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2
0.020
0.022
0.024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多遇地震作用时,8度(0.20g)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最大值是6度的()
第4题: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该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
第5题: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6题:
建筑结构的阻尼比
结构自重
特征周期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第7题:
0.028
0.027
0.026
0.15
第8题: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第9题:
0.0172
0.020
0.022
0.024
第10题:
0.284
0.296
0.409
0.462
第11题:
二倍
三倍
四倍
五倍
第12题:
0.064
0.060
0.043
0.040
第13题:
第14题: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丙类建筑,场地为Ⅰ1类,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本自振周期为1.3s。多遇地震作用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最接近。
第15题:
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Tg=0.30s,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ΔFn=δnFEk,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30s时,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δn应与()最为接近。
第16题:
有关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第17题:
0.17
0.11
0.08
0.0
第18题:
0.028
0.027
0.026
0.025
第19题:
二倍
三倍
四倍
五倍
第20题: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第21题: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第22题: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第23题:
0.26
0.21
0.18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