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B感知功能异常C电极脱落D电极移位E电池耗竭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
A

起搏功能异常

B

感知功能异常

C

电极脱落

D

电极移位

E

电池耗竭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 起搏功能异常B 感知功能异常C 电极脱落D 电极移位E 电池耗竭”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

    B、频率滞后功能

    C、感知过度

    D、感知不良

    E、电极脱位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

    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提高感知阈值

    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重新放置电极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

    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

    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

    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 第2题: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并发症有

    A、起搏器起搏阈值升高

    B、起搏器电极移位

    C、刺激膈肌或胸大肌

    D、皮肤坏死和感染

    E、起搏器感知不良与机械故障


    参考答案:ABCDE

  • 第3题:

    患者女性,80岁,反复胸闷、黑矇3年余入院。查体:BP130/64mmHg,P48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植入右侧胸腔,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心率60次/分。术后第3天,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右手后出现胸闷、黑矇,心率50次/分。首先考虑诊断()

    • A、起搏器电池耗竭
    • B、电极移位或导线断裂
    • C、阈值升高
    • D、起搏器综合征
    • E、慢性心脏穿孔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
    A

    起搏功能异常

    B

    感知功能异常

    C

    电极脱落

    D

    电极移位

    E

    电池耗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80岁,反复胸闷、黑矇3年余入院。查体:BP130/64mmHg,P48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植入右侧胸腔,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心率60次/分。术后第3天,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右手后出现胸闷、黑矇,心率50次/分。首先考虑诊断()
    A

    起搏器电池耗竭

    B

    电极移位或导线断裂

    C

    阈值升高

    D

    起搏器综合征

    E

    慢性心脏穿孔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电极移位或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大、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或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所致。移位后可表现为起搏失效。此外,由于上肢经常做规则摆动(如某种锻炼),在锁骨下及第一肋骨处常可引起导线断裂及绝缘层破损,以致产生局部肌肉因漏电而抽动,甚至完全起搏失效。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6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3年。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功能,心电图如图4-8-2所示,提示()。
    A

    右心室起搏

    B

    右心房起搏

    C

    右心房起搏+右心室起搏

    D

    左心室起搏

    E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4-8-2显示起搏信号后紧跟的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为右心室起搏。

  • 第7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4岁。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持续性。入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最应采取的有效治疗为()
    A

    同步直流电复律

    B

    永久起搏器植入

    C

    射频消融术

    D

    临时起搏器植入

    E

    食管电极超速抑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患者诊断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ablation)是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可治疗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动过速。其中心房颤动手术日渐成熟,成功率随着术者水平的提高稳步上升,已成为当今心内科热点手术,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心内科手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 第8题:

    单选题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下列哪项?(  )
    A

    电极移位

    B

    起搏功能异常

    C

    电极脱落

    D

    感知功能异常

    E

    电池耗竭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图A显示每个起搏信号后均有宽大的QRS波群,且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提示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起搏电极在右心室;图B显示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提示起搏电极在左心室。推测其发生原因可能为电极穿过室间隔从右心室移位到左心室,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起搏器电池耗竭

    B

    频率滞后功能

    C

    感知过度

    D

    感知不良

    E

    电极脱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
    A

    更换起搏器

    B

    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

    提高感知阈值

    D

    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

    重新放置电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4-8-17A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图4-8-17B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电极脱落

    D、电极移位

    E、电池耗竭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 第12题:

    患者女,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SSI起搏器,术后3个月程控,患者诉活动时起搏器植入部位肌肉跳动,查体:心率70次/min,心电图示心室起搏心律,此时可尝试程控的内容()

    A降低感知灵敏性

    B延长不应期

    C将起搏模式改变为AOO

    D提高起搏频率

    E关闭滞后功能


    A,B

  • 第13题:

    患者男性,64岁。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持续性。入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最应采取的有效治疗为()

    • A、同步直流电复律
    • B、永久起搏器植入
    • C、射频消融术
    • D、临时起搏器植入
    • E、食管电极超速抑制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5岁,植入起搏器4年。复查心电图如图4-8-8所示,提示()。
    A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正常

    B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

    C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不良

    D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过度

    E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正常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中起搏器按固有频率发放刺激脉冲,第1、3、5、6个刺激信号后均见宽大QRS波群,提示起搏功能正常;第2、4个窄QRS波群为窦性激动,但未被起搏器感知,起搏器仍按其固有频率发放刺激脉冲,并落入窦性激动的ST段上(由于刺激脉冲落入心室不应期内,因此不能激动心室),属感知功能不良,可采用提高起搏器感知灵敏度的方法进行调整。

  • 第15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4-8-17B提示()。
    A

    右心房起搏

    B

    右心室起搏

    C

    左心房起搏

    D

    左心室起搏

    E

    双腔起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7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现因心慌就诊,心电图如图4--8-18所示。 该心电图应诊断为()。
    A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C

    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D

    电池耗竭导致的起搏功能异常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6年。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功能,将磁铁放置在植入的起搏器上方并记录心电图(见图4-8-3),以下正确的描述是()。
    A

    磁铁频率前3个周期为100次/分,其后为60次/分

    B

    感知功能正常

    C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E
    解析: 将磁铁放置在植入的起搏器上方时,起搏器将暂时丧失感知功能,而以固定的频率起搏,本图中宽QRS波群为磁铁频率下起搏的心室波,前3个周期为100次/分,其后为60次/分;因起搏电极放置在右心室,所以起搏信号后的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图形,而不是室性心动过速或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 第18题:

    单选题
    AAI起搏器患者,有心悸症状,心电图如图4-8-11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A

    感知不良

    B

    感知过度

    C

    起搏功能异常

    D

    起搏器工作正常

    E

    起搏器电池耗竭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此患者为AAI起搏器,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后,因未检测到自主的心房激动或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逆行P波,起搏器则按照设定的基础频率发放心房起搏脉冲。由于起搏脉冲落入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中或QRS波后,易误认为感知不良。需要注意:AAI起搏器对室性期前收缩不感知,也不引起反应。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8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7年。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功能,记录心电图如图4-8-4所示,图中箭头处的正常QRS波群起始部有起搏脉冲,提示为()。
    A

    起搏功能异常

    B

    感知功能异常

    C

    真性室性融合波

    D

    假性室性融合波

    E

    起搏+感知功能异常


    正确答案: C
    解析: 心电图显示基本节律为心房颤动。第1、2、3个心搏为心室起搏图形,每个起搏信号后均可见宽大的QRS波群,起搏间期为1200ms,起搏功能正常。第4个起搏信号仍按规律发放,正好落在第4个自身QRS波群上(箭头处),其QRS形态与第5个自身的QRS形态相同,表明为假性室性融合波。第5个心搏前无起搏信号,距第4个心搏的间距小于1200ms,即感知到4个心搏后停止发放起搏脉冲,提示起搏器感知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