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A 255.3B 239.2C 228D 210.3

题目
单选题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A 255.3B 239.2C 228D 210.3”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e=0.6):
    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比较上述三种组合的计算结果,可知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2题:

    在设计屋面结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0.5kN/m2中,不包括因屋面排水不畅或堵塞所引起的积水重
    B.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屋顶花园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0kN/m2中,不包括土、石、花草等重量
    C.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D. 当为斜屋面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1条,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以沿屋面斜坡面积衡量的

    答案: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1条注3规定,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并根据表5.3.1可知,荷载标准值为0.5kN/m2;B项,根据第5.3.1条注4规定,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应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并根据表5.3.1可知,屋顶花园活荷载标准值为3.0kN/m2;C项,根据第5.3.3条规定,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可不与雪荷载和风荷载同时组合;D项,根据第5.3.1条规定,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以屋面水平投影面积来计算的。

  • 第3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西北方向某县的一多层建筑在设计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中没有给出该县的基本雪压,但当地气象部门给出年最大积雪深度为0.50m,由此设计单位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规定确定雪压值s=(  )kN/m2。

    A. 0.50
    B. 0.60
    C. 0.74
    D. 0.8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第2款规定,根据积雪深度计算雪压的公式为:s=hρg;
    式中,s表示计算雪压标准值;h表示积雪深度;ρ表示积雪密度(t/m3);
    根据条文说明第7.1.2条规定,对东北地区可取用:ρ=150kg/m3=0.15t/m3,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该县的基本雪压为:s=0.50×0.15×9.8=0.74kN/m2。

  • 第4题: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最低为( )。

    A.1.5kN/㎡
    B.2.0kN/㎡
    C.2.5kN/㎡
    D.3.0kN/㎡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最低为2.0kN/㎡。

  • 第5题:

    一机械加车间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图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

    .考虑到图(d)所示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三种可变荷载的效应组合,然后确定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0
    C. 230.0
    D. 239.2

    答案:D
    解析:
    本题中有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及风荷载等三种可变荷载,需对三种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分别计算后确定是何种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MA。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c=0.6):
    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比较上述三种组合的计算结果,239.2kN·m>228kN·m>215.4kN·m,即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6题:

    一机械加车间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图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

    计算上述二种可变荷载的效应组合,确定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0
    C. 173.4
    D. 18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面活荷载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是ψc=0.7):MA=1.2×50+1.4×30+1.4×0.7×60=160.8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73.4kN·m。
    173.4kN·m>160.8kN·m,故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7题:

    单选题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屋面活荷载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是ψ=0.7。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1款式(3.2.3-1)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30+1.4×0.7×60=160.8kN·m。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73.4kN·m。
    根据第3.2.3条第1款式(3.2.3-2)规定,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60+1.4×0.7×30=155.7kN·m。
    取三者中的最大值,故应按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173.4kN·m。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应采用下列哪些荷载值之和作为代表值?(  )[2012年真题]
    A

    永久荷载标准值

    B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

    C

    风荷载标准值

    D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即为永久荷载代表值与可变荷载代表值之和。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1.6条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根据第3.1.2条第1款规定,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B

    定值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C

    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D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 A应为()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西北方向某县的一多层建筑在设计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中没有给出该县的基本雪压,但当地气象部门给出年最大积雪深度为0.50m,由此设计单位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规定确定雪压值s=()kN/m2。
    A

    0.50

    B

    0.60

    C

    0.74

    D

    0.8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根据积雪深度计算雪压的公式为:s=hρg;式中,s表示计算雪压标准值;h表示积雪深度;ρ表示积雪密度(t/m3);根据条文说明第7.1.2条,对东北地区可取用:ρ=150kg/m3=0.15t/m3,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该县的基本雪压为:s=0.50×0.15×9.8=0.74kN/m2

  • 第12题:

    问答题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建筑结构设计时,其荷载代表值是怎样规定的?

    正确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1.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2.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3.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答案:C
    解析:
    屋面活荷载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是ψ=0.7。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30+1.4×0.7×60=160.8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0+1.4×0.7×30=173.4kN·m>160.8kN·m。因此本题是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14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2.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c=0.6):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④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60+1.4×0.7×30+1.4×0.6×65=210.3kN·m;
    取四者中的最大值,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239.2kN·m。

  • 第15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工况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没计值分别为:
    当属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0.9×(1.4×30+1.4×60+1.4×65)=255.3kN·m>210.3kN·m;
    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35×50+1.4×0.7×30+1.4×0.7×60+1.4×0.6×65=210.3kN·m。
    与不采用简化规则算得的MA=239.2kN·m相比较,可知采用简化规则算得的MA=255.3kN·m要大于前者。

  • 第16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117.9
    B.123.0
    C.124.4
    D.14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及第3.2.4条规定,分别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如下:
    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6):MD=1.2×50+1.4×30+1.4×0.6×25=123kN·m;
    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7):MD=1.2×50+1.4×25+1.4×0.7×30=124.4kN·m;
    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
    124.4kN·m>123kN·m>117.9kN·m,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4.4kN·m。

  • 第17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则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两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A.129.3
    B.124.4
    C.123
    D.117.9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 B、定值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 C、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 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选题
    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1款式(3.2.3-1)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c=0.6):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根据第3.2.3条第1款式(3.2.3-2)规定,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60+1.4×0.7×30+1.4×0.6×65=210.3kN·m。
    取四者中的最大值,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239.2kN·m。

  • 第20题:

    单选题
    在设计屋面结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0.5kN/m2中,不包括因屋面排水不畅或堵塞所引起的积水重量

    B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屋顶花园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0kN/m2中,不包括土、石、花草等重量

    C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D

    当为斜屋面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1条,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以沿屋面斜坡面积衡量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1条规定,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以屋面水平投影面积来计算的。错误。
    A项,根据第5.3.1条注3规定,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并根据《荷规》表5.3.1可知,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正确。
    B项,根据第5.3.1条注4规定,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应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并根据《荷规》表5.3.1可知,屋顶花园活荷载标准值为3.0kN/m2。正确。
    C项,根据第5.3.3条规定,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可不与雪荷载和风荷载同时组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黑龙江省佳木斯西北方向某县的一多层建筑在设计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中没有给出该县的基本雪压,但当地气象部门给出年最大积雪深度为0.50m,由此设计单位可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规定确定雪压值s=(  )kN/m2。
    A

    0.50

    B

    0.60

    C

    0.74

    D

    0.8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第E.1.2条式(E.1.2)规定,积雪深度计算雪压的公式为:s=hρg。式中,s表示计算雪压标准值;h表示积雪深度;ρ表示积雪密度(t/m3)。
    根据《荷规》条文说明第7.1.2条规定,对东北地区可取用:ρ=150kg/m3=0.15t/m3,重力加速度g=9.8m/s2,则该县的基本雪压为:s=0.50×0.15×9.8=0.735kN/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0.74,因此答案选C项。

  • 第22题:

    单选题
    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17.9

    B

    123.0

    C

    124.4

    D

    14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及第3.2.4条规定,分别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如下:
    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6):MD=1.2×50+1.4×30+1.4×0.6×25=123kN·m;
    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7):MD=1.2×50+1.4×25+1.4×0.7×30=124.4kN·m;
    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
    124.4kN·m>123kN·m>117.9kN·m,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4.4kN·m。

  • 第23题:

    单选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