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叙赤道和两极海水的温度和密度特征。
第1题:
世界大洋表面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等密度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赤道地区由于温度很高,降水多,盐度较低,因而表面海水的密度很小。亚热带海区盐度虽然很高,但那里的温度也很高,所以密度仍然不大。极地海区由于温度很低,降水少,所以密度最大。
第2题:
简叙有障壁滨海环境的沉积特征。
第3题:
简叙盐湖形成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
第4题:
世界大洋表层密度总体的分布规律是()。
第5题:
海水的密度与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第6题:
简叙全球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征。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海水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温度和盐度哪个对海水密度的影响更大?
第14题:
简叙海水入侵对地下水造成的破坏过程。
第15题:
简叙冰川纹泥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第16题:
在深海环境中,水下装备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粘度变化主要受()的影响。
第17题:
简叙背斜和向斜的特点。
第18题:
简叙反馈阻遏和反馈抑制。
第19题:
第20题:
受太阳辐射影响,海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纬度相同的海区水温相同。
受蒸发和降水的影响,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所以赤道海域盐度最低
赤道穿过的海域中,50°W附近盐度最低
南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盐度,温度相同
第21题:
海水温度和深度
海水温度和盐度
海水盐度和深度
海水密度和深度
第22题:
第23题:
中纬度最大,赤道和两极最小
中纬度最小,赤道和两极最大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