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阐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和主要的思想理论。(14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海底扩张学说


    正确答案:大洋中脊和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向两侧扩张。

  • 第2题:

    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


    正确答案: 全球裂谷系、海底地热流异常、海底磁异常条带。

  • 第3题:

    试阐述海底扩张理论的主要思想。


    正确答案: 1.海底是洋中脊裂谷带不断扩张形成的;
    2.先形成的洋壳被后形成的洋壳推向两侧,离洋中脊越远年龄越老。
    3.老的洋壳在推到大陆边缘在海沟处潜没消减,因而洋底不断更新。
    4.洋底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 第4题:

    海底扩张说是关于海底地壳运动规律的学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和主要思想理论。(14分)


    正确答案: 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但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及许多相关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到了30年代,大陆漂移说逐渐消沉。而在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多,获得了有关海洋的很多新资料,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证据,使大陆漂移说复活。1967年,摩根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命名为板块构造学说。总之,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5’)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5)’
    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学理论的贡献:板块构造学说对各种地质现象,如:现代地槽、造山作用、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蛇绿套岩、双变质带、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都有合理的解释。(4’)

  • 第6题:

    简述海底扩张的证据?


    正确答案: 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从洋中脊向两侧,基岩的风化程度有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地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
    2.洋中脊两侧磁条带的对称分布,正、逆向磁性异常的有规律的分布。
    3.洋中脊两侧地层分布的对称性,由洋中脊向两侧地层由新到老分布,最老的地层不早于2亿年。

  • 第7题:

    填空题
    海底扩张学说的证据是()

    正确答案: 转换断层和海底磁异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赫斯和迪茨的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

    正确答案: 全球裂谷系、海底地热流异常、海底磁异常条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壳运动的四个学说中,其中一个是其他三个学说的延伸、拓展和综合,该学说是()
    A

    转换断层理论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海底扩张学说

    D

    板块构造学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洋壳不断更新的论点,通过哪些证据被证实?

    正确答案: 1)海洋磁条带成因的推断与证实
    a、地磁极曾有多次反转,即磁南、北极调转;
    b、海洋磁条带的证实
    2)深海钻探和洋底年龄的证实
    3)转换断层的推断和证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证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古气候和古生物证据;古地磁学证据;大陆拼接;地质证据。
    ⑵海底扩张学说证据:大洋底的结构特征;大洋底的地形特征;海底磁异常特征;大洋底岩浆岩年龄特征;大洋底沉积物年龄特征;转换断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全球构造学说

    B

    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引申和发展

    C

    魏格纳首先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D

    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当前地质学的理论核心和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和主要思想理论。


    正确答案: 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但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及许多相关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到了30年代,大陆漂移说逐渐消沉。而在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多,获得了有关海洋的很多新资料,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证据,使大陆漂移说复活。1967年,摩根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命名为板块构造学说。总之,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学理论的贡献:板块构造学说对各种地质现象,如:现代地槽、造山作用、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蛇绿套岩、双变质带、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都有合理的解释。

  • 第14题:

    海底扩张学说的证据是()


    正确答案:转换断层和海底磁异常

  • 第15题:

    下列有关地壳运动的四个学说中,其中一个是其他三个学说的延伸、拓展和综合,该学说是()

    • A、转换断层理论
    • B、大陆漂移学说
    • C、海底扩张学说
    • D、板块构造学说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和主要思想理论及其主要贡献。(14分)


    正确答案: 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但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及许多相关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到了30年代,大陆漂移说逐渐消沉。而在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多,获得了有关海洋的很多新资料,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证据,使大陆漂移说复活。1967年,摩根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命名为板块构造学说。总之,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5’)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5)’
    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学理论的贡献:板块构造学说对各种地质现象,如:现代地槽、造山作用、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蛇绿套岩、双变质带、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都有合理的解释。(4’)

  • 第17题: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洋壳不断更新的论点,通过哪些证据被证实?


    正确答案: (1)海洋磁条带成因的推断与证实;
    a、地磁极曾有多次反转,即磁南、北极调转;
    b、海洋磁条带的证实
    (2)深海钻探和洋底年龄的证实;
    (3)转换断层的推断和证实。

  • 第18题:

    问答题
    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和主要思想理论。

    正确答案: 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1912年,魏格纳提出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但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及许多相关问题没有解决,因此到了30年代,大陆漂移说逐渐消沉。而在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多,获得了有关海洋的很多新资料,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证据,使大陆漂移说复活。1967年,摩根等人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原理扩大到整个岩石圈,并总结提高为对岩石圈的运动和演化的总体规律的认识,这种学说被命名为板块构造学说。总之,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学理论的贡献:板块构造学说对各种地质现象,如:现代地槽、造山作用、浊流沉积和混杂堆积、蛇绿套岩、双变质带、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都有合理的解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板块构造学说分为()
    A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曹台说

    C

    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地洼说

    D

    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地洼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板块构造学说是建立在()学说基础之上的。
    A

    海底扩张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槽台学说

    D

    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学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论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及主要证据。

    正确答案: 论点:
    ①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为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轴部裂隙涌出,冷凝成为最新洋壳;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轴部依次向两侧推开,海底洋壳的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②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消减带。
    ③地球的总体积或海盆的总容积基本不变。
    ④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
    ⑤大陆硅镁层驮于地幔对流体之上,犹如坐在传送带上一样被移动。
    证据:
    1、大洋底的结构特征
    2、洋底地形特征
    3、海底磁异常特征
    4、大洋底岩浆岩的年龄特征
    5、大洋底沉积物的年龄特征
    6、洋底热流特征
    7、转换断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正确答案: 基本观点:
    1)大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涌出,冷凝成为最新洋壳;新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依次向两侧推开,洋壳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2)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消减带。洋底在不断的形成、运动、潜没和更新,运动速度为数cm/年,周期不超过200Ma。
    3)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
    4)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之上运动,其驱动力是地幔对流。
    海底扩张学说的提出所基于主要事实:
    1)在大洋中存在有一贯穿全球的大洋中脊体系,大洋中脊轴部有强烈的火山活动。
    2)太平洋边缘的沟--弧体系及其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自中脊向两侧沉积物依次变厚。
    4)年轻的大洋地壳,且自大洋中脊向两侧年龄逐渐增大。
    海底扩张说的进一步论据:
    1)海底磁异常条带研究。
    2)深海钻探验证。
    3)转换断层的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阐述海底扩张理论的主要思想。

    正确答案: 1.海底是洋中脊裂谷带不断扩张形成的;
    2.先形成的洋壳被后形成的洋壳推向两侧,离洋中脊越远年龄越老。
    3.老的洋壳在推到大陆边缘在海沟处潜没消减,因而洋底不断更新。
    4.洋底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