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单选题最早可出现后头部8Hzα节律的年龄是(  )。A 5岁B 6岁C 3岁D 2岁E 8岁”相关问题
  • 第1题:

    后头部快α变异()。

    • A、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 B、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 C、额区快波节律
    • D、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 E、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单选题
    不符合儿童后头部慢波特点的是(  )。
    A

    出现在一侧或两侧枕部

    B

    睁眼抑制,闭眼诱发

    C

    高峰出现年龄为4~7岁

    D

    进入青春期后消失

    E

    多数为不对称


    正确答案: E
    解析:
    儿童后头部慢波,以枕区最突出,属正常发育现象,进入青春期后消失。对睁闭眼试验与α节律有一样的反应性,闭眼出现,睁眼阻滞,不出现在其他状态或其他部位。后头部慢波节律双侧出现或非恒定地出现于某一侧,通常以右侧为著,在过度换气时更明显,双侧可不对称或不同步,但不对称或不同步不超过50%。高峰年龄为4~7岁,可持续到11岁。

  • 第3题:

    单选题
    外周血WBC总数最早接近成人水平的小儿年龄是
    A

    2岁后

    B

    4岁后

    C

    6岁后

    D

    8岁后

    E

    10岁后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4题:

    单选题
    对睁-闭眼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睁眼后经>1s的潜伏期出现枕区节律受抑制

    B

    闭眼3s以上枕区α节律恢复

    C

    盲人可正常出现α阻滞现象

    D

    枕叶癫痫患者癫痫样放电不受睁闭眼影响

    E

    癔病性黑矇者睁眼时α节律可正常被阻滞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睁眼后经小于1s的潜伏期出现枕区节律受抑制称为α阻滞或枕区节律阻滞;B项,闭眼1~1.5s内枕区节律恢复;C项,盲人可不出现α阻滞现象;D项,枕叶癫痫患者癫痫样放电受睁闭眼影响;E项,癔病性黑矇或诈盲者闭眼时α节律正常出现,睁眼时可被阻滞。

  • 第5题:

    单选题
    关于儿童后头部慢波描述,正确的是()。
    A

    属于正常发育状况,一直延续到青春期后

    B

    以枕区最突出

    C

    枕区多位相慢波为3~4Hz中—高波幅多位相波

    D

    后头部慢波节律为2~4Hz的中高波幅慢波节律

    E

    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常为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有关额中线θ节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出现即为异常

    B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C

    5~7Hz中-高波幅的节律性正弦样波

    D

    出现在前头部中线区

    E

    成人偶可见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常人在清醒状态下如受到某种压力时可出现额中线θ节律,受情绪和思维的影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出现。

  • 第7题:

    单选题
    后头部快α变异()。
    A

    快波中常混杂有μ节律

    B

    快波的反应性与α节律相同

    C

    额区快波节律

    D

    与20Hz闪光刺激同步的枕区快波节律

    E

    出现在颅骨缺损区的快波活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觉醒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见于儿童

    B

    额、中央区的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或δ节律

    C

    中间可夹杂棘、尖波

    D

    常伴有较多的肌电活动

    E

    频率和波幅与年龄发育有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觉醒反应多见于小儿,小儿在觉醒过程中脑电图会出现明显的觉醒反应,又称觉醒过度同步化。青少年和成年人从睡眠到觉醒过程迅速,中间几乎没有过渡期。BD两项,从NREMⅠ期以外的任一睡眠期觉醒时,在额、中央区出现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或δ节律,并迅速向后头部扩散,频率渐快,波幅渐低,持续3~10秒,伴有较多肌电活动。E项,觉醒反应的频率和波幅与年龄发育有关,年龄越小,频率越慢,波幅越高,同步化程度越显著。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儿童后头部慢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后头部病变有关

    B

    以枕区最突出

    C

    具有和α节律一样的反应性

    D

    双侧或非恒定地出现于某一侧

    E

    属于正常发育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15岁时α节律的频率接近成人水平

    B

    60岁以后α节律变慢

    C

    成人α节律的主频段在9~11Hz

    D

    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

    E

    婴儿期枕导α节律基本形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足月生后3~4个月的正常婴儿枕区出现3.5~4.5Hz的节律性活动,且对睁眼有反应。12个月龄时枕区节律性活动可以达到5~6Hz的θ节律。一般在3岁时,正常儿童枕区α节律的频率约在8Hz,9岁时α节律的频率约在9Hz,而15岁时,α节律的频率可以达到成人的水平,约为10Hz。60岁以上一些正常老年人的α节律频率可能会变慢。但平均频率仍在9Hz以上。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儿童后头部慢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后头部病变有关

    B

    以枕区最突出

    C

    具有和α节律一样的反应性,反复出现在枕区α节律中,不出现其他部位

    D

    枕区多出现相位慢波

    E

    属于正常发育现象,进入青春期后消失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小儿呼吸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A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B

    婴幼儿呈胸式呼吸

    C

    年龄越小,肺活量越大

    D

    小儿气道阻力小于成人

    E

    足月儿容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低钾血症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

    心电图改变

    B

    肌乏力

    C

    口苦、恶心

    D

    心脏传导阻滞

    E

    心脏节律异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单选题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出现最初的α节律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期枕区尚未形成α节律。一般在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

  • 第15题:

    单选题
    属于异常β活动的是(  )。
    A

    水合氯醛引起β活动

    B

    缺口节律

    C

    β型脑电图

    D

    后头部β活动,睁眼后阻滞

    E

    β昏迷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药物引起β活动增多属于生理现象;B项,缺口节律是因为没有颅骨衰减的情况下,可记录到的高频脑电活动增多,这是正常现象;C项,部分健康成年人背景脑电图以β活动为主调节律,波幅常较低,称为快波型脑电图或β型脑电图;D项,后头部β活动,可被睁眼阻滞,频率多为14~16Hz,可达20Hz,属于快α变异型。

  • 第16题:

    单选题
    低钾血症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心电图改变

    B

    肌乏力

    C

    心脏传导阻滞

    D

    心脏节律异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低钾血症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肌无力,心电图改变、心脏传导阻滞和心脏节律异常虽然均是低钾血症时的临床表现,但都出现在肌无力之后。

  • 第17题:

    单选题
    患儿,5岁。支持界线性小儿脑电图的是(  )。
    A

    背景节律为8~9Hz,调节调幅不良

    B

    过度换气诱发以双侧后头部为著的2~5Hz慢波活动

    C

    闪光刺激时诱发光肌阵挛反应

    D

    思睡期出现6~7Hz阵发性θ活动,以中央、顶区为主

    E

    后头部α节律中混有少量慢波活动及节律


    正确答案: E
    解析:
    BDE三项是5岁小儿正常脑电图;C项,光肌阵挛反应是一种非癫痫性的肌肉抽动,是闪光刺激诱发试验中的正常反应。有下列一项表现时可视为界线性小儿脑电图:①脑波频率轻度落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慢波轻度增多,调节调幅不良(仅指年长儿);②出现少量不典型棘波、尖波,或出现较多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 第18题:

    单选题
    幼儿期(1~3岁)脑电图的演变规律是()。
    A

    后头部脑波基本节律由快变慢

    B

    后头部脑波的波幅逐渐增高

    C

    后头部脑波节律阻滞现象趋于明显

    D

    3岁左右后头部的基本节律是3~4Hz

    E

    不同个体基本脑波的差异显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20岁。2年前行左侧颞前叶+海马切除术,术后至今无癫痫发作,术后服用卡马西平。在无药物副作用前提下,根据以下哪种脑电图特征,减/停用抗癫痫药物最安全?(  )
    A

    左侧前头部缺损节律

    B

    双侧前头部β活动增多

    C

    双侧枕区8Hz活动

    D

    未记录到癫痫样放电

    E

    左侧枕区α波波幅较右侧低,但小于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E四项,均为在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癫痫再发无特异性的预测作用;D项,癫痫样放电可能提示有再发风险,故应根据未记录到癫痫样放电来减/停用抗癫痫药物。

  • 第20题:

    单选题
    幼儿期(1~3岁)脑电图清醒期的演变规律是(  )。
    A

    闭眼脑波节律阻滞现象明显

    B

    3岁左右后头部的基本节律是3~4Hz

    C

    后头部脑波的波幅比较低

    D

    1岁以后后头部脑波基本节律由快θ变慢α

    E

    不同个体脑波频率的差异不显著


    正确答案: D
    解析:
    1岁以后后头部基本节律从较快的θ活动逐渐向慢α节律演变,2岁时枕区节律约6~7Hz左右,3岁以7~8Hzθ左右。

  • 第21题:

    单选题
    最早可出现后头部8Hzα节律的年龄是(  )。
    A

    5岁

    B

    6岁

    C

    3岁

    D

    2岁

    E

    8岁


    正确答案: E
    解析: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期枕区尚未形成α节律。一般在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