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载重小车行走车轮应采用()材料,以减少对承载索的磨损。
第1题:
A.1570
B.1670
C.1970
第2题:
A.有色金属
B.黑色金属
C.尼龙
第3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重要构件是指塔架、机台主梁、钩梁、载重小车架、承载索拉板、大车运行机构的车架及平衡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当工作环境温度低于-20℃,板厚小于20mm时,其重要构件钢材牌号选择不低于Q235-B。
第4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起升机构、牵引机构的工作制动器必须是()的。
第5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指设有()、牵引机构、机房及操作室等一侧的塔架。
第6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是指一种以()作为如夸度架空支承架构件,供载重小车在钢索匕运行,兼有垂直和水平运输功能的起重机械。
第7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用电动机应装设超速开关,超速开关整定值取决于控制系统性能及额定速度,起升机构超速开关整定值一般为最高下降额定速度的()倍。
第8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机大车行走机构车轮安装后,其垂直度偏差值应小于等于被测长度的()
第9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摆塔式缆索起重机的塔柱摆动角度左右方向宜在()范围内,前后方向宜后倾0°~5°
第10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承载索的实际安装长度,应根据满载垂度、环境温度、两岸铰点高差、索头固定方式等因素由设计决定,其承载索满载跨中垂度的允许偏差为设计垂度的 ()
第11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当钢丝绳最大I线速度不大于5m/s时,钢丝绳绕入或绕出滑轮绳槽时的最大偏斜角不大于()
第12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垂跨比应在4%~6%之间,但对新设计缆索起重机,其垂跨比一般取(),以便以后转用时可有适当增减的余地。
第13题:
A.7
B.8
C.9
第14题:
A.1.1
B.1.25
C.1.34
D.1.48
第15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跨度是指主、副塔(车)之间承载索两端铰点连线的(),其垂跨比是指承载索最大垂度与跨度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第16题:
起重机主要分:缆索起重机、桥架起重机、臂架起重机。
第17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的吊钩滑轮及钢丝绳包角小于等于()的导向滑轮上,应该设置防钢丝绳跳槽装置。
第18题:
缆索起重机的缆索受到的弯曲应力应大于拉伸应力。
第19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牵引机构摩擦轮绳槽增摩衬垫的厚度在磨损后小于钢丝绳直径时应进行更换,磨损后摩擦轮的各绳槽直径之差不得大于()mm。
第20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重要构件是指塔架、机台主梁、钩梁、载重小车架、承载索拉板、大车运行机构的车架及平衡梁,当工作环境温度低于-20℃,板厚小于20mm时,其重要构件钢材牌号选择不低于()
第21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安装在承载索上,在牵引索及起升索的作用下,沿承载索 ()
第22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钢丝绳在卷简上用压板固定时,压板数量不得少于()
第23题:
《缆索起重机技术条件》(SL 375—2007)规定,缆索起重机承载索由于断丝、磨损、腐蚀及其他损伤引起断面减少如下列规定之一时,应进行报废处理:(1)在30倍直径的钢索长度内,超过承载索总断面积的5%;(2)在200倍直径的钢索长度内,超过承载索总断面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