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功能异常
感知功能异常
电极脱落
电极移位
电池耗竭
第1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
B、频率滞后功能
C、感知过度
D、感知不良
E、电极脱位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
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提高感知阈值
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重新放置电极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
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
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
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第2题:
A、起搏器起搏阈值升高
B、起搏器电极移位
C、刺激膈肌或胸大肌
D、皮肤坏死和感染
E、起搏器感知不良与机械故障
第3题:
患者女性,80岁,反复胸闷、黑矇3年余入院。查体:BP130/64mmHg,P48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植入右侧胸腔,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心率60次/分。术后第3天,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右手后出现胸闷、黑矇,心率50次/分。首先考虑诊断()
第4题:
起搏功能异常
感知功能异常
电极脱落
电极移位
电池耗竭
第5题:
起搏器电池耗竭
电极移位或导线断裂
阈值升高
起搏器综合征
慢性心脏穿孔
第6题:
右心室起搏
右心房起搏
右心房起搏+右心室起搏
左心室起搏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第7题:
同步直流电复律
永久起搏器植入
射频消融术
临时起搏器植入
食管电极超速抑制
第8题:
电极移位
起搏功能异常
电极脱落
感知功能异常
电池耗竭
第9题:
起搏器电池耗竭
频率滞后功能
感知过度
感知不良
电极脱位
第10题:
更换起搏器
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提高感知阈值
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重新放置电极
第11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4-8-17A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图4-8-17B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电极脱落
D、电极移位
E、电池耗竭
第12题:
患者女,6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SSI起搏器,术后3个月程控,患者诉活动时起搏器植入部位肌肉跳动,查体:心率70次/min,心电图示心室起搏心律,此时可尝试程控的内容()
A降低感知灵敏性
B延长不应期
C将起搏模式改变为AOO
D提高起搏频率
E关闭滞后功能
第13题:
患者男性,64岁。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持续性。入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最应采取的有效治疗为()
第14题: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正常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不良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过度
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正常
第15题:
右心房起搏
右心室起搏
左心房起搏
左心室起搏
双腔起搏
第16题: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电池耗竭导致的起搏功能异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第17题:
磁铁频率前3个周期为100次/分,其后为60次/分
感知功能正常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第18题:
感知不良
感知过度
起搏功能异常
起搏器工作正常
起搏器电池耗竭
第19题:
起搏功能异常
感知功能异常
真性室性融合波
假性室性融合波
起搏+感知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