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怎样控制侵犯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侵犯行为的控制.


    正确答案:1.侵犯行为是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加以控制的。其控制有以下几种措施
    2.社会公正可以减少人们的挫折感。
    3.惩罚侵犯行为。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处罚的强度,可以控制人们的侵犯行为。
    4.说服教育是制止人们侵犯行为的一种常用方法。要使说服教育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
    b、提供痛苦的线索以引起同情心,从而减少侵犯行为;
    c、学会自我控制。说服教育时,要强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侵犯性冲动,即自我控制。
    5.恰当的宣泄。
    6.控制暴力电视或控制大众传媒。
    7.培养成熟的个性。

  • 第2题:

    按照控制程度对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儿童分类,超控制型的儿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缺乏控制,在行为上表现出多动、侵犯、攻击等行为特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简述中小学出现的侵犯行为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1)宣泄法
    (2)惩罚法
    (3)移情法
    (4)认知干预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

  • 第4题:

    问答题
    怎样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正确答案: (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
    (4)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情感
    (5)给予榜样示范
    (6)家庭干预
    (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方式?

    正确答案: (1)非法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以盗窃、胁迫、利诱、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非法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包括非法获取人、合法取得人、第三人故意披露等几种情形。
    (3)非法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包括非法获取人自己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合法持有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第三人故意受让非法取得人的转让。
    (4)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哪类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正确答案: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允许其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的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述所列的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哪些行为不属侵犯世界博览会标志专用权的行为?

    正确答案: 在《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施行前已经依法使用世界博览会标志的,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世界博览会标志专有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产生侵犯行为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产生侵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个人需要未被满足。凡是妨碍个人需要满足的对方会遭到侵犯。
    3.已经形成的侵犯习惯。
    4.报复。个人过去曾经受过他人的侵犯,为了报复他人而发生侵犯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侵犯行为的控制.

    正确答案: 1.侵犯行为是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加以控制的。其控制有以下几种措施
    2.社会公正可以减少人们的挫折感。
    3.惩罚侵犯行为。社会增加对侵犯行为处罚的强度,可以控制人们的侵犯行为。
    4.说服教育是制止人们侵犯行为的一种常用方法。要使说服教育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
    b、提供痛苦的线索以引起同情心,从而减少侵犯行为;
    c、学会自我控制。说服教育时,要强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侵犯性冲动,即自我控制。
    5.恰当的宣泄。
    6.控制暴力电视或控制大众传媒。
    7.培养成熟的个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消费者人权的行为?

    正确答案: (1)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
    (2)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3)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侵犯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或社会学习理论是如何解释侵犯行为的?

    正确答案: 1.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及其追随者。
    2.他们认为侵犯是习得的。
    3.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4.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5.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既可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班杜拉的实验结果显示,奖励组儿童实施的侵犯行为最多,控制组其次,惩罚组最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引导文化消费行为?

    正确答案: (1)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①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的文化消费,建立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
    ②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建立良好的文化生产环境
    ③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2)健全文化市场运行机制,扩大文化消费总量
    ①适当调整文化产品价格,使之与居民购买力水平相适应
    ②以需求引导是擦会给你,解决文化产品的供求矛盾
    ③加强文化产品的创新,促使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
    (3)逐步减少地区、城乡之间文化消费的不均衡现象
    目前,文化消费水平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异明显,文化消费的不均现象比较普遍。
    ①地区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较为落后,从而东部沿海地区文化消费支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各地区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异也造成了文化消费的不均衡。
    ②城乡差异:其主要愿意是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品差距造成的。此外,从消费环境、消费范围、消费内容、消费方式和消费层次来看,农村较之城镇而言要贫困许多。
    (4)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引导积极的文化消费行为
    政府、学校、媒体等公共部门必须努力加强对文化消费行为的引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努力用高尚的精神产品繁荣文化产品,组织和鼓舞文化创造者深入生活,积极创作内容健康的文化产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控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正确答案:(1)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
    (4)教会幼儿如何宣泄侵犯性情感
    (5)给予榜样示范
    (6)家庭干预
    (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 第14题:

    女性丘脑控制月经的周期性功能,可能与侵犯行为和性行为有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1)、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3)、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
    4)、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侵权人除承担民事责任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16题:

    问答题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专利权人请求其处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时,可以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认定侵权行为成立,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就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标准怎样计算?

    正确答案: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1)、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3)、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
    4)、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假冒他人专利,侵权人除承担民事责任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怎样理解利他行为?

    正确答案: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它不是在外界压力下作出的。
    第三,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
    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叫依恋行为?怎样研究婴儿的依恋行为?

    正确答案: (1)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依恋。依恋行为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之间,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儿主要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一系列行为逐渐与看护者建立起依恋关系。
    (2)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的一种典型手段是“陌生情景”实验。这种实验的设计是:
    ①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许多玩具;
    ②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
    ③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设法与孩子玩耍,母亲离开;
    ④让孩子与陌生人在一起;
    ⑤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出去;
    ⑥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
    ⑦陌生人进入房间,替代母亲的角色;
    ⑧最后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离开,母亲鼓励孩子继续探索、游戏,并在需要时给予安抚。
    在这种情景中,实验者可以观察儿童对玩具的摆弄行为、儿童的表情、其他情绪反应(如啼哭等)以及儿童与陌生人交往的倾向等,以此判断母子依恋关系的性质。
    安斯渥斯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研究,得到了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逃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会哭、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他们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在玩耍时会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较友善。
    逃避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在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矛盾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他们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怎样进行采购控制?

    正确答案: 1、对供应商进行评价;
    2、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侵犯行为的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 侵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但这个侵犯行为不一定直接指向挫折源,而是指向替代品。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会引起侵犯,很多人受到挫折后只是一个人难过或找人诉苦。另有研究者认为挫折只是产生愤怒,是侵犯行为的预备状态。只有环境中出现“侵犯线索”时,侵犯行为才会发生。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强化和观察是习得侵犯行为的途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