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
穿刺侧下肢制动8h
穿刺侧下肢制动24h
观察下肢皮肤温度与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4h后患者可下床活动
第1题:
男性,63岁。右上腹不适1周,CT示右肝多发性占位。拟诊为右肝弥漫性肝癌而行了右肝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嘱病人早期床上活动
B、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痛与腹部体征
C、穿刺处沙袋加压1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6小时
D、严密观察穿刺侧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
E、术后24~48小时卧床休息
第2题:
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安静卧床休息4小时后可进食
B、术后正常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C、观察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等
D、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
E、股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6~12小时
第3题:
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者,护理应注意
A、沙袋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B、穿刺者肢体制动2小时
C、观察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
D、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E、卧床休息6小时后进食
第4题:
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者,护理应注意 ( )
A.沙袋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B.穿刺者肢体制动2h
C.观察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
D.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E.卧床休息6h后进食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后的处理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第9题: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
股动脉穿刺者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股动脉穿刺点应用沙袋压迫止血2~4小时
安静卧床休息后4小时可进食或起床活动
第10题:
术后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
穿刺侧下肢制动8h
穿刺侧下肢制动24h
观察下肢皮肤温度与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4h后患者可下床活动
第11题:
安静卧床休息4小时后可进食
术后正常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观察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等
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
股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6~12小时
第12题:
心理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变化
术后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术后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
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第13题:
下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心理护理
B、术后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变化
C、术后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D、术后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
E、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第14题:
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要点有
A、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
B、股动脉穿刺者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C、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D、股动脉穿刺点应用沙袋压迫止血2~4小时
E、安静卧床休息后4小时可进食或起床活动
第15题:
以下关于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
B.股动脉穿刺者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C.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D.骰动脉穿刺点应用沙袋压迫止血2~4小时
E.术后24小时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穿刺部位加压包扎
B穿刺侧肢体制动6-12小时
C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
D密切观察有无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
E对插管造影历时较长者,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第20题: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嘱病人早期床上活动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痛与腹部体征
穿刺处沙袋加压1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6小时
严密观察穿刺侧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
术后24~48小时卧床休息
第22题: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血肿
股动脉穿刺者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定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股动脉穿刺点应用沙袋压迫止血2~4小时
术后24小时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第23题:
穿刺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穿刺处1kg沙袋压迫4~6小时
动脉穿刺处压迫12~24小时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出
动脉压迫6~8小时
第24题: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和临床症状
术后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
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术后嘱患者多饮水,使造影剂尽快排出体外,以减少其所致的低血压和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