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地位
对等地位
隶属地位
不对等地位
第1题: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B.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C.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D.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第2题: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 )。
A、基本平等
B、平等
C、同等
D、对等
第3题: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
A.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B.当事人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C.客体只能是行政行为
D.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第4题:
第5题: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和原告的()是平等的。
第6题:
档案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对等。
第7题:
在听证程序中,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对等的。
第8题: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通常处于什么地位?()
第9题:
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和()表现出来的。
第10题:
原告地位
第三人地位
被告地位,即不享有起诉权
共同原告地位
第11题:
同等地位
对等地位
从属地位
不对等地位
第12题:
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被监督地位
行政法律关系中,客体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行政监督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具有非对等性
第13题:
A、行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B、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C、行政主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D、行政主体不得先行处理行政争议
第14题:
下列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而行政管理关系在整个行政法律关系中又占有主导地位,因此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B.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均可构成一方主体
C.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才具有真正的行政主体地位
D.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上的同一概念
第15题:
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中央政治委员会是国民党“对于政治最高指导机关”,掌理政纲政策的实施计划、重要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针及重要干部的决定等事宜。为加强对地方行政事务的控制,中政会在地方各级设有秘密的政治委员会。监督地方政策方针的执行。中政会恢复后,不仅没改变国民党以党御政的局面,反而加强了对行政事务的控制。
第16题: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A对
B错
第17题: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通常处于()。
第18题: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第19题:
以下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下列关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第21题:
第22题:
政治地位
法律地位
经济地位
社会地位
第23题:
从主体上看,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
从内容上看,国家行政权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核心;
从双方当事人的地位看,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当事人,尤其是行政主体一方,不能随意处分自己手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