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面局部存在直径大于0.5mm,深度大于1mm的砂眼,在1cm2范围内超过10个为失爆。
第1题:
回弹法检测时,可不进行碳化修正的情况是()
第2题:
防爆结合面出现直径不小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砂眼,在10mm宽的隔爆面不得超过2个。
第3题:
隔爆结合面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
第4题:
10mm宽的隔爆面上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超过2个属于失爆。
第5题:
如果隔爆面上局部出现直径不大于()深度不大于1mm凹坑,在隔爆接合面长度不小于25mm时每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3个,或者在隔爆接合面长度不小于12.5mm时每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2个,也可以不加修理。
第6题:
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35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
第7题:
隔爆接合面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10mm宽的隔面每平方厘米不得超过几个?
第8题:
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3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第9题:
提速滚动轴承轮对车轮踏面擦伤及局部凹陷深度不大于0.5mm。
第10题:
0.5
1
1.5
第11题:
5个
4个
3个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隔爆接合面上局部出现的砂眼(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在有效长度大于15mm的隔爆接合面上,每平方厘米不允许超过()。
第14题:
防爆结合面出现直径不大于()mm,深度不大于2mm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在10m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第15题:
隔爆面划伤为不完好,其深度与宽度大于()mm时为失爆。
第16题:
10mm宽的隔爆面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超过2个属于失爆。
第17题:
隔爆面伤痕修理后,接合面的小孔在1CM2范围内不超过()个,其直径不应超过0.5mm,深度不超过()mm为合格。
第18题:
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不大于 1mm 的砂眼,在10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2个。()
第19题:
按照完好标准,在接合面上的砂眼,其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超过()个;在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超过()个
第20题:
隔爆电气设备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毫米、深度不大于2毫米的砂眼,在40、25、15毫米宽的隔爆面上,每1平方毫米不得超过()个;10毫米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
第21题:
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面上局部出现直径不大于()mm,深度不大于1mm凹坑,在隔爆接合面长度不小于25mm时每平方厘米范围内不超过3个,可以不加修理。
第22题:
第23题:
碳化深度小于0.5mm时
碳化深度大于1mm时
碳化深度大于1mm时
碳化深度小于1m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