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中,下列哪些属主要生态问题的调查。()
A水土流失、泥石流
B沙漠化、石漠化
C自然灾害
D盐渍化
E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
第3题:
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同等危害效果的重大环境问题。
第4题: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干旱地区荒漠和荒漠化的类型各有哪些?
第7题:
沙漠化和石漠化的主要指征及实质是什么?
第8题:
科特迪瓦南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第9题:
第10题:
水土流失、泥石流
沙漠化、石漠化
自然灾害
盐渍化
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生态脆弱地区本来不适宜人类居住,但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很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脆弱地区集聚了过量人口,造成环境退化,比如()问题,这是我们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15题:
石漠化主要发生在()。
第16题:
试分析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特点和成因的差异,各自的防治对策。
第17题:
目前,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第18题:
比较荒漠化与石漠化。
第19题:
喀斯特石漠化
第20题:
下列做法不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第21题:
东北地区
内蒙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第22题:
第23题: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当潜水位被壅高至土壤盐渍化临界深度时,可判为次生盐渍化浸没区
调查地区与库岸间有经常水流的溪沟,其水位等于或高于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可判为次生盐渍化浸没区
在气温较高地区,当潜水位被壅高至地表,排水条件又不畅时,可判为涝渍、湿地浸没区
在气温较低地区,当潜水位被壅高至地表,排水条件又不畅时,可判为涝渍、湿地浸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