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
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室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R波振幅增加
第1题:
运动试验提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是
A、ST段下移水平型或下斜型>0.1mv
B、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C、室性心律失常
D、房性心律失常
E、R波振幅增加
第2题: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期的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
B、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抬高
C、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或T波倒置
D、T波高耸
E、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降
第3题:
急性心肌梗塞最早期心电图改变是().
A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
B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抬高
C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DT波高耸
E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移
第4题:
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为()。
第5题:
男性,50岁,持续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小时,查体:心率110次/分,心律齐,心电图示:Ⅲ、aVF导联QRs波群呈Qr型,Q波深宽,ST段抬高,Ⅱ导联qBsr型,ST段抬高,I、aVL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发生的心律失常为()。
第6题: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为()
第7题:
ST段抬高伴T波高耸
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
可出现R波增高、变宽
可伴有心律失常
一过性Q波
第8题: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
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室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R波振幅增加
第9题: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
无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室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R波振幅增加
第10题: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第11题: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
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抬高
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T波高耸
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水平型下移
第12题:
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mV
运动中出现收缩压进行性下降伴多个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2mV
运动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
运动至5分钟时出现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mV
运动中出现R波增高
第13题:
早期复极患者运动过程中可出现
A.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B.ST段水平型下移
C.ST段下斜型下移
D.ST段上斜型下移
E.ST段回复至基线
第14题:
第15题:
左心室室壁瘤的心电图表现为()。
第16题:
急性心肌梗塞最早期心电图改变是().
第17题:
以下为变异型心绞痛可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但应除外()
第18题:
劳力型心绞痛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
第19题:
可伴有心律失常
ST段抬高伴T波高耸
可出现R波增高.变宽
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
一过性Q波
第20题:
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ST段水平型下移
ST段下斜型下移
ST段上斜型下移
ST段回复至基线
第21题:
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
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
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第22题:
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变化迅速,出现病理性Q波
普遍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aVR、V1导联除外),不出现病理性Q波
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主要为J点抬高,多见于胸导联,不出现病理性Q波
相关导联一过性ST段抬高,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变化迅速
相关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持续达数月,有病理性Q波
第23题:
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ST段水平型下移
ST段下斜型下移
ST段上斜型下移
ST段回复至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