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我国于2004年开始实施探月工程,第一阶段任务是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第2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3年7月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神舟卡号任务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任务的航天员和广大参研参试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们取得了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道理分析弘扬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3题:
2009年3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完成预定任务后成功实现撞月。这之前,“嫦娥一号”拍摄了约1.37TB的月球照片传回地球供后续研究,“嫦娥一号”拍摄月球照片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中常被称作()
第4题:
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8月15日,中国新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在北京揭开面纱。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计划于今年12月实施,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第6题:
习近平2月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智慧、中国办法、中国力量
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队伍
第10题:
中国将成为当今世界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之一
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运载能力世界第一
“嫦娥五号”比进行了月球表明探测的“嫦娥三号”功能更复杂
“嫦娥五号”探测器任务中有多项技术难题是中国航天首次面临的挑战
第11题:
作绕月球飞行
到月球着陆
在月球上采集月土样品
载人登月
第12题:
嫦娥四号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
嫦娥四号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中国按照“绕、落、升”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月球探测工程建设
嫦娥四号在科学技术方面,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
第13题: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见天官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习近平指出,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第14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给我们的启迪。
第15题:
15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开探月工程()任务月球车的外形,并启动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是世界首颗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下半年发射()探测器启迪公考面试更好。
第16题:
习近平12月20日在京会见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们正在实施()战略,这是决定我国发展未来的重大战略。
第17题: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中国于2004年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又称“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其中()探测器承担了“落月”重任,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实施软着陆
第19题:
嫦娥三号
嫦娥四号
嫦娥五号
嫦娥六号
第20题:
月球表面
月球背面
月球正面
月球极点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信息加密
信息管理
信息交流
信息采集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