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良性散发性睡眠期棘波(小棘波、尖波,SS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为负相、正相或双相波B 小棘波后面常常跟随一个慢波成分C 可以双侧游走性出现D 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Ⅰ、Ⅱ期E 波幅通常低于50μV

题目
单选题
关于良性散发性睡眠期棘波(小棘波、尖波,SS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负相、正相或双相波

B

小棘波后面常常跟随一个慢波成分

C

可以双侧游走性出现

D

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Ⅰ、Ⅱ期

E

波幅通常低于50μV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E三项,小棘、尖波又称良性散发睡眠棘波,具有棘、尖波的特征,为负相、正相或双相,波幅在30~50μV,其后不跟随慢波成分。C项,本波分布广泛,主要位于额、颞区,后头部不明显,双侧同步或不同步。D项,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睡眠Ⅰ、Ⅱ期。
更多“单选题关于良性散发性睡眠期棘波(小棘波、尖波,SS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为负相、正相或双相波B 小棘波后面常常跟随一个慢波成分C 可以双侧游走性出现D 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Ⅰ、Ⅱ期E 波幅通常低于50μV”相关问题
  • 第1题:

    通常不属于病理性放电的波是( )。

    A、3Hz棘慢复合波

    B、棘波

    C、尖波

    D、6Hz及12Hz的棘慢复合波

    E、三相尖波


    参考答案:D

  • 第2题:

    肌阵挛发作期典型的脑电图改变为()。

    • 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
    • B、暴发性多棘波
    • 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 D、多棘--慢波
    • 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睡眠中小棘波、尖波(SSS)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

    波幅通常低于50μV,持续时间少于50ms

    B

    均与癫痫发作有关

    C

    最常见于浅睡眠期,深睡眠期消失

    D

    棘波前后的背景活动无改变

    E

    棘波后通常不跟随慢波成分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小棘、尖波又称良性散发睡眠棘波,具有棘、尖波的特征,但与癫痫发作不一定有关。

  • 第4题:

    单选题
    通常情况下与临床癫痫明显相关的棘波是(  )。
    A

    门状棘波

    B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

    C

    3Hz棘慢复合波

    D

    睡眠期小尖棘波

    E

    14Hz及6Hz正相棘波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DE四项均为脑电图良性变异型脑波和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 第5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出现于思睡期及睡眠期的脑电现象是(  )。
    A

    14Hz和6Hz正相棘波

    B

    门状棘波(Wicket spike)

    C

    μ节律

    D

    手套波

    E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D
    解析:
    μ节律是清醒状态下出现在一侧或双侧中央、中线中央区,频率在9~11Hz,不受睁闭眼的影响。

  • 第6题:

    单选题
    肌阵挛发作期典型的脑电图改变为()。
    A

    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

    B

    暴发性多棘波

    C

    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D

    多棘--慢波

    E

    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6Hz良性棘慢波为(  )。
    A

    快棘慢复合波,发生在思睡期

    B

    快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Ⅰ~Ⅱ期

    C

    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思睡期

    D

    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Ⅰ~Ⅱ期

    E

    发生在思睡期的3Hz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A
    解析: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又称为幻影棘波或快棘慢复合波。主要发生在思睡阶段,常以全导暴发形式出现,枕区明显,持续1~2秒,很少超过4秒,无肯定临床意义。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棘波成分矮小,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

  • 第8题:

    单选题
    强直性发作典型发作期脑电图为()。
    A

    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

    B

    暴发性多棘波

    C

    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D

    多棘--慢波

    E

    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小棘(尖)波(SSS)又称良性散发性睡眠期棘波,其波幅在(  )。
    A

    10~20μV

    B

    20~30μV

    C

    30~50μV

    D

    50~70μV

    E

    70μV以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小棘、尖波又称良性散发睡眠棘波,具有棘、尖波的特征,波幅在30~50μV,其后不跟随慢波成分。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37岁,浅睡期可见少量广泛性高波幅6Hz慢波活动短阵发作,夹杂低波幅棘波成分,上述波形随睡眠加深而消失。该波形最可能为(  )。
    A

    棘慢复合波节律

    B

    良性棘慢复合波

    C

    慢棘慢复合波

    D

    阵发性慢波

    E

    手套型波


    正确答案: E
    解析: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又称为幻影棘波或快棘慢复合波。主要发生在思睡阶段,常以全导暴发形式出现,枕区明显,持续1~2秒,很少超过4秒,无肯定临床意义。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棘波成分矮小,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

  • 第11题:

    单选题
    通常不属于病理性放电的波是()。
    A

    3Hz棘慢复合波

    B

    棘波

    C

    尖波

    D

    6Hz及12Hz的棘慢复合波

    E

    三相尖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强直性发作典型发作期脑电图为()。

    • 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
    • B、暴发性多棘波
    • 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 D、多棘--慢波
    • 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下列癫痫类型脑电图改变不正确的是()

    • A、失神发作为对称性3Hz的棘慢波
    • B、婴儿痉挛症为弥漫性高波幅不对称慢波,杂以尖波、棘波或多棘波
    • C、复杂部分性发作常有额、颞区痫样放电
    • D、简单部分性发作常有发作同侧皮层的痫样放电
    • E、小儿良性癫痫伴中央中颞棘波在慢性睡眠期痫样放电明显增多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单选题
    患儿,男,4岁。热性惊厥,如图所示为思睡期图形,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混合棘慢波阵发,为异常脑电图

    B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为异常脑电图

    C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性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被称为发育不成熟的棘慢波,随发育成熟多数消失

    D

    思睡期广泛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预示患儿日后会转变为癫痫

    E

    思睡期广泛σ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提示患儿目前为癫痫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不成熟的棘慢复合波:小儿在思睡期常出现4~5Hz的高波幅θ节律,有时在最初的1~3个θ波之前可见小的棘波成分,波幅在50~75μV,常在枕区或中央、顶、枕区明显,或仅出现在一侧。随着睡眠的加深和阵发θ节律的消失,在其他时间和状态不再出现棘波。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一种不成熟的棘慢波,见于3~10岁儿童,在热性惊厥和晕厥的患儿中较常见,但也可见于无惊厥发作的儿童,没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 第15题:

    单选题
    关于幻影棘慢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又称快棘慢复合波,多发生在思睡期

    B

    快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Ⅰ~Ⅱ期

    C

    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思睡期

    D

    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Ⅰ~Ⅱ期

    E

    发生在思睡期的3Hz棘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主要见于清醒期的脑电现象是(  )。
    A

    小棘波、尖波(SSS)

    B

    门状棘波(wicket spike)

    C

    手套波(mitterns)

    D

    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POST)

    E

    中央区μ节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中央区μ节律,又称梳状节律,在清醒状态下出现于一侧或双侧中央区,在颅顶区最突出。

  • 第17题:

    单选题
    在ECG检查中,出现下列波形考虑为癫痫波,但除外:()
    A

    棘波和棘慢波综合

    B

    三相波

    C

    尖波和尖慢波综合

    D

    多棘波和多棘慢波综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小棘(尖)波(SSS)最常见于(  )。
    A

    清醒期及思睡期

    B

    思睡期及NREMⅠ期

    C

    NREMⅠ期、Ⅱ期和REM期

    D

    NREMⅢ期和REM期

    E

    思睡期及NREMⅠ期和Ⅱ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小棘、尖波又称良性散发睡眠棘波,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睡眠Ⅰ、Ⅱ期。

  • 第19题:

    单选题
    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栓出现症状()。
    A

    棘波的主要成分为负相

    B

    棘波是做基本的脑电活动

    C

    通常棘波的波形比较尖正相成分更突出

    D

    负相棘波的上升支陡峭

    E

    局灶性的多棘波不常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幻影棘慢波)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思睡期

    B

    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

    C

    持续时间常常超过5s

    D

    其棘波成分矮小

    E

    全导分布,枕区明显


    正确答案: E
    解析:
    6Hz良性棘慢复合波,又称为幻影棘波或快棘慢复合波。AE两项,其主要发生在思睡阶段,常以全导暴发形式出现,枕区明显;DE两项,6Hz良性棘慢复合波的棘波成分矮小,随睡眠进程的加深而消失。C项,本波形持续1~2秒,很少超过4秒,无肯定临床意义。

  • 第21题:

    单选题
    患儿,男,4岁。热性惊厥,如图所示为思睡期图形,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混合棘慢波阵发,为异常脑电图

    B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为异常脑电图

    C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性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被称为发育不成熟的棘慢波,随发育成熟多数消失

    D

    思睡期广泛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预示患儿日后会转变为癫痫

    E

    思睡期广泛σ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提示患儿目前为癫痫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不成熟的棘慢复合波:小儿在思睡期常出现4〜5Hz的高波幅θ节律,有时在最初的1~3个θ波之前可见小的棘波成分,波幅在50~75μV,常在枕区或中央、顶、枕区明显,或仅出现在一侧。随着睡眠的加深和阵发θ节律的消失,在其他时间和状态不再出现棘波。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一种不成熟的棘慢波,见于3~10岁儿童,在热性惊厥和晕厥的患儿中较常见,但也可见于无惊厥发作的儿童,没有明确的诊断意义。