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单选题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A 130B 102C 96.9D 95”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见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1.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

    A. 130
    B. 102
    C. 96.9
    D. 9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35×50+1.4×0.7×30=96.9kN·m<102kN·m;
    故该效应组合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即D点的弯矩设计值MD=102kN·m。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10
    C.350
    D.440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4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答案:C
    解析:
    屋面活荷载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是ψ=0.7。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30+1.4×0.7×60=160.8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0+1.4×0.7×30=173.4kN·m>160.8kN·m。因此本题是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5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工况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

    A. 255.3
    B. 239.2
    C. 228
    D. 210.3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没计值分别为:
    当属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0.9×(1.4×30+1.4×60+1.4×65)=255.3kN·m>210.3kN·m;
    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35×50+1.4×0.7×30+1.4×0.7×60+1.4×0.6×65=210.3kN·m。
    与不采用简化规则算得的MA=239.2kN·m相比较,可知采用简化规则算得的MA=255.3kN·m要大于前者。

  • 第6题:

    厂房在风荷载作用下可得柱顶的集中荷载设计值W=3.51kN,迎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1=2.4kN/m,背风面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2=1.5kN/m,A柱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于(  )kN·m。

    A. -27.02
    B. 10.54
    C. 22.50
    D. 31.07

    答案:D
    解析:

  • 第7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1)的单层框架中,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柱顶D点轴向压力标准值NDgk=100kN,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Dqk=60kN,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Dwk=30kN(见图6-40),由此算得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柱顶D点轴向压力设计值ND=(  )kN。

    A.229.2
    B.220.8
    C.210.5
    D.200.3

    答案:A
    解析:
    由于风荷载产生的NDwk值远小于屋面活荷载产生的NDqk,故可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计算柱顶D点的轴向压力设计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及3.2.4条进行计算,柱顶D点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D=1.2×100+1.4×60+1.4×0.6×30=229.2kN。

  • 第8题:

    以下论述哪项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A.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
    B.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1.5kN/㎡
    C.斜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是指水平投影面上的数值
    D.屋顶花园活荷载标准值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5.3.1条: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规范中规定的屋面活荷载为水平投影面上的数值;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 第9题:

    一计算跨度为4m的简支梁,梁上作用有恒载标准值(包括自重)15kN/m,活荷载标准值5kN/m,则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 A、50kN·m
    • B、50.3kN·m
    • C、100kN·m
    • D、100.6kN·m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一计算跨度为4m的简支梁,梁上作用有恒载标准值(包括自重)15kN/m,活荷载标准值5kN/m,则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A

    50kN·m

    B

    50.3kN·m

    C

    100kN·m

    D

    100.6kN·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17.9

    B

    123.0

    C

    124.4

    D

    14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及第3.2.4条规定,分别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如下:
    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6):MD=1.2×50+1.4×30+1.4×0.6×25=123kN·m;
    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7):MD=1.2×50+1.4×25+1.4×0.7×30=124.4kN·m;
    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
    124.4kN·m>123kN·m>117.9kN·m,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4.4kN·m。

  • 第12题:

    单选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 Agk=50kN·m、M Aqk=30kN·m、M Ack=60kN·m(见下图),M 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 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 Awk=65kN.m(见下图)。 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见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现尚需计及如图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不采用简化规则)


    A. 117.9
    B. 123.0
    C. 124.4
    D. 14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6):
    MD=1.2×50+1.4×30+1.4×0.6×25=123kN·m;
    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ψc=0.7):
    MD=1.2×50+1.4×25+1.4×0.7×30=124.4kN·m;
    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
    取三者中的最大值,则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4.4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gk=30kN·m,则D点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 )kN·m。

    A. 130
    B. 102
    C. 96.9
    D. 9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3条,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D=1.35×50+1.4×0.7×30=96.9kN·m<102kN·m。
    故该效应组合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即MD=102kN·m。

  • 第15题:

    一单层平面框架(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215.4
    B. 228
    C. 230
    D. 239.2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第3.2.4条,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e=0.6):
    MA=1.2×50+1.4×30+1.4×0.7×60+1.4×0.6×65=215.4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0+1.4×0.7×30+1.4×0.6×65=228kN·m;
    ③当属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
    MA=1.2×50+1.4×65+1.4×0.7×30+1.4×0.7×60=239.2kN·m。
    比较上述三种组合的计算结果,可知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产生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

  • 第16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如图,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4.5kN/m。[2012年真题]



    试问,梁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M(kN·m)、标准组合设计值Mk(kN·m)、准永久组合设计值(kN·m)分别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以下论述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是( )。

    A.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
    B.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l.5kN/㎡
    C.斜屋面活荷载标准值是指水平投影面上的数值
    D.屋顶花园活荷载标准值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在(1)的单层平面框架中,除由竖向均布荷载gk及qk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50kN·m及MDqk=30kN·m外,现尚需计及如图6-33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距标准值MDwk=25kN·m,由此算得D点在上述三种工况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提示: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117.9
    B.123.0
    C.124.4
    D.14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及第3.2.4条规定,分别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如下:
    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6):MD=1.2×50+1.4×30+1.4×0.6×25=123kN·m;
    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c=0.7):MD=1.2×50+1.4×25+1.4×0.7×30=124.4kN·m;
    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1.4×0.6×25=117.9kN·m;
    124.4kN·m>123kN·m>117.9kN·m,故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D,即MD=124.4kN·m。

  • 第19题:

    一档案库的楼面悬臂梁如图所示,其悬挑计算跨度l0=5m,该梁上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线荷载gk=30kN/m,由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线荷载qk=2.0kN/m,由此算得该梁的梁端B的弯矩设计值MB=(  )kN·m。

    A.520
    B.537.75
    C.580
    D.590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一商店的单层平面框架,如图所示。

    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两种情况D点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A.130
    B.102
    C.96.9
    D.9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可得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又根据第3.2.3条规定,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96.9kN·m;
    96.9kN·m<102kN·m,故荷载效应组合由活荷载效应控制,即D点的弯矩设计值为102kN·m。

  • 第21题:

    一计算跨度为4m的简支梁,梁上作用有恒荷载标准值(包括自重)15kN/m,活荷载标准值5kN/m,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 A、50kN·m
    • B、50.3kN·m
    • C、100kN·m
    • D、100.6kN·m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Dqk=30kN·m,由此可算得上述两种情况D点的弯矩设计值MD=(  )kN·m。
    A

    130

    B

    102

    C

    96.9

    D

    9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可得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又根据第3.2.3条规定,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
    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2×50+1.4×30=102kN·m;
    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D=1.35×50+1.4×0.7×30=96.9kN·m;
    96.9kN·m<102kN·m,故荷载效应组合由活荷载效应控制,即D点的弯矩设计值为102kN·m。

  • 第23题:

    单选题
    一计算跨度为4m的简支梁,梁上作用有恒荷载标准值(包括自重)15kN/m,活荷载标准值5kN/m,其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A

    50kN·m

    B

    50.3kN·m

    C

    100kN·m

    D

    100.6kN·m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题的考察对象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35×15+1.4×0.7×5)×4/8=50.3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