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导航电子地图外业调查
1)工程概况
根据××测绘及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单位规定:导航电子地图上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及周边信息每6个月更新一次,省级及以下道路及周边信息每1年更新一次,背景地图每1年更新一次。现需要对××地区导航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确定开展外业调查,对区域内的道路、兴趣点及地名等进行采集并处理,以完成对该地区导航数据的更新,满足用户的需要。
2)问题
(1)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道路网络信息采集的方法。
(3)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数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提交。
导航电子地图外业调查
(1)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是在基础地理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生成的面向导航应用的基础地理数据集,主要包括道路数据、POI数据、背景数据、行政境界数据、图形文件、语音文件等。
(2)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道路网络信息采集的方法。
外业道路网络信息的采集方法有:①道路网络分类;②道路形状;③道路挂接;④道路属性;⑤禁止信息;⑥车道信息;⑦标志标线;⑧与行车有关的其他信息。
(3)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数据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提交。
外业成果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GPS轨迹确认作业区域内的所有道路数据是否都已经进行了调查采集。
②检查所有新采集的道路及道路形状修改处与其周边的POI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③检查确认多个作业区域的相邻接边处道路数据的形状、属性接边是否正确,POI数据的采集是否存在重复。
④确认要求拍摄的复杂路口的照片是否完整、清晰。
外业采集数据成果应提交:
①将作业成果按类型、区域进行汇总,并统计出详细的成果履历。
②将汇总整理后的作业成果提交给后续作业部门,提交过程中交接双方需填写数据交接单。
第5题:
某测绘地理信息单位承接了某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项目,任务是生产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开发门户网站。
1.现有数据源情况:
(1)覆盖全省域的数据:①2010年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1 9 8 0西安坐标系;②2 0 1 2年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数据,WGS—84坐标系。
(2)覆盖省会城市的数据:①2 0 1 0年1:5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2 000国家大地坐标系;②2 0 1 2年导航电子地图兴趣点数据,WGS—84坐标系。
2.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要求:
(1)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从现有数据源中选取适当的数据集和要素,经融合处理后形成一个覆盖全省域的线划电子地图数据集,同一区域有多种数据源时保留精度高、现势性好的数据集和要素;道路网要素保证全域拓扑道通,坐标系为2 00 0国家大地坐标系。
(2)全省域地名地址数据:从适当数据源中提取地名地址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融合处理形成覆盖全省域的地名地址数据集。同一区域有多种数据源时保留精度高、内容全、现势性好的数据集;坐标系为2 00 0国家大地坐标系。
(3)电子地图瓦片:对线划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地图整饰处理,生产1 5~1 7级电子地图瓦片。
3.门户网站建设要求:提供地图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的基本功能。
【问题】
1.简述制作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时,对数据源的取舍利用方案。
2.简述生产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不含地名注记)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3.门户网站的地图浏览、地名地址查找定位功能分别需要调用上述哪些类数据?
1.制作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时,选择的数据源有:覆盖全省域的20 1 0年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1 9 80西安坐标系;覆盖全省域的20 1 2年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数据,WGS—84坐标系;覆盖省会城市的2 0 1 0年1:5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制作方案:
(1)坐标系转换。利用覆盖省会城市的20 1 0年1:5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将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和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数据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统一所有数据源的坐标系。
(2)数据更新。用坐标转换后的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数据对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和1:5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进行数据更新,使得所有的数据源的现势性都达到20 1 2年。
(3)数据生产。在省会城市选择使用更新后的1:5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其余区域选择更新后的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为了保证道路网要素全域拓扑道通,故使用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数据。在数据生产过程中,依据《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进行内容提取、模型重构、规范化处理、一致性处理,然后依据公众版数据处理要求进行脱密处理,最后再根据电子地图分级进行不同级别电子地图的内容组合、符号化表达、地图整饰、地图瓦片生产。
2.生产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的工作步骤及内容:全省域线划电子地图数据生产包括内容提取、模型重构、规范化处理、一致性处理、脱密处理、符号化表达、地图整饰、地图瓦片生产等处理(见下图)。
电子地图数据遵循的技术标准主要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在电子地图数据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地图分级、地图表达以及地图瓦片规格与命名等。(1)地图分级。按照显示比例尺或地面分辨率将地图分为20级。制作电子地图时,每级要素内容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每级地图的负载量与对应显示比例尺相适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保留数据源的信息。②下一级别的要素内容不应少于上一级别,即随着显示比例尺的不断增大,要素内容不断增多。③要素选取时应保证跨级数据调用的平滑过渡,即相邻两级的地图负载量变化相对平缓。影像数据应根据影像分辨率的不同,按照相应层级的地面分辨率进行分级对应。
(2)地图瓦片。地图瓦片分块的起始点从西经1 80°,北纬9 0°开始,向东向南行列递增。瓦片分块大小为2 5 6像素*2 5 6像素,采用PNG或JPG格式。地图瓦片文件数据按树状结构进行组织和命名。(3)地图表达。不同显示比例尺下符号与注记的规格、颜色和样式,以及电子地图配图应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进行。如遇未涵盖要素,可自行扩展符号或注记,但样式风格应协调一致。
3.门户网站的地图浏览调用的是电子地图瓦片数据;地名地址查找定位功能还需调用全省域地名地址数据。
第6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市市政管理数据库建设任务,包括收集整合已有的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市政管理专题数据等,建立市政管理数据库,并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政管理工作服务。
1.已收集的数据:
(1)中心城区(500km2) 2010年1: 2000地形图,包括房屋、交通、水系、植被、地貌、管线等要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GCS2000),高斯-克吕格投影。
(2)中心城区2 0 1 3年地名、地址点数据,包括坐标(χ,y)、门牌号、名称等属性信息,1 9 80西安坐标系。
(3)中心城区20 1 0年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包括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
气井盖、电杆、变压器等不同类型的点状要素,CGCS2000。
(4)中心城区20 1 3年表格形式的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以及附近的门牌地址等市政专题数据。
(5)全市域(8000km2) 2013年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中的道路网和兴趣点信息,WGS-84坐标系。
2.需完成的工作:
(1)从已收集的数据中选取房屋、交通、水系、地名地址、兴趣点等要素进行整合处理,形成中心城区范围的基础要素图层,坐标系与1: 2000地形图一致。
(2)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形成空间数据图层,并与已有的市政专题空间数据图层一同建库。
(3)对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进行更新,涉及路灯、雨水井盖、污水井盖、自来水井盖、煤气井盖、电杆、变压器、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要求现势性达到20 1 4年6月。
(4)将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并将该兴趣点的名称转存入该市政要素的属性字段。
(5)开发市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市政管理基础要素图层、市政管理专题要素图层的管理,进行分层叠加、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
问题:
1.说明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建库的过程。
2.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更新的技术流程。
3.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和属性转存的方法及过程。
4.简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某兴趣点周边500m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市政要素数量的过程。
1.说明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建库的过程。
答:对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进行处理建库的过程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先对各种市政要素分别定义一个Excel表,然后将表格形式的市政专题数据分别整理录入到对应的Excel表中;②在ArcGIS中根据部件和地理编码普查流水号,将Excel中的属性信息与图形数据进行一一关联形成市政专题数据库;③进行图属一致性和录入数据错误检查,将错误形成文本文件,以便进行针对性修改。
2.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更新的技术流程。
答:为了保持市政管理专题要素的现势性,需要及时对有关数据进行更新。在市政设施的数据库设计中,定义了一个市政设施部件号的属性数据,来对众多的市政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在市政管理专题要素更新中也通过唯一部件号来进行。流程如图所示。
3.简述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和属性转存的方法及过程。
答:在ArcGIS中通过空间关联的方法将市政管理专题要素与最近的兴趣点进行关联,再通过字段计算及赋值进行属性转存。
4.简述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某兴趣点周边500m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市政要素数量的过程。
答: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统计某兴趣点周边500m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市政要素数量的过程如下:①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以某兴趣点为中心,以500m为半径,作缓冲区;②选中缓)中区内的市政要素,在属性表中进行各市政要素的数量统计;③成果(报表)输出。
第7题:
第8题:
某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已有数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0. 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 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2)市政设施数据
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
路灯要素:利用GPS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WGS—84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
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等属性。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
2.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
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图数据一致,利用。WGS—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灯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
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
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2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已在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采集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
【问题】
1.设计该市政设施数据库的要素分层方案。
2.简述将采集的市政设施数据整理入库的主要工作步骤及内容。
3.设计数据采集更新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4.简述检查数据质量时,如何将位置偏离道路5 m的路灯点检查出来。
1.根据题目要求,该市市政设施数据库的要素分层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道路和桥梁要素层,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宽度、路面材料、名称。
(2)路灯要素层,表示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表示。
(3)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层,表示燃气管线、燃气井的位置及类型属性,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码、管径、管材等。
(4)供水、排水要素层,表示供水、排水管线的位置和检修井的位置及类型属性,供排水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码、管径,管材等。
(5)电力、通信要素层,表示电力、通信管线的位置和检修井的位置及类型属性,电力、通信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码、管径、管材等。
2.(1)数据收集与整理。包括全市市政设施数据、0. 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将其转换为系统支持的格式,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形图数据一致,利用WGS—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灯数据进行转换。
(2)数据预入库。按照数据库整体结构的设计与分层要求,将采集数据按照数据的存储要求入库到相应的数据层。
(3)数据处理、修改。系统要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临时数据库矢量数据是按照图幅为单元存放的,在图幅接边处可能会存在要素目标的断线。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线要素,要将要素在图幅分割处进行连接使其连续;对于面要素,要将由于图幅分割成多个目标进行合并,生成一个目标;对于市政设施数据,要将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整合生成。
(4)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
(5)元数据整理。将元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文本格式转换为关系表格形式,以利于元数据的入库。
(6)数据正式入库,把经过处理符合数据库设计要求的数据进行正式入库,形成正式的数据库成果。
3.数据采集更新子系统主要功能有:
(1)通过掌上电脑(PDA),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
(2)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4.可以利用GIS系统最基本的缓冲区分析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它在交通、林业、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湖泊和河流周围的保护区的定界、汽车服务区的选择、民宅区远离街道网络的缓冲区的建立等。先建立缓冲区图层,再进行叠置分析,以道路边线为中心轴线,距中心轴线5~10m的平行条带建立缓冲区,然后进行路灯图形元素的检索即可。
第9题:
依据《基础地理信息城币数据库建设规范》,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系统
B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大地坐标和高程坐标系统
C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统,但应与国家统一系统建立转换关系
D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统,不需要与国家统一系统建立转换关系
第10题: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标准》规范规定,国家和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电子地图数据的坐标系统采用()。
第11题:
第12题: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系统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大地坐标和高程坐标系统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统,但应与国家统一系统建立转换关系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可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统,不需要与国家统一系统建立转换关系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
××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已有数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0. 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2)市政设施数据
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
路灯要素:利用GPS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WGS-84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
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等属性。
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
2)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
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形图数据一致,利用WGS-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灯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
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
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一再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
4)问题
(1)设计该市政设施数据库的要素分层方案。
(2)简述将采集的市政设施数据整理入库的主要工作步骤及内容。
(3)设计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4)简述检查数据质量时,如何将位置偏离道路5m的路灯点检查出来?
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
(1)设计该市政设施数据库的要素分层方案。
①道路和桥梁要素层: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
②路灯要素层:表示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
③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层:表示燃气管线和燃气井的位置,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属性。
④供水、排水要素层:表示供水、排水管线的位置和检修井的位置,供排水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检修井采集点位及类型属性。
⑤电力、通信要素层:表示电力、通信管线的位置和检修井的位置,电力、通信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检修井采集点位及类型属性。
(2)简述将采集的市政设施数据整理入库的主要工作步骤及内容。
①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
②数据预入库。按照数据库整体结构的设计,将采集数据按照数据的存储要求入库到相应的数据层。
③数据处理与修改。临时数据库矢量数据是按照图幅为单元存放的,在图幅接边处可能会存在要素目标的断线。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线要素,要将要素在图幅分割处进行连接使其连续;对于面要素,要将由于图幅分割成多个目标进行合并,生成一个目标;对于市政设施数据,要将对应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整合生成。
④元数据整理。将元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文本格式转换为关系表格形式,以利于元数据的入库。
⑤数据正式入库。把经过处理符合数据库设计要求的数据进行正式入库,形成正式的数据库成果。
(3)设计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主要功能:可通过掌上电脑(PDA),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4)简述检查数据质量时,如何将位置偏离道路5m的路灯点检查出来?
①程序自动检查:通过设计模型算法和编制计算机程序,利用空间数据的图形与属性、图形与图形、属性与属性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检查和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错误。
②人机交互检查:数据在很多情况下靠程序检查不能完全确定其正确与否,但程序检查能将有疑点的地方搜索出来,缩小范围或精确定位,再采用人机交互检查方法,由人工判断数据的正确性。
③人工对照检查:通过人工智能检查核对实物、数据表格或可视化的图形,从而判断检查内容的正确性。
第17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
(1)全省2 0 1 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
(2)全省2 008年测绘生产的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
(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
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
(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10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
(2)对1:10000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 0 1 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0000DLG数据库。
(3)利用1:10000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000DEM数据库。
【问题】
1.指出本项目中可用于全省1:10000DLG数据更新的数据资料或成果,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说明全省5m格网间距DEM数据的生产技术方法和主要流程。
1.已收集和获取的三大类资料都可用于全省1:10000DLG数据更新。全省20 1 2年6月在0.5m分辨率航摄数据主要用于居民地、道路、政区等要素变化较大情况的更新。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中的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可用作全省1:10000DLG数据更新的基础资料。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可重点对居民地名称、道路名称(等级)、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就可以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0000DLG数据库。
2.本题要求利用1:10000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000DEM数据库。所以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矢量数据生成法生产DEM数据。因为生产5m格网间距的DEM数据,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比例尺1:10000;
(2)格网间距(m)5*5;
(3)格网点高程中误差(m)平地1.0、丘陵2.0、山地5.0、高山地1 0.0;
(4)要素分类执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规定;
(5)DEM成果文件名符合《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规定;
(6)DEM数据格式符合《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规定;
(7)DEM成果数据宜以图幅为单位输出。矢量法建立DEM的主要流程如下:资料准备—矢量数据采集与接边—构TIN与编辑—DEM内插—DEM镶嵌裁切—DEM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
第18题:
基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
××测绘单位承接了××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
(1)全省20 1 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
(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万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
(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
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
(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
(DOM),要求达到1:1万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
(2)对1:1万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 1 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万DLG数据库。
(3)利用1:1万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
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万DEM数据库。
3)问题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简述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现状。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综合地利用各种来源的现势资料,如最新航空航天影像、行政勘界资料、地面实测数据等,确定和测定全国范围内基础地理要素,如道路、水系、居民地、地形、地名、行政界线等的位置变化及属性变化,对原有数据库要素进行增删、替换、关系协调等处理,生成新版数据体,并更新用户数据库。
(2)简述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现状。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库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文件数据管理模式,对象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较为流行的解决方法,它将复杂的数据类型作为对象放入关系数据库中,并提供索引机制和简单的操作,即在空间数据源之上增加一层软件(空间数据引擎)——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第19题:
第20题:
××市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为201 1年生产制作完成的,现势性差,导航效果差。为此,××公司承担了该市导航电子地图的更新任务。任务是在该地区开展外业调查,对市区内的道路、兴趣点以及地名等进行数据采集并处理,完成导航数据的更新。
问题
(1)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采集的工作程序。
(2)简述道路网络信息采集方法。
(1)(参见11.2考点1)
作业流程包括接收任务、情报收集处理、数据准备、导航数据预处理、人员培训、出工准备、现场采集、检查验收、提交成果。
①接收任务:外业调查工作负责人接收作业任务,开始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②情报收集处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作业区域内的道路、POI等变化情报的收集和整理,
为外业作业提供更新指引。
③数据准备:准备外业作业需要的导航数据,确保是当前最新的一个版本。
④根据卫星影像对导航数据预处理:在外业出工前,根据最新的卫星影像提前发现道路、建筑物、地形地貌等的变化,尽可能多地通过卫星影像识别出变更点、勾画出道路等地图要素的形状、挂接关系等信息,为外业作业提供参考依据,在可能的情况下,外业只要简单地进行验证确认并补充标志、标线信息即可。
⑤人员培训:出工前需要对参与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并考核,达标者才可以参加相应工作。
⑥出工准备:
a.根据计划编制参加人员的数量;
b.作业车辆准备和安全性检查;
c.准备作业设备,如GPS接收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存储设备等;
d.资料准备,即最新版数据准备、数据加密处理、卫星影像准备和情报资料准备等;
e.资金准备;
f.旅途计划准备。
⑦现场采集,即按任务计划完成更新采集工作。
⑧检查验收,即人员按计划进行现场成果验收。
⑨提交成果。
2.(参见11.2考点2)
①道路网络分类:按管理等级分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村道,车渡(航线)以及城市道路,小区、工厂、大学等较大单位的内部道路,道路之间的连接路等;如果按道路形态分为上下线分离道路,非上下线分离道路以及桥梁、隧道、环岛、匝道等。
以上类别是导航电子地图路网要素需要表示的基本属性,在导航系统进行路径计算和路径引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②道路形状:采用预处理成果或用GPS接收机采集道路中心线轨迹,采集时一般需要有车辆配合,以提高作业效率。
③道路挂接:作业员现场观察,根据通行规格用草图的方式记录路口处道路的挂接关系,记录车道信息、通行方向、交通限制、红绿灯等信息。
④道路属性:主要包括道路等级、车道数、速度限制、通行方向等信息。
⑤通行方向:用以表达路段要素的通行信息,通行方向是路网的基本信息。
⑥禁止信息:主要表达道路与道路之间的通行规则,一般根据现场的“禁止左转”、“禁止右转”、“禁止直行”等标牌判断,在有些地方虽然现场没有标牌,但根据行车习惯理论上禁止通行的路口,也需要采集禁止信息,通常称之为“理论交限”。
⑦车道信息:指交通管理部门在地面标示或悬挂标示的通行箭头信息,外业只采集路口处或有车道变化点的车道信息。
⑧标志标线:指道路分隔线、警告标志等信息,外业需按照采集标准采集相应信息。
⑨其他信息:其他与行车驾驶有关的道路信息。
第21题: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标准》规范规定,国家和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电子地图数据的坐标系统采用()。
A西安80坐标系
BWGS-84坐标系
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D北京54坐标系
第22题:
第23题:
西安80坐标系
WGS-84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北京54坐标系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