地震458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内。其他地方虽然也有地震发生,但数量比较少,强度也不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概述地震的成因类型。

    正确答案: 地震的成因类型可分为四类:
    (1)构造地震:由于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地壳内部构造运动致使岩层断裂和错动引起的地震。
    (2)火山地震:伴随着岩浆向上运移猛烈冲击地面和火山爆发引起的局部地震活动。(与火山有关的地震)
    (3)塌陷地震:是一种表层地质作用,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塌陷、滑落、岩崩等引起的地震。
    (4)陨石地震:由于宇宙空间的陨石坠落时以很高的速度冲击地表而造成的地震。
    (5)诱发地震、人为地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我国地震活动的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我国地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生),震源很浅(一般只有10~20km),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