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简述学生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小学高年级处于(  )。
    A.强化阶段
    B.遵从集体阶段
    C.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
    D.强制阶段


    答案:B
    解析:
    专家点评:在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小学高年级处于遵从集体阶段。

  • 第2题: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分为哪五个阶段?
    (1)强制阶段(0-6岁)
    (2)强化阶段(6-9岁):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 第3题:

    简述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来到中国。陈鹤琴在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30年代肖孝嵘著有《实验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书。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
    8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特点: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 第4题:

    简述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引入: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在心理卫生领域开始出现。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重新成立,1986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卫生运动开始了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卫生得以恢复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获得了最早的重视和发展。1982 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89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学会,该协会是全国最早以推广、研究、普及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团体,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探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一些学者走出国门,到海外系统学习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国外与港台的学者也陆续到内地讲学,推动了大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十分活跃,各种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教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许多高校和中小学都系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2001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4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 第5题: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从1903年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桑代克的理论占统治地位,强调教育测量和统计分析以及学科心理的研究。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庞杂,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出现真正的突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最为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
    ③不平衡性;
    ④差异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GPS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973年由美国国防部开始建立,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目的是用于美国军队的定位、导航、武器制导等。拟定由(21+3)颗卫星组成。到今天为止经历了4个阶段:
    1973.12~1978.2,理论研究阶段;
    1978~1989年2月14日为建设阶段;
    1990~1999为建成运行阶段,1993年满24颗,1995年达预定工作能力;
    2000年5月2日~2030为改进更新阶段。
    从GPS的提出到1993年建成,经历了20年,实践证实,GPS对人类活动影响极大,应用价值极高,所以得到美国政府和军队的高度重视,不惜投资300亿美元来建立这一工程,成为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第三项庞大空间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强制阶段(0-6岁),这时儿童不理解纪律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靠强制来约束。积极强制是成人运用语言、目光等对儿童的心理压力使之遵守纪律。消极强制也即体罚,尽量少用。
    (2)强化阶段(6-9岁),此时儿童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能理解行为后果对自己的影响。可以采用强化的方式。教师的表扬或批评,班级或学校的评比和奖励都是有效的强化物。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集体与自己的关系,看重集体荣誉,可以利用集体作为强化手段,用集体要求和集体荣誉来约束其行为。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此时学生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是好的行为并把行为责任转向个人,理解了约束的必要性,开始学会自我管理。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这是纪律约束的最高级阶段。群体成员自主地共同制定规范,把内部要求外化,遵从纪律完全是自觉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简单说来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时期:
    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下面详细分点论述如下:
    1、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在这一时期里,教育心理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强调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主张学习就是在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建立联结。这方面的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以华生为激进的代表,之后斯金纳又对它做了总结和发展。而认知理论(格式塔学派)是与行为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形成于1910年,以法兰克大学的韦特海默为首。格式塔学派的学者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研究人的经验,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也就是事物、情境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简单集合。格式塔学派是早期的认知倾向的学习理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在这一时期,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行为主义者也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很多思想,从而出现了折中倾向的学习理论。代表性人物如托尔曼,他强调研究学习者的整体行为,分析从环境刺激到行为反应之间的认知中介过程。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在这一时期,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行为主义的机械论、还原论等的弊端日益暴露了出来,而在这些方面,认知派学习理论却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影响,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与兴盛的时期,发展起了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几乎是与此同时,心理学中出现了另一种植思潮——人本主义,它反对把人还原和分割为各种要素,主张研究整体的人,而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动力;它从追求自我实现的角度来解释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与自我批判。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此时的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越来越深入,视角越来越综合。人们对学习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如从认知层面研究问题解决过程、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等。在这一时期,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强调学习不是知识从外到内的传递,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从1903年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桑代克的理论占统治地位,强调教育测量和统计分析以及学科心理的研究。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庞杂,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出现真正的突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最为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引入: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在心理卫生领域开始出现。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重新成立,1986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卫生运动开始了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心理卫生得以恢复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获得了最早的重视和发展。1982 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989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学会,该协会是全国最早以推广、研究、普及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团体,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探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一些学者走出国门,到海外系统学习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时,国外与港台的学者也陆续到内地讲学,推动了大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十分活跃,各种学术组织纷纷成立。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教育大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199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许多高校和中小学都系统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2001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年4月,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分为哪五个阶段?

    正确答案: (1)强制阶段(0-6岁)
    (2)强化阶段(6-9岁):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改造期
    从1949年到1956年为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这个时期国内学者大量翻译和学习苏联心理学,试图树立心理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确立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了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这一时期为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繁荣期
    从1956年到1966年是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迅速向纵深发展,研究范围涉及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智育心理、学科心理、学生个别差异、教学法改革等课题,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各师范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
    (3)破坏期
    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是心理学遭受厄运的最艰难的时期。
    (4)新生期
    1976年以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获得了新生,教育心理学的科研课题受到高度重视,并在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学习归因,心理健康、特殊儿童教育心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 第14题:

    简述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强制阶段(0-6岁),这时儿童不理解纪律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靠强制来约束。积极强制是成人运用语言、目光等对儿童的心理压力使之遵守纪律。消极强制也即体罚,尽量少用。
    (2)强化阶段(6-9岁),此时儿童行为遵循快乐原则,能理解行为后果对自己的影响。可以采用强化的方式。教师的表扬或批评,班级或学校的评比和奖励都是有效的强化物。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集体与自己的关系,看重集体荣誉,可以利用集体作为强化手段,用集体要求和集体荣誉来约束其行为。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此时学生认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是好的行为并把行为责任转向个人,理解了约束的必要性,开始学会自我管理。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这是纪律约束的最高级阶段。群体成员自主地共同制定规范,把内部要求外化,遵从纪律完全是自觉的。

  • 第15题:

    简述个体道德的心理构成和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个体道德的心理构成包括个体道德认知、个体道德情感和个体道德意志三个方面。个体道德心理中知、情、意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人们的道德心理,缺一不可。其中,道德认知是前提,道德情感是核心,道德意志是关键。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区分为自发、自觉、自由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 第16题: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

    • A、0~6岁
    • B、6~9岁
    • C、9~16岁
    • D、16岁~成年
    • E、成年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动物心理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心理学家认为,动物演化只有到了能对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动物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1)感觉阶段:动物心理演化的最初水平是感觉阶段。所有的无脊椎动物,从低等的环节动物到节肢动物到脊索动物,只能对信号刺激物的个别特性产生反应。
    (2)知觉阶段:动物演化到脊椎动物,能对各种属性产生综合的整体的反应。
    (3)思维萌芽阶段: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出现了思维的萌芽,心理水平达到动物界的最高峰。猿类对事物间的外部联系和关系有综合概括的能力。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来到中国。陈鹤琴在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30年代肖孝嵘著有《实验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书。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
    8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特点: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文书学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文书学的酝酿阶段。
    ①汇集文书的资料;
    ②研究文书的撰制;
    ③制定文书工作规则。
    (2)文书学的形成阶段。
    (3)文书学的发展阶段。
    ①设立专门的文书学研究机构;
    ②出版大量的文书学专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  )。
    A

    0~6岁

    B

    6~9岁

    C

    9~16岁

    D

    16至成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6~9岁是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认知发展特点:a,感知, b。注意,c,思维三方面的特点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a情感,b意志两方面的特点
    3、个性发展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①大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②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得到充分发展;
    ③大学生的理想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性;
    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