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频率5~7HzB 中-高波幅C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D 出现在REM睡眠期E 持续1秒以上

题目
单选题
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频率5~7Hz

B

中-高波幅

C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D

出现在REM睡眠期

E

持续1秒以上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频率5~7HzB 中-高波幅C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D 出现在REM睡眠期E 持续1秒以上”相关问题
  • 第1题:

    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睡眠幻觉常出现在()。

    • A、思睡期
    • B、NREM睡眠Ⅰ~Ⅱ期
    • C、NREM睡眠Ⅲ~Ⅳ期
    • D、REM睡眠期
    • E、觉醒期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频率5~10Hz
    • B、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
    • C、多见于成年人中
    • D、可以受到思维和情绪的影响
    • E、持续1秒以下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关于正常人睡眠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睡眠是由NREM和REM睡眠两个不同睡眠时相构成
    • B、在睡眠过程中NREM和REM睡眠常常交替出现
    • C、平均90min出现一次REM睡眠
    • D、睡眠时先进入REM期,然后再转为NREM期
    • E、入睡开始进入NREM期,之后由1期依次进入2、3、4期,并持续下去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儿童睡眠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

    入睡后快速进入NREMⅢ期且持续时间较长

    B

    其后整夜都有周期性的慢波睡眠期

    C

    睡眠中较少有觉醒

    D

    夜间睡眠效率较高

    E

    入睡后很快进入REM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儿童睡眠的特点为入睡后快速进入NREM睡眠的Ⅲ期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后整夜都有周期性的慢波睡眠期,睡眠中较少有觉醒。

  • 第5题:

    单选题
    REM期EEG表现为(  )。
    A

    持续中等波幅的混合波

    B

    阵发θ节律,顶尖波

    C

    α节律解体,散在α波,阵发θ节律

    D

    δ波逐渐增多,占20%~50%

    E

    以低~中波幅δ频带慢波为主,并可见少量δ波


    正确答案: A
    解析:
    REM睡眠期脑电图为中等波幅的混合波,主要为θ波和低波幅δ波,类似NREM睡眠Ⅰ期或Ⅱ期。但没有顶尖波、睡眠纺锤波或K-综合波,波幅比较平稳。

  • 第6题:

    单选题
    REM睡眠期眼球运动的特点为(  )。
    A

    持续而慢速运动

    B

    间歇性眼球快速运动

    C

    一进入REM期即出现

    D

    眼球运动与思睡眠类似

    E

    在整个REM期持续出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频率5~7Hz

    B

    中-高波幅

    C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D

    出现在REM睡眠期

    E

    持续1秒以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E四项,额中线θ节律是前头部中线区(Fpz、Fz、Cz)出现的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持续1s以上,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期。D项,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如受到某种压力时可出现额中线θ节律,受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出现。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行睡眠脑电监测,脑电图在δ活动的背景上突然出现中-高波幅的θ节律,从额区开始向后头部扩散,持续5~10秒,肌电活动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状态是(  )。
    A

    癫痫发作

    B

    深睡期

    C

    REM期

    D

    觉醒期

    E

    非常浅睡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觉醒过程中脑电图表现为突然出现中-高波幅的θ节律,从额区开始向后头部扩散,持续5~10秒,常混有运动引起的肌电活动,其前常有K-综合波或顶尖波。

  • 第9题:

    单选题
    对额中线θ节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频率5~10Hz

    B

    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

    C

    多见于成年人中

    D

    可以受到思维和情绪的影响

    E

    持续1秒以下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POSTS)描述正确的是(  )。
    A

    单个或连续的向上尖波

    B

    在Cz波幅最高

    C

    只可出现于睡眠Ⅰ期

    D

    双侧可不同步

    E

    最多见于儿童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D三项,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POSTS)为睡眠中出现于枕区的单个或连续的4~5Hz正相尖波,波幅20~80μV,可双侧同步或不同步,在枕中(Oz)波幅最高。CE两项,POSTS可出现在NREM睡眠各期,多见于青年人及成年人(15~35岁)。

  • 第11题:

    单选题
    小儿行睡眠脑电监测,脑电图在δ活动背景上出现中-高波幅θ节律,从额区向后头部扩散,持续5~10秒,肌电活动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状态是(  )。
    A

    REM期

    B

    觉醒期

    C

    深睡期

    D

    癫痫发作

    E

    非常浅睡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老年人睡眠的特点是(  )。
    A

    入睡后很快进入NREMⅢ期

    B

    睡眠中较少有觉醒

    C

    REM持续时间长

    D

    睡眠潜伏期及REM潜伏期延长

    E

    睡眠前1/3以REM睡眠和浅睡眠交替出现


    正确答案: E
    解析:
    老年人睡眠特点为:睡眠潜伏期和REM期长,睡眠中频繁觉醒,很少进入慢波睡眠,REM睡眠持续时间短。

  • 第13题: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节律与常规不符而引起的睡眠紊乱,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关于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发作期脑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确切发生时间很难确定
    • B、入睡后立即出现持续的双侧弥漫性棘慢复合波放电现象
    • C、棘慢复合波的频率多变
    • D、REM期不出现电持续状态
    • E、一般不出现多棘波和快节律暴发现象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单选题
    关于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最多见于青少年及成人

    B

    出现在睡眠中

    C

    出现在枕区

    D

    出现部位、波形、位相与λ波相似

    E

    可出现在清醒时


    正确答案: E
    解析:
    BC两项,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POSTS)为睡眠中出现于枕区的单个或连续的4~5Hz正相尖波,波幅20~80μV,可双侧同步或不同步,在枕中波幅最高。A项,POSTS最常见于青少年及成人(15~35岁)。D项,POSTS出现的部位、波形、位相与λ波相似,但出现的时间状态不同。

  • 第16题:

    单选题
    不属于额中线θ节律特点的是(  )。
    A

    计算等精神活动时出现

    B

    中-高波幅

    C

    频率为14~18Hz

    D

    外向型非神经质者易出现

    E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额中线θ节律是前头部中线区(Fpz、Fz、Cz)出现的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持续1s以上,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如心算或思考等智力活动时出现。

  • 第17题:

    单选题
    关于REM睡眠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REM睡眠期易唤醒

    B

    做梦常发生于REM睡眠期

    C

    REM睡眠潜伏期多在30~40min

    D

    前半夜REM睡眠期持续时间较长

    E

    每一段REM睡眠期持续约40~50min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两项,REM期的突出标志是快速眼球运动。脑电图为持续中等波幅的混合波。肌张力消失,不易唤醒,但各项生理指标活跃而不稳定,但如果从这一期主动或被动唤醒,常能回忆在做梦。C项,正常青少年和成人REM睡眠潜伏期多在60~90min;E项,每一段REM睡眠期持续约20~30min。

  • 第18题:

    单选题
    慢α变异型指的是(  )。
    A

    α节律频率为6~7Hz

    B

    α节律的频率为本人α波的1/2

    C

    α节律频率为7~8Hz

    D

    α节律频率为8~9Hz

    E

    α节律中夹杂大量慢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慢α变异型指的α节律的频率为本人α波的1/2。

  • 第19题:

    判断题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节律与常规不符而引起的睡眠紊乱,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有关青少年失神癫痫,不正确的是(  )。
    A

    发病年龄在9~13岁,高峰年龄为10~12岁

    B

    主要发作形式为典型失神发作

    C

    脑电图背景活动及睡眠节律正常

    D

    发作频率一般为与儿童失神癫痫一样,但程度轻,持续时间长

    E

    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为3~4Hz全面性棘慢复合波节律暴发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青少年失神癫痫发病年龄在9~13岁,高峰年龄为10~12岁。BD两项,主要发作形式为典型失神发作,发作频率一般比儿童失神癫痫少,发作时的意识障碍程度较轻,但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C项,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及睡眠节律正常。E项,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为3~4Hz全面性棘慢复合波节律暴发。

  • 第21题:

    单选题
    有关额中线θ节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现即为异常

    B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C

    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

    D

    出现在前头部中线区

    E

    成人偶可见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如受到某种压力时可出现额中线θ节律,受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出现。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觉醒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见于儿童

    B

    额、中央区的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或δ节律

    C

    中间可夹杂棘、尖波

    D

    常伴有较多的肌电活动

    E

    频率和波幅与年龄发育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觉醒反应多见于小儿,小儿在觉醒过程中脑电图会出现明显的觉醒反应,又称觉醒过度同步化。青少年和成年人从睡眠到觉醒过程迅速,中间几乎没有过渡期。BD两项,从NREMⅠ期以外的任一睡眠期觉醒时,在额、中央区出现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或δ节律,并迅速向后头部扩散,频率渐快,波幅渐低,持续3~10秒,伴有较多肌电活动。E项,觉醒反应的频率和波幅与年龄发育有关,年龄越小,频率越慢,波幅越高,同步化程度越显著。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正常人睡眠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睡眠是由NREM和REM睡眠两个不同睡眠时相构成

    B

    在睡眠过程中NREM和REM睡眠常常交替出现

    C

    平均90min出现一次REM睡眠

    D

    睡眠时先进入REM期,然后再转为NREM期

    E

    入睡开始进入NREM期,之后由1期依次进入2、3、4期,并持续下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多导睡眠监测中,REM睡眠期的突出标志是(  )。
    A

    锯齿波

    B

    快速眼球运动

    C

    脑电图波幅下降

    D

    呼吸和心律不平稳

    E

    脑电图表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